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之中一老一少,老的的那位向著少的那位跪下:“臣吳儼,叩見太子殿下。”
向著朱厚照下跪的人正是被百官譽為踩了狗屎的吳儼。這位吳大人打破了大明王朝的升官最快的歷史記錄,短短九個月沒就從一個正七品的御史蹦到了正三品的部寺堂官。這可是滿朝文武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
同樣就連吳儼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的官會升得這么快。看著自己眼前這位剛滿五歲的皇太子,跪在地上的吳儼又不禁想起自己前段時間拜訪舅舅徐溥時他老人家說的話:“你蒙太子信賴所以官升的這么快,但朝中肯定有些不開眼的。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如履薄冰。
你舅舅我再過兩年就七十了,當不了幾年首輔,到時候整個大明朝能罩住了就只有那深宮中五歲的太子了。這滿朝文武之中你們涿州那一派早已經打上了太子烙印。這朝中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著你,有多少人想取你而代之。越是到這個時候便越要沉住氣,好好地辦太子交代下來的每一件差事,切記千萬不能出現什么差錯。如若不然,做舅舅的也保不了你。
另外你要記住:千萬不要小看太子,你與太子相見的時間少,并不了解他,但舅舅卻不是這樣的。每天在文華殿理政都是皇上和太子一起商量著辦。你要時時刻刻地記住太子雖然只有五歲,但是帝王權術早已經天成。假如你因為太子年幼而輕視于他,那些個春天去哈密的官員就是你的下場。
還有就是過兩天司農寺的旨意下來以后,太子肯定會單獨召見你的,跟你商量司農寺的事情,到時候你凡事都要聽太子的,皇上已經吩咐過了:你聽太子的就是,不用來問內閣了。
最后你馬上就是三品大員了,我大明朝做官有兩個坎兒:一個就是七品升六品時,你今年春天因為太子的緣故已經跨過去了,另一個就是四品升三品,你也馬上要跨過去了。只要好好做事太子一登基入閣拜相不成問題,但倘若為官輕浮抄家滅門的禍事也不遠矣。當今圣上和太子喜歡做實事的官員,不要學下面那些拍馬屁的人,那些人遲早要把自己玩進去。
另外成了部寺堂官三品大員之后要學會少說話這三個字。記著言多必失,坐在這個位置上便已經過了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升官的時代了,話說的越少的人活得越久,官升得也越快……”
那天晚上徐溥的尊尊教誨回想在了,此時跪倒在地的吳儼的耳邊。他又看著眼前他只見過幾面的皇太子,心理頓時對這位年僅五歲的皇太子不由得高看了幾分,另外在心里一直嘀咕著少說話這三個字。
朱厚照聽到吳儼這個名字停頓了片刻而后便開了口:“起來吧。坐吧。”
聽到太子的話,站在一旁的劉瑾急忙地給吳儼抬來了一條木凳。吳儼向朱厚照行禮以示感謝,又向劉瑾行了一禮,而后坐在了那張木凳之上。
朱厚照見吳儼坐下便繼續開口說話:“先生是我看好的人。”
吳儼聽到這話又立刻從凳子上站了起來。
朱厚照擺擺手示意吳儼不必多禮:“此番叫先生來,是商討司農寺之事。涿州的皇莊劃一半給給司農寺的事情想必先生已經從徐師傅哪里聽說了吧。”
吳儼聽到這話:“這都是皇上圣明,太子仁厚。體諒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難處……”
朱厚照打斷了吳儼的馬屁:“好了少拍馬屁了。你說這么多父皇也聽不見,我也不想聽。”
聽到這稚嫩卻又充滿理性的聲音,吳儼立刻跪在地上:“這是微臣發自真心的。”
此刻的吳儼內心是復雜的:以前只是聽說這位爺頗有太祖之像,前幾次和這位爺見面也沒瞧出什么事情來,但是這短短地六個月不見這位爺怎么培養出如此和自身年齡不相符的威勢來。這時候的吳儼又記起,自家舅舅前段時間對于自己的千叮嚀萬囑咐。想到此處吳儼不由得暗道:這幾天升官之后,還是輕浮了些,應該改掉。
朱厚照看著吳儼跪在地上:我這把他嚇得。想到這里朱厚照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那笑容中不知道是嘲諷還是無奈。此時五歲的朱厚照第一次感受到作為帝王的孤獨。
朱厚照:“吳先生起來吧。之所以把涿州的皇莊給你們司農寺,就是希望你們司農寺好好干,你們司農寺做的不僅僅是這幾種作物的推廣,還應該改善作物等等。具體要做的我都給你寫在這本冊子上了。”
朱厚照揮了揮手,劉瑾便從一旁的桌子上呈上來一本冊子上面寫著《皇明農本綱要》。
朱厚照接過這本冊子將他遞給了一旁的吳儼:“這上面寫的東西只是一個大概,你回去仔細研讀。另外類似于《齊民要術》之類的農學書籍也要仔細的去看。司農寺這兩年的工作除了推廣三種西洋作物之外,最要緊的就是依照我寫的這本《皇明農本綱要》上面提供的若干方法去整理我華夏自古以來的農學典籍,驗證之所述之真偽。
還有就是我寫的書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這本書里可能還是不成熟,所以切記不要為我拍馬屁而不敢推翻我的理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我寫書的時候故意遺留了一些紕漏。”
吳儼再次跪在地上從站著的皇太子手上接過那本冊子,而后慢慢地翻看起來。一邊翻看這本書的吳儼一邊想到:傳說這位皇太子智力近妖,才華卓著,乃太祖在世。此刻仔細地思考下來,這位爺確實如此。前段時間不僅寫了《皇明標點通行法》,現在又寫了《皇明農本綱要》。天哪,這哪里是什么太祖在世啊,這簡直天君下凡。
朱厚照看著這位吳先生思索的樣子又開口了:“吳先生司農寺掌天下農事,其權柄不可謂之不大。所以我希望吳先生仔細甄選司農寺所屬官員,最好司農寺的官員都應知曉農事。抱著部《論語》可耕不了這涿州的地。”
吳儼有意想提醒太子這個比喻雖說意思傳達到位,但是用《論語》比喻這種事情還是略微欠些妥當。可是吳儼一想到自己舅舅的少說話的告誡,這教導太子是詹事府和內閣的諸位大佬的事情,他一個三品的寺卿還是少說話為好。所以他便下意識的忽略掉太子對于圣人之學的不敬行為,只能答道:“微臣遵旨。”然后就緩慢地退出了這東宮。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