在地球上,在中國所有的古代神話中,孫悟空、孫猴子絕對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西游記中記載,孫悟空就出生于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乃是自天地開辟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
而那仙石并非毫無來歷,乃是處于十洲三島的祖脈上。正所謂“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
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
一天仙石迸裂,產(chǎn)一石卵,經(jīng)風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出世后,眼里冒出兩道神光,射沖斗府,驚動得天上的玉皇大帝。
之后,那石猴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后來有了大鬧天宮、被鎮(zhèn)壓五行山下、西游取經(jīng)等一系列的神話傳說。
“難道那段歷史真的存在?而不僅僅是作者杜撰而成的神話不成?”
張昊天經(jīng)歷了整個玄黃世界的變遷,對于地球上一些神話傳說已然有了不同的看法。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巫妖之戰(zhàn)等等一系列的變化,張昊天都是親身經(jīng)歷的,雖然因為他的出現(xiàn),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但大的格局、大歷史變遷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一些認為不存在的人物、不可能出現(xiàn)的神異都一一出現(xiàn)了。張昊天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浩浩蕩蕩的歷史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意志變化而變化,難道這就是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世界自有其慣性啊!”
張昊天看著眼前的靈山變化,看著血液胎芽兒的存在,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亦有些期待。
他也不禁回想起了西游記記載中的一些傳說,回想起了地球上自己所經(jīng)歷的一切。
雖然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無窮的歲月,他所愿意記憶的東西并不太多,但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對于現(xiàn)在的他來說,還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記憶猶新。
張昊天看了一下眼前的靈山,又將目光望向了遙遠的一個地方。
雖然十分遙遠,但因為心神所寄,他仍然能夠感受到那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所在,那是他當初用莫**力分割出去的星球,作為人類最后庇護所的存在。
那里的變化并非如后世地球所記載的那般經(jīng)歷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變遷,甚至有了飛機潛艇等現(xiàn)代化的物件,而是沿襲了星球發(fā)展的原有軌跡,依然是以修行為主的星球。
感受著那依然充沛的星球靈氣,張昊天默默想道:“看來是靈氣的緣故,當初地球之所以出現(xiàn)那般變化,可能就是靈氣流失過多,已然不能支撐修煉體系了,也許與傳說中的劉伯溫斬龍脈有關(guān),到了末法時代吧!”
想到地球的諸多變化,張昊天的情緒難得的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自然引起了玉皇大帝含真、至真圣人,甚至傻根的注意。
當他們將目光注視東勝神洲之時,在張昊天沒有隱瞞之意的情況下,自然也就知道了這里的一切。
至真圣人也來到了花果山,望著山中的血液胎芽兒,有些不確定地道:“畢竟是你血脈所衍化,不可能會變成猴子吧?”
含真也是不確定地道:“雖然與傳說有些吻合,但歷史也許會有變化!”
張昊天則道:“傳說?現(xiàn)在看來哪里是傳說,我倒是相信他會是以猴身出現(xiàn),只不過他是否認我們倒是難說了!一切等到他出世再說吧!”
含真遲疑了一會兒問道:“那教化一事?”
張昊天明白含真的意思,一旦血液胎芽兒真的成了石猴,那關(guān)系可就大了。
按照西游記中的說法,那可是西游取經(jīng)的關(guān)鍵人物,一旦誰掌握了石猴也就掌握了西游取經(jīng)的成敗。
歷史可能會出現(xiàn)分叉或者延遲,但其中的變故最終還是會以各種形式出現(xiàn),甚至其最終的結(jié)果都不會出現(xiàn)大的變故。
在張昊天他們看來,即使命中如此,其中成敗卻不僅僅是以最終看似結(jié)果的結(jié)果而定的。
就拿西游來說,即使西游最終是唐僧取了佛經(jīng),使得佛法東傳,佛法因此大興,卻不必一定是以儒學的失敗而告終的,這其中可以有許多事情可做的。
張昊天相對于比較超然,而含真和至真圣人分系儒家和佛家,自然要更用心一些,他們相互看了,便隱身而去。
“只要我的弟子能夠在將來的世界成圣,其他我別無所求!”
一道聲音,從至真圣人傳向了含真。
含真一愣,也馬上明白了過來。
在西游這件事情上,含真相對來說要更熱切一些,他明白一旦真的讓佛法大興,在氣運增長的時候下,那么儒學必然要受到影響。
就像之前佛家只是在西牛賀洲有所傳播,一旦在人類在主體的南贍部洲也傳播開來,儒家與佛家必然會有一番爭斗。
而更讓含真擔憂的是,佛家并非出世之學,而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如果單純是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還沒什么,一旦大量的生靈信仰佛學,那么在玄黃世界有可能面臨外敵的情況,則是非常危險的。
“西游?一定要想想辦法,不能讓佛家將儒學壓制了,這不利于世界的發(fā)展。”
含真坐在凌霄殿之上,默默籌劃著。
而對于至真圣人而言,在這件事上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他更能明白儒學對含真的意義、對整個世界的意義,如果此事不是涉及到他的弟子喬達摩,以他的性子,他根本不會多管的。
至真圣人現(xiàn)在有三大弟子喬達摩、大禹、孔宣,大禹有大功德,最起碼是可以功德成圣的,喬達摩和孔宣則能比大禹更進一步,有可以直接證道圣人的資質(zhì)。
而在玄黃世界進階大千世界的時候,是最好的證道的時機,無論如何至真圣人都要為弟子們爭取一下的。
此時,含真和至真圣人雖然各有打算,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
“估計西游之后,整個世界的法則也將完善,世界也將進階完畢,現(xiàn)在就等著那猴子出世吧!”
書客居閱讀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