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開票室之后,劉巖便開始翻看已經開出的票據,一邊翻看,一邊貌似漫不經心地問:“你這種票據可不正規啊,為什么不開正規的稅務發·票呢?”
小韓下意識的看了喬建朝一眼,然后像背書一樣說道:“是這樣的,正規的稅務發*票只有三聯,而水泥銷售需要五聯票據,其中一聯是存根,是廠財務留的底單,一聯是發貨憑證,要交給發貨員發貨,一聯是出門憑證,要交給值班門衛,一聯是隨貨通行,由司機攜帶,一聯是收貨憑證,要交給水泥客戶。正是因為這樣,我們不得不暫時使用這種票據,等把一天的銷售量匯總之后,是會出具正規的稅務發票的。”
劉巖笑了笑說:“小韓是吧,我只是隨口一問,你不要那么緊張嘛!”
“我沒有緊張。”小韓嘴硬的說了一句,本來就繃的很緊的身子繃的更緊了。
劉巖又問:“你剛才說把一天的銷售量匯總之后統一出具正規的稅務發 票,那你們一般在什么時候出具正規的稅務發 票呢?”
小韓說:“每天下午四點,我們要把這一天的銷售賬目收了,然后統一開具正規發 票。”
“哦!是這樣啊,那你把昨天的發 票拿出來給我看看。”
小韓求救似的朝喬建朝看了一眼,喬建朝假裝撓頭,趁此機會伸出右手的食指往上面指了指。他這個舉動,是暗示小韓,昨天開具的發*票已經交給二樓的財務了。
小韓心領神會,說道:“昨天的發*票不在我這兒,已經交給財務了。”
劉巖緊接著問:“你的意思是說,昨天的發*票已經開過了,只是不在你這兒?”
“對!”小韓倉惶的點了點頭。
劉巖又說:“既然是這樣的話,你的電腦上應該留底了吧?你把電腦打開來讓我看看。”
小韓傻眼了,在她的前面,電腦屏幕還亮著呢,在這上面找理由,顯然是蒙不了人的,她又求救似的看了看喬建朝,喬建朝也是一臉的無奈。
小韓都快崩潰了,只好硬著頭皮說:“你瞧我這記性,昨天根本就沒有開*,電腦突然壞了,沒辦法開。”
劉巖又緊追不舍的問了一句:“那前天呢?前天不會電腦也壞了吧?”
小韓抹了抹額頭滲出的汗珠,說:“前天電腦倒是沒壞,可昨天修電腦的時候,重新做了系統,所以原來存在電腦里面的資料都消失了。”
“是這樣嗎?”劉巖緊緊地盯著小韓,看她的狀態,已經到了心理徹底崩潰的邊緣。劉巖看準時機,猛地朝小韓腳底下的大紙箱子上踢了一下,問,“這里面裝的是什么?”
小韓猛地站了起來,渾身哆嗦著說:“開票是老板交待的,老板讓我怎么開我就怎么開,有什么事,你們找老板去,別找我。”
嚴冰俯下身子,趁機把下面的大紙箱子從電腦桌的底下拉了出來,打開一看,里面滿滿當當全部都是水泥銷售票據的底單。嚴冰粗略計算了一下,這半年的水泥銷售量,大概有四十萬噸左右。
什么都不用說了,劉巖指令嚴冰和另外兩名稅務稽查人員,把小韓,財務室的老趙,喬建朝一起帶到了稅務局。
財務室的老趙仗著自己跟真正的幕后老板黃建樹有親戚關系,到了稅務局之后,態度蠻橫的不行,大聲嚷嚷著讓人家趕快放了他,要不然就要稅務局好看。
稅務稽查人員把他晾在一間辦公室里,整整一晌都沒搭理他。老趙慫了,主動提出要交待問題。
劉巖和嚴冰一起來到了那間辦公室。
老趙說:“我只負責凌豐水泥有限公司的內賬,外賬由另外一個人在管,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如果凌豐水泥有限公司有偷稅漏稅的行為,也跟我沒一點牽扯,你們要詢問,就去問管外賬的人去,不應該把我弄到這兒來。”
劉巖說:“我看了你們公司的人事檔案,財務室一共有三名工作人員,你是會計,還有一個姓喬的是出納,小韓負責開票室的工作,并沒有其他的會計,你說你沒有參與外賬,也就是稅務申報材料的整理,那你告訴我,這個做外賬的人是誰?”
