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三月,在太子冊立大典的第二天,作為官方論神機構(gòu)的欽天監(jiān)的官生的奏疏便送到了內(nèi)閣。其大致意思為:太子殿下位居太微,今太微星有三帝星照拂。臣等推測此三帝星為上古三皇,故奏請陛下建帝廟,祀三皇。
在時任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內(nèi)閣的第二大佬徐溥看著手中的欽天監(jiān)奏疏,不由得暗罵:這群死背背,居然讓他們搶先了。
“陛下,這是欽天監(jiān)的奏疏”徐溥將手中的奏疏遞給眼前看起來心情不錯的帝王“他們奏請建帝廟,禮祀三皇。”
“那徐卿有什么看法?”帝王的心思最為捉摸不透。
“臣請立三皇廟”徐溥還是說出自己的看法,作為大明官場的第二大佬徐溥顯然不會放棄拍這個馬屁的機會。
帝王笑了笑,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
當欽天監(jiān)的奏疏的事情呈上御前的時候,無論是在風月場所風花雪月還是在名勝古跡踏青泡妞的大明的文臣武將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由暗罵一句死瘟生,然后收拾好行裝馬不停蹄的趕回家寫上那本拍馬屁的奏疏急忙將它送進宮去。不在京城的官員更是將那本奏疏送上八百里加急的快馬,一路馳騁進京。
“臣領(lǐng)南京各部......”“臣山東按察使.....”“臣四川布政使......”
“總感覺他們在胡鬧”內(nèi)閣首輔劉吉看著眼前這一堆急報“我昨天差點以為咱們大明全境都反了。”
如果在外的官員聽到這位劉閣老的話不由得再一次罵這個“劉棉花”:“我000了個xxx,這是典型的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啊。咱們對于皇帝來說都是遠在天外,哪像內(nèi)閣你們這群人天天和陛下他老人家天天見面打的火熱,咱們總不能有事沒事上奏疏吧,你要是報喜那還好說不準陛下一高興自己的官位還能提一提,你要是報憂說不準你明天就要回家種田去了。可是報喜的機會又沒多少,所以逮著個機會就得拼了老命的寫奏疏。”
“誰說不是呢,今上自有自己的思量要不然也不至于一月余都不知道給個消息”徐溥看著眼前的奏報都快堆滿了整個內(nèi)閣值事:“這群人都是在瞎操心。都留中不發(fā)吧,等候陛下的決斷吧。”
內(nèi)閣之中幾個閣臣相互對望,自小接受的教育告訴他們要敬鬼神而遠之,結(jié)果活了一大把年紀了連鬼都沒見過更不要說神了。結(jié)果眼看半只腳踏進棺材了,自家大明居然蹦出來個神,真是.....
話說冊立大典時,五個月大的皇太子居然開口說話了。要知道宮中一直傳聞這位太子殿下自出生以后就沒怎么哭過,要不是太后他老人第一次抱孫子的時候掐了一下孫子大家聽到他叫上幾聲,估計現(xiàn)在所有的人現(xiàn)在都快要認為那位爺是個啞巴。
而且你說孩子要是開口說話叫一聲爹娘的話,大家那個時候一定大拍特拍大老板和老板娘的馬屁,說幾句“陛下娘娘鴻福齊天,太子殿下天資聰穎”之類的話糊弄過去。但是這位小爺真的就應(yīng)了太后他老人家說的那句以后可免不了你們省心擔驚受怕的話,不偏不倚的說了一句“建帝廟,祀三皇”這么一句完全沒有頭腦的話。
俗話說“宮中事即為天下事”太子殿下的那句“建帝廟,祀三皇”還沒等第二天天亮便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而后一個月這句話便傳遍了整個大明。
作為資深的大明官員們,深知拍馬屁時機與精髓。當今圣上喜歡實干官員對于溜須拍馬之輩一貫憎惡。所以對于當今圣上你要是拍他的馬屁絕對的是拍到馬蹄上,今天你的拍馬屁奏章剛剛到達御前,然后估計明天圣旨就來了要你去哈密戍邊了。所以弘治朝的官員多以實干為主,大多在成化年間的溜須拍馬之輩在弘治朝全都變成了能臣干吏。
但是隨著弘治四年,皇太子厚照伴隨著異象出生。大家突然發(fā)現(xiàn)在今上面前使勁的拍皇太子馬屁突然行得通,所以面對此次冊立大典的異常情況。大家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拍馬屁的時機,于是恭賀皇太子天資聰穎以及請建帝廟的奏疏就像雪花一樣乘上那八百里加急的快馬蜂擁而至北京。反正大家的意思是:“太子殿下伴九龍五珠這種前所未有的異象出生,真乃天降神子,他老人家說的話一定是上天的旨意。所以陛下咱們建帝廟吧,要是政府沒錢的話咱們捐,捐多捐少就等您一句話。只要您一發(fā)聲,我們立馬掏銀子。”
大明皇城,坤寧宮。“陛下這幾日心情不錯”皇后看著自己23歲的丈夫抱著自己的兒子咿咿呀呀的說話,結(jié)果自家自家兒子卻不了他。
“是啊,咱們家的孩子開口說話了。我當然高興啦”皇帝陛下不顧自己的儀表享受著自己難得的清閑:“不過自家孩兒還是應(yīng)了那句話,真的不讓人省心啊。一開口就給你家的父皇惹來這么大麻煩事。”
“那陛下是同意建帝廟呢?”皇后在一旁試探地問道。
“我倒是想建,可是蘇松浙江水災山東久旱,現(xiàn)在國庫的銀子都拿去賑災了,建帝廟銀子不夠”仁慈的皇帝笑容凝固了,望著坤寧宮外的景色擔憂著他的子民。
“內(nèi)府還有銀子,要不這銀子就讓內(nèi)府來出。畢竟是自家孩子惹出的事情”張皇后替弘治帝揉了揉腦袋,讓弘治帝徹底的放松了下來。看著眼前這個愛她的丈夫,年輕的肩膀卻挑起了大明萬里的河山。
“不行,內(nèi)府與國庫還是應(yīng)該分開。建帝廟這個算是國事,拿自家的銀子辦事能成嗎?”弘治帝將熟睡的孩子給了一旁的宮女,站起身來搖了搖頭“不過擠擠還是能夠擠出一點點銀子的。”
弘治五年六月,在天下建帝廟的呼聲一次比一次高的時候。文臣武將的弘治老大終于下旨:著內(nèi)閣,禮部,工部,戶部商議建帝廟的一事。
在圣旨傳遍天下的時候,民間更是以訛傳訛。把未來的太子殿下說成三頭六臂,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不少人家更是供起了太子殿下的長生牌位。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