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伏見稻荷大社的景觀并沒有讓我有失望的感覺,但確實是沒有金閣寺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深刻!痹谂臄z了不少照片后,金泰熙轉過頭對著李澤晗說道。
“金閣寺那邊更適合拍攝風景照,這邊則更適合游人自拍留念,所以算是各有優點吧!崩顫申铣烈髁艘粫f道。
“這倒也是,在這邊我自拍留念的想法確實是更強烈一些。”金泰熙點了點頭,同感的說道。
“還有沒有其他想去的地方?”李澤晗對著金泰熙問道。
“我還想要去鴨川那邊去走走。”金泰熙眨巴著眼睛說道。
剛剛因為要抓緊時間趕往金閣寺的緣故,所以她才沒有提出在鴨川那邊散步的想法。
反正在傍晚的時候再過去也并不遲。
“那正好,咱們待會打車回鴨川那邊,然后慢慢走回旅館!崩顫申袭敿凑f道。
金泰熙臉上掛上了滿意的笑容,挽住了李澤晗的手臂,繼續游覽這伏見稻荷大社剩下的那些地方。
大概在神社這邊呆了多二十分鐘左右李澤晗和金泰熙才離開。
然后在伏見稻荷大社附近的小吃街那里購買了一些關西的傳統小吃。
接著才打車前往鴨川那邊。
鴨川是日本京都的一個景點,鴨川的名字起得很可愛,如果單從字面理解,似乎是漂游著鴨子的河流,這讓人想起卡通片的經典畫面。
鴨川也是代表京都的一條長31公里的一級河川。
在過去,鴨川曾經數次泛濫成災,現在水位很淺。
由于當地人保護得好,這條河流一直非常清澈,可以清楚倒映兩岸的景色,流穿過京都中央。
從古代起居民已經住在河流的兩旁,特別是西岸及南岸。
它與京都靜益古雅的悠閑氣氛相得益彰,稱之為京都之魂也不為過。
當地的人民最初就是沿河而居,慢慢地形成了這座城市。
鴨川河自古就是京都市民夏季納涼的地方,從江戶時代起人們就有這樣的習慣,因此便有“京都夏天風物詩“的美稱。
是當地民眾和外來游客休閑的好去處。
作為京都最美麗的一條河流,很多日劇都有以鴨川為背景拍攝的片段。
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沒準能在這邊碰上自己喜歡的演員在進行拍攝。
鴨川河旁用古樸的大塊巖石鋪砌成的河道,對京都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條休閑大道。每天,在這里散步的人很多,看書、遛狗,慢跑,野餐……京都的日子如同鴨川河的流水般靜靜淌過,從未改變。
那些被稱作“納涼床“的沿河而立的餐廳頗有特色,為京都人平添了更多的情趣。
在暮秋的時候,血紅色的楓葉靜靜地陪伴著匆匆而過的人們,舒緩著上班族一顆繃緊的心。
黃昏時分的鴨川是最美的,這個時候光線變柔變暖,天邊云彩匯聚,呈排山倒海之勢。
到了夕陽西下之時,余暉將天邊染成橙黃色調,晚霞和河岸景色交相輝映,景不醉人人自醉。
鴨川河岸的一側有一條鴨川小巷,華燈初上游客喜歡在此穿梭游玩,體驗日本民眾的生活與情趣。
傍晚在鴨川小巷可以看到上班的藝妓,匆忙路過。
鴨川在日本平安末期一度是處決犯人的地方,后來卻搖身一變成為戲劇中心,像歌舞伎這種藝術形式便是在這里誕生的。鴨川河邊的祗園是日本近代歌舞伎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涌現出很多著名的歌舞伎。
在幕府時代,男性歌舞伎的生活非;靵y,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藝術群體,不少歌舞伎還和武士發生過復雜的感情糾葛,私奔殉情時有發生。
現在走在祗園的主街上依然可以聽到廣播里傳來的聲聲歌舞伎唱腔,每天晚上六點和七點,祗園花見小路的彌榮會館還有傳統日本文化匯演,歌舞伎表演是其中一節內容。
秋冬時節的京都黑得特別早,不到下午五點,街燈和商店的燈光便亮了起來。入夜后,京都大多數街道都陷入近乎死寂的靜謐,很久才見到一個行人,不過靠近祗園四條站的鴨川兩岸是京都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晚上才是最熱鬧的。