老趙眨巴了幾下眼珠子,說:“我不知道這個做外賬的人是誰,他是老板親自找的,也從來沒到公司來過,每個月的賬目,都是在外面做的,我根本就沒有見過這個人。”
劉巖覺得老趙的話半真半假,做外賬的人沒去過凌豐水泥有限公司,這是有可能的,外賬是嚴格保密的,一般都不會在公司里做。可老趙說沒見過這個人,肯定是在說謊,即便是在外面做賬,最起碼得需要公司提供的原始憑證吧,而給做外賬的人提供原始憑證的,只能是老趙。
他怎么可能沒見過這個人呢?
不過劉巖并不打算揪住這個話題不放,他現在最關心的,是那些原始憑證的來源,尤其是電費發*票的來源。上次到凌豐水泥有限公司搞稅務稽查的時候,劉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家企業每個月的電費,都在6萬到7萬之間,扣除基本電費,凌豐水泥有限公司每個月消耗的電費在1萬到2萬之間。
劉巖知道,像凌豐水泥有限公司這種規模的企業,正常運營的電費消耗,每個月應該在150萬左右,而電業局出具的稅務發*票,只能有一張,也就是說,每個月的電費總額,都在一張發*票上面。
這就給企圖偷稅漏稅的企業帶來了麻煩,像凌豐水泥有限公司,每個月申報的營業額只有幾萬十幾萬,而電費就有一百多萬,這種賬目,也太貽笑大方了吧?
所以,他們要想讓賬目看上去合理合規,電費的額度,就必須與當月的營業額相匹配。
那么,他們又是怎樣把一百多萬的電費發*票,弄成只有六七萬的電費發*票的呢?
剛開始的時候,劉巖想到了很有可能是作假,現在做這種生意的有很多,他們做的假*發*票,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后來仔細想想覺得不對,他看了凌豐水泥有限公司的納稅申報材料,電費發*票是增值稅發*票,可以到稅務局申請抵扣,如果是假的發*票,是絕對過不了稅務部門的認證這一關的。
關于這個問題,劉巖希望能夠從老趙這里找到答案。
“老趙,按你自己的說法,你只是你們公司管內賬的會計,那我問你,你們公司一個月的電費消耗大致是多少?”
老趙翻了翻眼珠子,說:“你問這個干什么?這也在你們查賬的范圍嗎?”
嚴冰懟了老趙一句:“劉市長問你什么,你就一五一十的回答,甭問為什么?”
老趙聽說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市長,老實了,低著頭嘟嘟囔囔地說:“旺季每個月在一百五十萬左右,淡季不等,有的月份可能有一百萬,有的月份可能只有七八十萬。”
這些數字,跟劉巖想像的基本一致,那么,在納稅申報材料上,電費繳納發*票怎么會只有六七萬呢?
劉巖緊接著問:“我看了你們公司的納稅申報材料,上面的電費消耗只有六七萬,其余的電費消耗都到哪兒去了?為什么沒有在電費繳納發*票上顯示出來?”
老趙抬起頭看了劉巖一眼,眼神里透著蔑視,說出來的話,也帶著幾分輕蔑的味道:“這個太簡單了,把電費分開來開票就行了。”
劉巖不解地問:“分開來開?難道一家公司,電業局會出具兩份電費發*票?”
老趙說:“一家公司當然只能出具一份電費發*票,但如果把一家企業分開來,變成兩個戶頭,不就可以有兩份電費發*票了嗎?”
原來是這樣!
劉巖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看起來,有的企業為了偷稅漏稅,還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把電費票據分成兩個戶頭來開,這樣就有效的規避了納稅申報材料上面電費金額與企業當月的營業額不相符的缺陷。
深入下去想想,劉巖又覺得哪里好像不對,沒錯,企業是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戶頭,具體操作也非常簡單,只要同時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兩個公司就行了。
可問題是,另外一個戶頭不是照樣要納稅的嗎?把大部分的電費攤到另外一家企業頭上,那另外一家企業的納稅申報材料,不是同樣存在著一樣的老問題嗎?而且,把一家企業變成兩家進行納稅申報,除了憑空增加了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量之外,劉巖想不到任何對企業的好處。
那么,他們為什么要把一家企業分成兩家呢?這里面到底都有什么貓膩?
還有,一家企業,只有一套電量消耗計量設備,那么,電業管理部門對這家企業每個月的電費核算,也是從這一套電量消耗計量設備上得出的,可電業管理部門是怎么把最終的電費分成兩家的呢?
這些問題,劉巖必須要得到答案。
而隨著問詢的深入,劉巖逐漸從這些疑問的調查過程當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