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老子將混元金斗收走,喚黃巾力士要“將此物帶上玉虛宮去”,引來了先后兩聲“慢”。
第一聲“慢”來自于元始圣人。
他聽到老子圣人的話語,便覺得不好,他心道:“混元金斗乃是造化道場之物,如果被送到我玉虛宮,那造化圣人找上門來,我是還呢還是還呢?師兄這是有意還是無意啊,這可害我啊!”
確實,來如果是廣成子他們真正在戰斗之中奪取了這混元金斗還沒有什么,來就是弟子之間的爭奪,有事自己卻奪了回來,張昊天再護短也不出什么來。
可是,以老子圣人、元始圣人之尊卻對造化道場弟子出手就不合規矩,張昊天有無數理由討要,而且要以此為借口與元始圣人動手,甚至打殺,元始圣人都沒有借口“不”。
而第二聲“慢”則從遠處傳來。
伴隨著這聲“慢”,見此時一股更為浩大的圣人氣息從造化道場升起,轉瞬就來到了西岐山,來到了九曲黃河陣前。
一直關注著自己弟子的張昊天適時地出現了。
看到自己的師尊法駕到來,慶云在頭頂盤旋,云霄、瓊霄、碧霄、菡芝仙等4人忙來到張昊天面前,大禮參拜道:“恭迎師尊法駕!”
而碧霄則有些哽咽地道:“師尊,您可來了,您再不來,可就見不到我們姐妹了。”
張昊天愛憐地拍了拍碧霄的腦袋,慈愛地道:“師傅這不是來嗎?沒事的。有師傅在,總不讓你們吃虧就是。”
一句“沒事的”讓云霄等人立馬安下心來,乖巧地立在一旁。
而元始圣人、老子圣人則不淡定了,元始圣人此時與老子圣人聯袂來到張昊天近前道:“造化圣人有禮了”
元始圣人還忙解釋道:“我的幾位弟子被云霄等人削去頂上叁花、消了胸中五氣,千年道果失于一旦,實在沒辦法,我與老子師兄正想將幾位弟子救出九曲黃河陣。”
元始圣人不得不解釋。
云霄等人是造化道場的一代弟子,而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等人也是闡教的一代弟子。
這來就是同代弟子之間的爭斗,作為師尊的親自動手插手其中就壞了極大規矩。
如果作為高一代的師尊輩分的人向下一代的弟子動手,這將開創一個極為不好的先例。
試想一下,如果張昊天不顧身份向著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等人出手,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等人還有任何還手的機會嗎?
這樣一來整個修行世界就將顛覆了,將人人自危。任何門派都不要想順利發展起來了,整個玄黃世界早就亂成一團了。
這個道理元始圣人懂,闡教之前對付截教就出現過這種情況,不過是假借天道名義,又有通天圣人不出面,便揣著明白裝糊涂而已。
但此時張昊天出面了,再想揣著明白裝糊涂,那這個意思可就變了,一旦亂了規矩,實力低下的一方肯定是最吃虧的,那可不是他元始圣人所想面對的。
對于通天圣人這樣的“老實人”,元始圣人可以不解釋,隨意欺負,但面對強勢的張昊天,元始圣人可不敢不如此,這也是他連忙解釋的原因所在。
“你的幾位弟子那是犯了殺劫,該有此厄。即使不是我弟子出手,也會有其他人出手的。”張昊天淡淡地道:“不過,我不明白的是老子圣人,您堂堂圣人之尊,對我的弟子出手是幾個意思?”
老子圣人難得的老臉一紅道:“造化圣人不要誤會,剛才只是貧道救師侄心急,不想就將瓊霄等的靈寶收了過來,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怕在陣法之中,一個收不住,誤傷了瓊霄等師侄。”
老子圣人忙將收取的金蛟剪和混元金斗送了出來,還給瓊霄等人。
“那……”瓊霄氣鼓鼓地要爭辯幾句,卻被云霄攔了下來。
張昊天看著元始圣人和老子圣人道:“無論如何,你等對我的徒弟出手了,就是以大壓,我這個作為師尊不出面,是否就得任你們拿捏我的弟子啊!”
元始圣人心想要壞,不能讓這造化圣人真的在這里發飆,到時真的不讓在南贍部洲封神,我們也得受著,甚至真的與造化圣人戰斗起來,丟了臉面就更不好。
元始圣人是個能屈能伸的人,忙道:“我與老子師兄確實不該出手,是我們不對,造化圣人但有所請,我們必答應,還請造化圣人給個話。”
張昊天雖然惱怒老子、元始兩位的做法,但這也是云霄等的劫數,有兩位圣人出手還得以生還,云霄、瓊霄、碧霄、菡芝仙等人的劫數便算過去了。
在張昊天的造化眼下,當他一出現,云霄、瓊霄、碧霄、菡芝仙等人劫數就淡了不少,一旦遠離這戰場,張昊天相信此劫數將化為虛無。
因此,張昊天看了看云霄等4名弟子道:“你們怎么?”
瓊霄知道云霄的性格,則搶先道:“陸壓道人已經被我們殺掉了,之前正是那姜子牙將我的結拜兄長拜死,雖然他不是主兇,也是幫兇,我們也不為己甚,只要打姜子牙幾鞭子,再給我兄長磕頭認錯,此事算罷,我們也可以將九曲黃河陣撤掉。”
聽到瓊霄的話,張昊天笑而不語。
看到張昊天的作派,元始圣人一咬牙,便道:“我們答應就是。”
最終,闡教選擇了退讓,姜子牙挨了幾鞭子,解了云霄幾個的心中郁氣,他們的劫數自然也就消了。
此外,張昊天不想封神因此而結束,主要是找回了面子,而云霄、瓊霄、碧霄、菡芝仙等4名弟子的劫數也過了,就帶著4名弟子以及彩云仙子回轉了造化道場。
到此,造化道場的弟子封神之劫就都過去了,作為師傅的張昊天也就放下心來,可以坐看云卷云舒,靜聽花開花落。
張昊天走了,云霄等人撤退了,九曲黃河陣自然也就沒有了,阻擋在大周王朝軍隊前進的修行障礙就去掉了。
大商王朝軍隊受到牽連,聞太師得不到截教的支援,便敗至岐山,收住敗殘人馬,點視止十萬有余。
可憐聞太師忠肝義膽,最終在闡教的算計之下,最終死于絕龍嶺,大商王朝失去了一個棟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