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從“生離島”咖啡館回來的路上,劉巖接到了姜易民打來的一個電話。rg電話里,姜易民像是被冷落了怨婦一樣對劉巖:“劉巖嗄,你和周書記什么時候到彭華縣來嗄,我好不容易才弄了兩瓶茅臺酒都快放過期了。”
劉巖從心里感到好笑,看起來姜家人話都是這種風格。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過期了好,正好和你侄女的涼菜餿湯相搭配。
姜易民通過電話向周和平和劉巖發出邀請,不是一次兩次了。其他縣市區的領導,也通過劉巖發出過不少這樣的邀請。像這種事情,劉巖是必須要向周和平匯報的,縣里的一把手邀請市里的一把手,絕對不會像姜易民的那樣只是為了兩瓶酒,他們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劉巖發現,每當自己提及這種話題的時候,周和平就像牙痛似的使勁地吸溜著嘴。
劉巖心里清楚,周和平吸溜嘴,絕對不是剛好這時候牙痛,他之所以不肯表態,有可能是不情愿,也有可能是不方便,究竟是不情愿還是不方便,劉巖心里沒譜,也不好去妄自猜度。
次數多了,劉巖便不好意思再向周和平匯報。可下面那些領導們卻隔三差五的繼續發出這樣的邀請,劉巖沒辦法,只好向市委辦公室主任李思琪匯報。
李思琪也像周和平那樣吸溜嘴,只是程度稍微輕一些,然后半開玩笑地在劉巖跟前抱怨:
“下面這幫猴崽子們,真的比猴都精,只要碰到好事,出溜一下就跑到省里去了,只有碰到難題了才想起還有個中州市。只要一來中州市,就嚷嚷著向市委要這要那,一個比一個臉皮厚。下去轉一轉容易,咱總得給這些猴崽子們整點拿的出手的禮物吧!”
拿的出手的禮物,無非還是老三樣,政策項目和經費,政策好一點,得看上面的精神,項目和經費呢,往哪兒給他們弄去?中州市市委市政府這一塊的經費還捉襟見肘呢。
關于項目的問題,周和平在這方面也沒少操心勞神,但至今沒有什么大的收獲。
周和平不愿意提下去的事,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
想到這里,劉巖對姜易民:“姜書記,你的囑咐我記在心里了,回頭看周書記的安排吧。”
見劉巖一副公事公辦的姿態,姜易民又開始跟劉巖套近乎:“劉巖,咱們不但是老鄉,還是比親兄弟還親的兄弟,有什么好事你給哥哥打聽著,可別忘了彭華縣哦!”
劉巖只好回答:“一定一定,一直想著哥哥呢。”
盡管是應酬話,但劉巖并非完是應付,關于招商引資的事,劉巖也一直在琢磨,這會兒和耿真面對面,劉巖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耿真跟了賀波濤好長時間了,方方面面的人認識的也不老少,從政界到商界,都有一定的人脈關系。如果耿真能夠安下心來,專門跑招商引資的事情,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樣一來,耿真不但可以免除鳩占鵲巢的尷尬,對中州市的經濟發展來,也是一件大好事。不定,耿真還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所在呢。
劉巖把自己的想法跟耿真一,耿真的精神馬上高漲了起來,完沒有了剛才的低落情緒。
耿真激動地:“劉巖兄弟,真是太謝謝你了!你給哥哥指了條明路。”
劉巖:“你也別謝我,這招商引資的事,可是中州市的大事,如果你在這方面能夠干出來一些名堂,中州市的人們還得謝謝你呢。”
劉巖又告訴耿真:“這招商引資的事也不能遍地開花,你得有的放矢,各縣市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吸引客商的亮點和角度也不一樣,必須有目的的跟客商推介。”
最后兩個人商定,先從彭華縣開始做起。
彭華縣是國聞名的花卉種植基地,同時又是國家級衛生模范城市,這是彭華縣的最大優勢。
彭華縣的劣勢也非常明顯,那里基上沒有什么企業,相應的,商業領域也很不發達。
國家級衛生模范城市的名頭雖然看上去熠熠生輝,但在客商們的心里卻不值幾個錢,他們需要的,是那種車水馬龍的商業氛圍,是那種朝氣蓬勃的集約優勢,沒有一定的商戶群入駐彭華,就沒有辦法吸引新客戶的眼球。商戶們需要的,是一定規模的商戶群,這樣才能把各種各樣的客戶吸引到彭華縣來。
劉巖提醒耿真,現在對彭華縣的招商引資,不要考慮商戶的規模,不要計較投資的額度,更不要考慮商戶目前的社會效益。只要有入駐彭華縣的誠意,先把他們熱熱鬧鬧地請到彭華縣再。
唯一不能逾的一條原則,就是入駐的企業必須達到環保標準。
彭華縣是國模范衛生城市,可能現在對商戶來還不具備一定的吸引力,等彭華縣有了一定的商業氛圍,這種優勢,才是吸引大客商的關鍵。
經過劉巖的提醒,耿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路,他打算先找一下賀波濤,由賀波濤出面向省里申請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場地,舉辦一場推介會,推介會要邀請一些省內外的知名企業出席,也可以邀請一些有意向到彭華縣投資的一般商戶。這方面的工作,耿真計劃由自己親自落實,而具體的宣傳推介工作,則要劉巖跟姜易民打個招呼,由彭華縣做出具體安排。
劉巖有些不解,為什么耿真非要他跟姜易*系呢?要對姜易民的熟悉程度,耿真應該遠遠要大于劉巖。耿真在擔任賀波濤的秘書的時候,在工作當中應該與姜易民沒少接觸。就這么一點事,他為什么不自己跟姜易民呢?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嗎?