鴨川河另一側的“花街小巷“也很美,中外游客追尋到此,一睹它的芳容與民居建筑。
整條鴨川河上據說有上千座橋,樣式統一。
不過這一點,李澤晗和金泰熙是完全沒有打算去驗證。
誰知道需要花上多少時間與精力。
雖然還有些意猶未盡,但隨著夜幕的降臨,氣溫也是越來越低。
所以李澤晗和金泰熙只好選擇先返回酒店。
好在回到酒店后,還有著私湯體驗和懷石料理在等著他們。
在鴨川這里,李澤晗和金泰熙所花費的時間可以說比他們游覽金閣寺還有伏見稻荷大社加起來的時間還要多上不少。
當然,這也跟他們兩個的喜好有關。
在金閣寺和伏見稻荷大社那些地方,多少會有些拘束。
而在鴨川這邊,他們能更加輕松的進行游覽。
一會之后,回到旅館的兩人因為旅館有提供二十四小時的送餐服務。
所以就決定晚一點再讓旅館的工作人員將食物送到房間里面用餐。
原本李澤晗和金泰熙是打算讓工作人員送瓶清酒到房間來,然后一邊泡溫泉一邊小酌一杯。
不過這個想法因為崔秀英她們的來電而不得不打消。
因為崔秀英她們表現的實在是太過于亢奮了一些,這通通話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結束。
而崔秀英她們撥打這通電話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對他們預訂的酒館房間的好奇。
畢竟金泰熙跟她們簡述的時候,已經成功的將她們的好奇心給勾起。
因為要給崔秀英她們介紹房間的情況的緣故,所以金泰熙就示意李澤晗自己先去泡溫泉。
李澤晗給了金泰熙一個幽怨的眼神,接著在金泰熙那帶著笑意的眼神注視下,前去找換洗的衣物。
等金泰熙泡完溫泉,已經是一個多小時后的事情。
之前在伏見稻荷大社和鴨川那邊吃的小吃,此時也消化的差不多。
也是時候該解決晚餐問題。
在打電話叫了送餐服務后,李澤晗就再次進入了科普模式,給金泰熙科普起懷石料理的相關事項。
懷石料理原是日本最悠久的傳統料理之一,據說已經衍生了四百來年,現已不限于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其形式為“一汁三菜”,“懷石”指的是佛教僧人在坐禪時在腹上放上暖石以對抗饑餓的感覺。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致,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
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
懷石料理中精致可口而富有美學意義的菜品以及周至的服務再加上精心營造出的意境,者的組合使得就餐也成為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審美體驗。
懷石料理原是日本最悠久的傳統料理之一,據說已經衍生了四百來年,現已不限于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其形式為“一汁三菜”,“懷石”指的是佛教僧人在坐禪時在腹上放上暖石以對抗饑餓的感覺。
那時候,修行中的禪僧必須遵行戒律,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可吃飯。
可是年輕的僧侶耐不住饑餓和寒冷,將加熱的石頭包在碎布中,稱為“溫石”,揣在懷里。
后來發展到少吃一些起到“溫石”的作用。
懷石料理與茶道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有客人來訪時,主人會把珍藏的茶具拿出來泡茶,但因為空腹飲濃茶會使人感到不舒服,所以為了達到愉快的飲茶,需要在喝茶前吃一些簡單的料理,適當地填飽肚子,這就是懷石料理。
這類嚴格按照茶道方法來提供料理的方式,因為同時還會安排茶席,所以也被稱為「茶懷石」。
但是畢竟茶道屬于「風雅」的范疇,雖然含義深遠,氣氛高雅寂靜,但受眾相當有限。
于是一些高級餐廳也開始提供懷石料理,但不提供茶席。
