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的變故是天道運轉所致,如果不是其壽命到了,本著君王鬼邪不侵的特質,又豈能有地府走一遭的變故,沒有這個變故,又如何引來水陸大會、唐僧出現取經這等大事來。
唐王還算幸運,僅僅是受到驚嚇,但延壽二十載,不像紂王受到迷惑失了江山,壞了名聲。
卻說唐王太宗回魂蘇醒過來,傳旨赦天下罪人,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
眾人推舉出玄奘法師當領頭人。他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他外公見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
他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一心不愛榮華,只喜修持寂滅。
太宗賜他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玄奘受了職位,便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他選得大小明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選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黃道良辰,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
觀音菩薩見得時機到了,便著惠岸行者將袈裟、錫杖帶著,來到水陸大會,在唐王面前見駕。
太宗問起袈裟之價,觀音菩薩答道:“袈裟五千兩,錫杖二千兩。”
太宗道:“那袈裟有何好處,就值許多?”
菩薩道:“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吞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這袈裟,閑時折迭,遇圣才穿。閑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
唐王在那寶殿上聞言,十分歡喜,又問:“那和尚,九環杖有甚好處?”
菩薩道:“我這錫杖,是那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云還。摩呵五祖游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唐王聞言,道:“**長老,實不瞞你。朕今大開善教,廣種福田,見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經法。內中有一個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受用。你端的要價幾何?”
菩薩聞言,與木叉合掌皈依,道聲佛號,躬身上啟道:“既有德行,貧僧情愿送他,決不要錢。”
太宗將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條賞賜給出玄奘,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
那法師在臺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
觀音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
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太宗在也水陸大會上,便道:道:“你既來此處聽講,只該吃些齋便了,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我佛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經歷地府一事,太宗對鬼神一事很是上心,與觀音菩薩一番對話后,更是堅定了取經之念,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
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大喜,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愿與你拜為兄弟。”玄奘頓首謝恩。
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里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御弟圣僧”。
玄奘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隨在佛前拈香,以此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鑾,待選良利日辰,發牒出行,遂此駕回各散。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與幾個徒弟,便擔心地道:“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
玄奘也擔心地道:“我已發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
玄奘也是無法,他雖然是金蟬子轉世,但轉世了十世,佛性被削弱了許多,反而在南贍部洲轉世之時受到主流的儒家思想侵染,已然佛性不純。
他亦是個明白之人,在唐王選取取經之人,才主動報名,不然自己受了袈裟、九環錫杖,又是整個水陸大會引領之人,到時自己不主動獻身,反而會引來唐王不滿,不僅自己之前的所做全無功勞,反而有殺身之禍。
因為佛性不純,因此此次取經他也只當是回報王恩,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次早,太宗設朝,聚集文武,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送唐僧出行,并言道:“為朕取得真經回轉,朕必不虧待御弟。”
自此,唐僧被逼無奈地獨自走上了西行之路。
唐僧因為佛性受損,到了此時都沒有真正蘇醒過來,他亦想到了西行的危難,可是他沒有想到此次西行真正危險到了何種地位。
這一行,可謂有天災**,有各大勢力的交易和爭斗,更有無窮的殺戮。
本來以為只要到了西牛賀洲取得真經就可以了,不想這只是整個西游的一個任務,更主要的任務隨著天道轉動,讓取經諸人不得不勉力而行。
可以說,雖說是西游,可是無謂是三位佛老想佛經東傳,還是唐王意圖取經,都可以說是高層意圖,和取經諸人的關系已然不大,他們只是完成任務的工作人員而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