盡管心里面有疑問,可劉巖還是答應了下來,由他跟姜易*系。
劉巖還有一點擔心,就是耿真那種急于求成的心態。招商引資絕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可能會立竿見影。但看到耿真興高采烈的樣子,劉巖又不忍心潑冷水。
有了奮斗目標,耿真高高興興地去各地跑著忙活招商引資的事情了。
耿真走后,劉巖的工作比以前更忙碌了,一科的日常管理工作,他也必須要擔負起來。
擔任市委書記秘書已經快三個月了,劉巖的主要工作基上都是圍繞著周和平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當中的那些事,即便偶爾承擔一些額外的工作,也只是在周和平要求下的被動接受,對于辦公室一科的工作,除了參加一些必要的會議之外,其它的事務,劉巖基上沒有觸碰過。
現在劉巖才知道,市委辦公室一科的工作是相當繁瑣的,除了日常的服務工作之外,還要為市委書記的對外政策宣傳工作定基調。
有時候,還要出席有關的記者招待會。
這一天上午,劉巖就受到了市委辦公室的委派,參加了一個型的記者招待會。
在記者招待會上,劉巖意外的碰到了陳如雪。
陳如雪比原來瘦了許多,可能是瘦了的緣故,陳如雪顯得比平時還要高大一些,穿梭在那些女記者中間,陳如雪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所以劉巖一眼就看到了陳如雪。
看到陳如雪的時候,劉巖多少有點愣神——陳如雪怎么在這里?今天的記者招待會,沒有邀請下面縣市的新聞媒體參加呀,難道陳如雪現在也在中州市工作?
劉巖只是微微地愣了一下,就大步流星地沖著陳如雪走了過去,畢竟是從玩到大的朋友,看到陳如雪,劉巖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看到劉巖向自己走過來,陳如雪的眼神里流露出來的滿是熱切,但真正正面而對的時候,陳如雪的反應卻是一反常態的冷淡,她只是象征性地跟劉巖握了握手,機械地:“劉科長你好。”
這種反應,讓劉巖覺得很不習慣,和陳如雪在一起呆了一會兒,劉巖居然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他根不知道,陳如雪已經到中州市電視臺工作五個月了。
劉巖算了一下,也就是自己剛剛到中州市兩個月的時候,陳如雪就來了,那她為什么不找自己呢?這不是陳如雪的性格啊!
和劉巖一起待著的時候,陳如雪顯得心神不寧的,腦海里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催促她:趕快逃離。
最后,首先離開的卻是劉巖。望著劉巖漸漸離去的身影,陳如雪悻悻然地走進了會場的一個角落,躲在角落里嚎啕大哭。
晚上,劉巖收到了陳如雪發來的一條信息:
盡管向來不屑于命運的捉弄,可她總是在不停地提醒著我,我們只是并行的兩條鐵軌,即便在轉彎處看到過交叉在一起的希望,最后卻無奈的發現,我們仍然是平行的。
劉巖,我能不做那個與你平行的鐵軌嗎?
我好想好想做一個鐵軌上面的乘客啊!哪怕只是其中之一也好。
看到這條信息,劉巖的心里酸酸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