這樣的料理逐漸衍生出了今天的兩類日餐:「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
既然懷石料理最初是茶會形式的一部分,所以必然會跟參加茶會的其他人共聚一席,所謂「會席」就是這樣來的。因此在懷石料理被引入高檔餐廳的時候,名字也就變成了會席料理。
從傳統來說,無論是懷石料理還是會席料理,就餐的環境應該是茶室或者料亭。
而懷石料理與會席料理的主要區別,在于就餐的形式上:懷石料理提倡的是緩慢而又先后順序地品嘗食物,菜品會一道一道呈現與顧客的面前,中間穿插各種酒類、湯類和小菜,但寂靜、祥和、清淡的風格才是懷石料理的主題,有沒有茶倒不是主要區別。
而會席料理則是在明亮快活的環境里,在顧客面前呈現出各種食材的色彩斑瀾的組合。
席間伴著各種精心選擇的酒類,讓就餐的食客得到色香味的滿足的同時,享受美酒與佳肴的配合,這是會席料理的特征。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致,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
懷石料理中精致可口而富有美學意義的菜品以及周至的服務再加上精心營造出的意境,者的組合使得就餐也成為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審美體驗。
懷石料理通常是三菜一湯,當然根據情況,也有種類很豐富的時候。
懷石料理的季節性強,每個季節的食品搭配都不一樣。
以春季懷石料理為例,包括生魚片、大醬湯、白飯,用完后再端出的是煮菜、烤食。
現在通常又多一道小菜叫“寄放缽”。
用完了湯、飯,可飲一杯清酒,再進“寄放缽”。
除材料外,懷石料理很講究食器、座席、庭園、掛軸畫、花瓶等所塑造的空間美。
在各種日本傳統料理中,懷石料理的品質,價格,地位均屬高等級的,不少日本人認為,在品嘗清淡可口的四季懷石料理的同時,更可獲得超脫的心境空間。
懷石料理只限于一年四季應季的食材而做出菜單,重視季節感的同時,最大限度利用食材的色澤、香味和味道。
哪怕是一條切下來的碎片,絕不浪費。
適當地燙或冷卻盛裝的器皿,讓客人熱菜可以趁熱吃,涼菜可以趁涼吃。
非常重視這樣的體貼關懷的提供方式,也非常珍惜菜上到客人那里之前的時間。
做菜單時,注重盡量安排山珍和海味的排列,面對魚刺較多的魚也會剔得極為仔細。
考慮用餐的方便,同時用的器皿之間的搭配問題,適當地對食材進行改刀。
懷石料理對于主人和客人的禮儀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主人在準備招待客人的食物的時候,只有應時的食材才能列入菜單,在重視季節感的同時,還要最大限度的展現食材的色、香、味等特點。
即便是從食材上切下來不要的東西也決不能浪費。
要重視端上菜肴之前的準備,熱菜就要是熱的,冷盤就連盛菜的盤子也要保持冷的,才能端上給客人,這是必須重視的地方。
在配菜單時,要注意其中出現的海產、野味和家常菜的組合不要有重復。
不方便食用的東西要先切上斜十字紋,這樣比較容易入味,也更方便吃,骨頭多的東西要先把骨頭剔除干凈再端出來給客人。
關于盛裝食物的餐具的配置組合也要多多費心。
而客人在用餐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遵守的事情。
吃烤魚的時候,整條的魚要從后脊部開始吃。
在吃完了正面的部分之后,也不要整個翻過來,而要保持原樣將骨頭的部分取下,然后再吃下面的身體部分。
吃刺身的時候,芥末不能溶在醬油里,而應放在刺身的單側,而另一側蘸上醬油來吃。
煮菜像芋頭這種滑滑的菜,要用一支筷子刺進去,另一支筷子夾著來吃。
串成串的食物,不能直接拿著一串來吃。
首先應該把食物從串上取下,切成適當的大小之后再用筷子夾來吃。
聽著李澤晗向她科普的這些東西,金泰熙真的是覺得隱隱有些頭疼。
畢竟這些規矩真的是太繁瑣了一點。
不過她旅行的時候,比較喜歡入鄉隨俗,所以還是耐著性子繼續聽下去。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