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先生所言錯了,”就在翻譯猶豫間,曹站了出來,用流利的韓語回敬:“誰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華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存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起端午節(jié),大家都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喝雄黃酒、插艾草等習俗。對于華夏百姓來,端午及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存在,比如元宵、清明、中秋、重陽、年節(jié)、立春等節(jié)日,就像日常穿衣戴帽吃飯喝水一樣被大家習以為常了!
“把我的意思,翻譯給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聽,”曹吩咐了一句翻譯。
他沒辦法韓語的同時,再把相同內容用漢語再一遍,那樣就少了氣勢。
隨團翻譯這才回過神來,馬上把曹剛才用韓語的話,翻譯給了華夏訪問團的其他成員聽。
曹繼續(xù)道:“這些節(jié)日,源于漢民族悠久的古代發(fā)展歷史,是燦爛輝煌的漢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結果。從遠古先民時期發(fā)展而來的華夏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晰地記錄著華夏民族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內容,至今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受漢文化熏染的國家,習俗也相似,都會在同一天過節(jié)!
“從古到今,即使遭遇天災或者戰(zhàn)亂,華夏百姓從來不會忘記過節(jié)。即使顛沛流離中,遇到端午、中秋或者除夕,百姓們依然會以不同的方式慶祝一下。這些節(jié)日,在華夏百姓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他們都不會忘記,都會想辦法慶祝一下。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百姓也是一樣,他們也把這些華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當成了自己生活中的節(jié)日!
“我們從來不認為,華夏以外國家的百姓過與我們相同的節(jié)日,被他們認為這是屬于他們生活中的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就不屬于華夏百姓了!钡竭@里,曹的聲音變得高亢,“許多國家的百姓過華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只能明漢文化的影響非常廣泛,廣泛到影響了很多國家百姓的日常生活。這是我們是驕傲,是漢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受同一文化熏染的那些國家百姓共同的榮耀!
“這份驕傲和榮耀,及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歸屬,從來不會隨著一些組織或者機構的認定歸屬而發(fā)生變移,與端午節(jié)相關的文化紛爭也是一樣。當然,誰先獲得某一組織的遺產認定,能明一點的是,這個國家的政府對文化方面比較重視。這一點,南韓政府做的不錯,但---”
曹語氣一變:“卻是不地道,就像一個人成功從鄰居家里偷竊了一件寶貝,最后拿著這件寶貝到處顯擺。請恕我直言,我一下子想到了這個比喻!
隨團的大部成員,都懂英語,但懂韓語的沒幾人,能流利用韓語交流的更少。
連朱朝陽都認為,除了兩個隨團翻譯,其他人應該都不會用韓語交流。
誰也沒想到,曹能聽懂韓語,并用能用非常流利的韓語和對方交流,很多人驚呆了。
兩位隨團翻譯也是一樣,他們吃驚地發(fā)現,曹的韓語比他們的順溜多了。
如果曹漢語,他們用韓語翻譯他所的話,無論如何都翻譯不出他自己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那番氣勢。對,就是氣勢,曹這些話的時候,那份自信的氣勢是他們沒辦法模仿的。
許菲眨著漂亮的大眼睛,非常留神地看著侃侃而談的曹,加對這個學生刮目相看。
她聽不懂韓語,只是從翻譯所的漢語中了解了大概,但她能看到曹這些話時候臉上的神情和氣勢。光這份神情和氣勢,她已經理解了曹所話中的意思。
能讓曹表現出這般氣勢的,還會是什么?肯定就是讓所有人自傲的華夏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
一再吩咐攝像師把精彩一幕記錄下來的丁佳,也用一雙美目,一眨不眨地看著曹。
她做夢都想不到,這個被閨蜜駱寧認為是混蛋的家伙,竟然能出這樣有氣勢的話,并且是當著很多的人面,不客氣地回敬南韓官員。這份豪氣與膽略,就足以讓她對曹刮目相看。
鄭含同樣震撼。
這家伙,就喜歡給人以驚喜,雖然她已經有點習慣了他時不時給人驚喜。
她也想不到,曹會這么流利的韓語,甚至讓南韓官員插不上嘴。
但想想也很正常。
在那個特殊的部隊呆過,會多種外語是很正常的事,畢竟他們要到不同國家執(zhí)行特殊任務。
如果不懂這些國家的語言,執(zhí)行任務時候肯定會多很多麻煩。
曹貶低了一句南韓政府的做法后,繼續(xù)道:“江陵端午祭,其實和華夏的端午節(jié)并不是一回事,端午節(jié)的許多習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劃龍舟、紀念屈原等,在南韓的端午習俗中并不存在!
“南韓政府在申報‘端午祭’的文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jié)原是華夏的節(jié)日,傳到南韓已經有15多年了’。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來,南韓政府還沒有不地道到讓人寒心的程度,你們的官員都清楚,端午節(jié)原就是華夏的節(jié)日,只不過后來隨著文化的傳播傳到了南韓。在傳遞的過程中,許多習俗變了味,一些習俗也因為當地的風俗發(fā)生了改變。但有一點不能改變的是,南韓的端午節(jié)文化和習俗,就是源自華夏。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入了很多地的文化理念。”
“我相信,所有人都明白華夏才是正宗的端午文化發(fā)源地,只是一些人不愿意承認而已,”著,曹眼睛瞪著樸正泰這位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的副司長:“樸先生剛才所言,實是太沒常識。我們能想象的出來你這話時候的心態(tài),那就是,原不屬于自己的好東西,不心竊取到手了,非常開心,就像天上掉了餡餅一樣。揀了這個餡餅,還看不起暫時沒顧及餡餅被人搶走的那個主人!
“我覺得,用我們華夏一句古話來形容你的想法非常合適,這句話是一句成語,叫‘數典忘祖’,不知道樸司長有沒有聽過?如果沒聽過,我可以給你詳細講講這個成語典故!
曹的話,頓時引得華夏交流團的成員哄然大笑和大聲喝彩!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