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一曲結束,楊奇房間里沒有口琴曲音傳出來,站在院門外的阿櫻才慢慢回過神來,回味著剛才那首曲子,她的神情依然有些恍惚,那種哀傷的曲調,百轉千回的哀婉,讓她久久無法自拔。
在院門前又站了好一會兒,她才輕嘆一聲打開院門走進去。
剛才那首曲子讓她對楊奇刮目相看了。
……
楊奇家的堂屋里,也才回過神來的羅尚梅發覺自己的眼角有濕,伸手一摸,才發現剛才那首曲子讓她不知不覺中流出了淚珠。
“這是楊奇吹的?他應該是用音響放的吧?”
女兒楊英瓊突然話,讓羅尚梅扭頭望去,正好看見女兒眉眼間的質疑和不屑。
羅尚梅知道女兒一直看兒子不順眼,但此刻聽她這么質疑她的哥哥,羅尚梅還是忍不住斥了一句:“英瓊!什么呢?你哥哥房里根就沒有音響!”
楊英瓊嘴角一撇,固執地:“誰知道他是不是今天買了!”
羅尚梅眉頭緊皺,做母親的,哪個喜歡看見兒女不和睦?
“英瓊!你哥哥身上哪有那么多錢?你以后能不能對你哥哥好一?別整天給他擺臉色!”
“哼!媽!你去洗澡吧!我不想跟你他!”
楊英瓊皺了皺鼻子,垂下眼簾繼續做習題,明顯沒有把羅尚梅剛才的話聽進心里去,見狀,羅尚梅張了張口,想要再,但看女兒想要繼續做習題的樣子,她終究還是沒有再。
兩個女兒平日里的表現她都看在眼里,楊奇雖然是哥哥,但無論是學習,還是品性方面,都和他妹妹完不能比。
女兒的學習成績整個年級都能排的上名次,每天還幫她做家務,絕對稱得上品學兼優,兒子楊奇不僅學習成績在班上倒數,平時放學了也不立刻回家,總喜歡在外面玩到半夜才回來,偶爾早早回家了,也很少見他看書,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漫畫,要不就是打拳或者睡覺。
羅尚梅心里雖然仍然希望楊奇在馬上就要到來的高考中,能考一個大學,但她和丈夫其實一樣心里都沒抱多大希望。
電話里,她和丈夫已經為兒子的前途商量過很多次。
做父母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有一個好前途,最好是那種坐辦公室就能拿高工資的那種,活少、錢多、不辛苦。
所以她和丈夫都沒打算讓楊奇跟他爸爸去輪船上做事,輪船上的工資雖然不錯,但常年漂在海上,風吹日曬,夫妻倆都舍不得讓兒子去。
夫妻倆多次商量的結果是讓楊奇高中畢業后,給他找個師父,先去學一門手藝,讓他有個一技之長。
至于女兒楊英瓊,夫妻倆都相信女兒以后肯定能考一所好大學,會有不錯的前途。
所以,羅尚梅每次看見女兒看書做習題的時候,心里就算有什么話也會憋回去,她不想影響女兒的學習。
暗嘆一聲,羅尚梅有失望地拿著換洗的衣物走向衛生間去洗澡。
一直等衛生間關門的聲音傳來,楊英瓊才突然將手中的筆一扔,抬起頭來,神情有煩悶地瞥了一眼楊奇房間的方向。
其實內心里,她也知道剛才的曲子應該是她哥哥吹的,剛才她也聽得入神,但她嘴上就是不愿意承認,而且,內心里她對此也是真的不屑。
在她認為,書念的好才是最重要的,書念不好,口琴吹的再好,也只能明楊奇不務正業,根就不值得肯定。
……
楊奇當然不知道剛才媽媽、妹妹,還有隔壁那個叫阿櫻的女子的反應,他心里甚至完沒有去想她們會認真聽他吹奏的曲子。
重生前,他多年與爺爺相依為命,住在楊家祖屋里,每次他想吹口琴的時候都會由著心意去吹,久而久之,早已經養成了習慣,每次吹口琴的時候,他都會心無旁騖,物我兩忘,除了正在吹的曲子,什么都不會去想。
專心!
這兩個字他很的時候,爺爺就反復跟他強調了,爺爺跟他過:大部分事情,只要專心,就一定能夠做好!大部分人技藝不精、學業不精,其實沒有別的原因,原因只有一個——不夠專心!
爺爺還,只要專心,以他的資質,將來就一定能將家傳的《銅符鐵卷》練到超過他的境界。
爺爺沒有騙他,重生前一刻,楊奇果然將《銅符鐵卷》修煉到凝結金丹的境界,不僅遠遠超過了爺爺生前的境界,也超高了當世所有修煉者的境界。
多年下來,楊奇已經能夠做到凡事去做的時候都足夠專心。
一曲吹完,不緊不慢地放下口琴,楊奇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微笑,目光又望向房間里的那張書桌。
這個世界與他原來所在的世界有哪些不同?他想,那張書桌的歷史書應該能為他解開很多疑問。
于是,他就拿著口琴走到書桌那里坐下,將口琴隨手放在書桌上,楊奇在那一排擺在書桌上的書里找了找,果然找到幾歷史書。
數了數,初中六,高中三。
楊奇先翻開初一歷史的上冊,先仔細看了一會這書的目錄,發現和他以前學的初一歷史大差不差,沒有發現多少與他記憶中不同的地方來,遠古神話時期的歷史好像沒有差別。
于是他又翻開初一歷史的下冊,翻到目錄那里。
……
臺燈的燈光下,楊奇安靜地翻看著一又一歷史書,細心地分辨這些書中記載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與他記憶中的知識有出入的地方。
他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看到有出入的地方,他就用筆在下面劃一條線,以作標記,初中的歷史書很薄,內容也不深,以楊奇的知識和智慧,很多東西只是掃一眼心里就記住了。
畢竟,其中大部分知識他早就學過。
隨著一歷史書被他一頁一頁地翻過,楊奇發現這個世界的歷史主線與他原來所在的世界歷史主線幾乎沒有什么出入,所不同的只是一些細節。
比如: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手下多了一個叫吳撼的猛將。三國時期,周瑜沒那么早死。還比如隋朝末年的時候,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子李元吉不是死在李世民的手中,而是死在戰陣之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