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吳儼叩求:今太子厚照隨九五之像而生,天資聰慧,四歲熟讀經書歷史,五歲胸中已有治國方略。此乃太祖顯靈,祖宗庇護。太子殿下乃太薇星君下凡,故而臣吳儼請圣上仿唐制讓太子參與政事……”他吳儼的大概意思就是:太子他老人家老牛老牛了,這種牛逼的諸君出閣之后就讀讀書寫寫字,這是對我大明朝祖宗照拂下天資聰穎的儲君的侮辱。所以陛下是不是讓太子殿下出門干點實事兒呢?這樣的話才能夠上順天心下啟民意,讓我大明王朝千秋萬世。
吳儼的這封奏疏一放上去,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群正在吵架的家伙立刻大罵:你妹的,又被坑了。作為內閣老二,下一任內定的內閣首輔劉健看著眼前的這封奏疏又看了看眼前的徐溥。聰明的他立刻知道這件事的幕后黑手就是眼前的徐閣老,但是他就是不明白為何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干這件事:讓一個五歲的娃兒處理國事。
不過久經風雨的他想到昨天四等官中他徐溥的外甥吳儼是清官能官之流,又想到前幾天徐溥進宮去和圣上太子談了許久。他就已經清楚這件事的真正的幕后就是宮中的那兩個人,想清楚了其中關節的劉健對于這件事保持了沉默。
“徐閣老,這奏疏該怎么辦?”劉健還是象征性的問一下徐溥的意見。
“送進宮去看看圣上怎么說吧。”徐溥看了看自己外甥拍拍馬屁的奏疏,不由得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只希望這位皇太子是真正的賢明吧,要不然他徐溥的名聲可是要真正的臭大街了。
就在內閣把奏疏遞進乾清宮后,不一會兒朱佑樘的旨意就傳到了內閣:承蒙祖宗庇佑我的兒子,確實很聰明,但是對于這件改革祖制的大事我們還應該在研究研究,考慮考慮。
聽到這個消息的部分年輕反對派立刻歡呼慶賀,只有在官場混個三四年以上的老油條們知道這件事已經定了。大明君王頗有君子風范,對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樣是三請三辭。
對于吳儼的這種破壞祖制,離間天家的奏疏如果皇帝不同意的話,宮里面傳出來的旨意就不是在研究研究考慮考慮了,而是要把他吳儼拖到午門外丈個二三十。既然自己老板說了在研究研究考慮考慮這幾個字,那就是在暗示下面的人是時候開啟三請三辭這個流程把這件事情定下來了。
一時間大部分的反對派立刻掉轉槍頭成為了此番措施堅定的支持派。英國公張懋、內閣大學士徐溥領著自己的班底紛紛上書表示支持皇太子出閣后不用死讀書可以參與朝政。經過三請三辭的流程過后,大明朝的boss終于蹦出來一個字:可。
“就這樣大明王朝的最為著名的正德大改制開始萌芽,我們偉大的圣宗皇帝以五歲稚嫩之身軀開始創造輝煌的大明。”——————《大明輝煌時代考記》
~~~~~~~~~~~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當今皇太子出閣讀書不像以前那樣就在宮里讀讀書寫寫字,而是有權利對朝政指手畫腳。太子詹事府更有可能管著大明朝的一州之地以及部分部寺的消息傳出之后,更是在大明朝引起了軒然大波。
耍小聰明的人此刻正準備四處跑跑關系,看一看能不能在太子詹事府謀個一官半職。當然更有許多忠貞的臣紛紛上書表示反對,他們害怕給予太子這種權力以后會再搞出一個靖難來。
要知道當年靖難事變,整個領導班子都換了一遍啊。要是到時候自己一個不小站錯隊豈不是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所以為了我大明百姓免遭戰火荼毒,為了咱們的身家性命,為了帝室和睦堅決反對這件事情。
只可惜這些人位卑言輕也就是個屁股上還沾著蛋殼不懂官場規矩的小年輕,所以這奏疏還沒進宮,這件事就被皇帝定了下來。就在一個兩個對于這件事便是憤慨的時候,皇帝終于想起的他的職責休息了半個月的皇帝終于決定明天早上召集在京的開個朝會。
得到這個旨意的一些反對這件事的官員,紛紛準備了棺材準備到時候來個死諫以此來表明忠心,名垂青史。而另一些諸如英國公,徐溥之流也在紛紛召集自己的小弟,準備各種利器應付明天的朝會。
就在一群傻逼集結起來準備明天早上以死明志懇求圣上收回旨意的時候,一個小道消息又從他們中間就傳開來:太子他老人家認為這個岐王案還有同黨,頗有遺漏,所以大晚上的召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入宮了。
“不要以為這樣我們就怕了。我大明朝的御史就應該公忠體國,時刻做好以死明志的準備。”說話的這位御史姓李,就是之前正旦大朝會的時候為了出名準備破壞大明朝安定團結的年終總結大會參奏錦衣衛失職結果運氣不好卻被牟斌聽到,在大朝會開始前就被帶到詔獄喝茶的那位李御史。不過由于這位李御史背景太大,所以錦衣衛也就關了他幾天了事。
結果剛出來不久的李御史,就碰上了岐王謀逆太子出閣這兩件大事。實際上對于這位李御史來說這太子出閣掌權跟他沒有半毛錢關系,公忠體國以死明志那只是喊一喊的標語。當今圣上頗為仁慈絕不會殺自己這種以死明志的大臣,所以自己為了出名逆一逆朝中大流也沒啥關系。可是這位才當了一年御史劉大人卻不知道他這樣想在場的同僚卻不是這樣子想的。
“老李這話說得對,到時候我們都聽老李的。”同是御史的徐大人對于這種急著找死的同僚,自己既然勸不住那就只有幫他一把。免得那天這小子犯渾把自己也牽連進去了。
一旁的同僚們聽到徐御史這句話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對于這種急著找死的人我們既然拉不住,那么我們也沒啥子辦法了。
今天晚上,京城中的各個達官貴人都聚在一起開著各種小會。商討著明天早上還說什么不該說什么。參加朝會的人都知道,明天早上絕對是大明王朝血雨腥風的一天。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