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樁數(shù)百年前的道門秘辛,卻從李大熊這頭大妖的口中娓娓道來。
然而李大熊面前的唯一聽眾,聽著這等隱秘事,卻是一時之間消化不得,只是張口結(jié)舌,用那種仿佛第一次認(rèn)識李大熊的眼光拼命打量了他一番。
直到李大熊一番話講完,馬騰方才長長吐出一口氣,向著面前這位甚得軍心的上官問道:“李軍侯,你說的,可是當(dāng)真”
李大熊一擺手,大咧咧地一笑:“馬老弟,我與你也算是在一起攪了好些天的馬勺,算是軍中同袍,這些事,我瞞你作甚說這些,也不過是示之以誠,斷沒有要將你滅口的用心在。此刻既然到得太淵宮地界,那俺也不能辜負了這等仙緣,需得去尋覓一件與我長生大道大有關(guān)隘之物,后面路途,便勞煩馬老弟一個人走去了。”
說著,這位大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向著空中一拗,如同握住什么物件一般虛虛抓在手內(nèi),向著鼻下一送,細細嗅了片刻。做完這活計,李大熊方才皺了皺眉,沉吟片刻,方才道:“果然是俺那主公修成的一身精純火元之氣,只是如今這火元之氣中倒是有了些夏秋交轉(zhuǎn)的味道,顯然也是得了不少好處。不過那賊鳥的氣味,也是更重了。馬老弟,若我這鼻子聞得不差,俺們那主公,便在這大島的北面與人僵持不下,你去了,多少也能與他壯盛些門面。只是眼下俺老李手上之事太過重要,著實撕脫不開,便不陪著你去了。”
這大妖一面說,一面將手一拱,分明是個“就此別過”的意思。
他這廂邁步欲走,然而馬騰將身一轉(zhuǎn)卻是一步前跨,攔在了李大熊的去路之上。
李大熊面色不改,只是笑著問了一聲:“該說的,俺也算是都交代清楚了。便連俺們那位主公的去向,也都與馬老弟講得分明,倒不知道馬老弟此刻攔著俺的道路,還要問些什么”
雖然語調(diào)依然和氣,可李大熊說到最后一字上時,周身氣機勃然發(fā),直面著李大熊的馬騰便覺得四周氣息驟然凝固,更有一股錐刺針扎之感猛然從后背上升了起來
這是武者在面臨險境時候,最直接而本能的反應(yīng)。
縱是如此,馬騰還是一字一句地道:“李軍侯,主公待你、待我,待諸位弟兄,如何”
李大熊還是好脾氣地一笑:“雖然不若古之名將,有分醪吮膿之惠,然而衣食甲杖莫不用心,軍心士氣純一,人人樂而效死。以俺們那主公的世家子性情,能做到這地步,也約略可算是一位明主了。”
得了李大熊這個肯定的回答,馬騰終是忍不住喝道:“那你還做出如此臨陣脫逃之事”
聽著“臨陣脫逃”四字,李大熊還是絲毫不動氣,一指這一片無日無月,卻有湛然天光的云空,向著馬騰道:“馬老弟,且看清楚了,此間不是人間,俺們那主公此刻廝殺也不是為了人間戰(zhàn)陣之事。李某領(lǐng)了大漢諫議大夫魏公的軍餉,為他廝殺,平滅羌賊、教匪,是俺本等所在。然而在此間廝殺的,乃是道門煉氣士魏真人,俺卻沒有這樣膽魄,在這樣非仙及圣的亂戰(zhàn)中保下一條命來何況魏公的餉錢,買李軍侯為他廝殺是綽綽有余,買一位大妖為他征討鬼神,卻遠遠不足。”
說罷,這頭大妖也不理會馬騰,只是拍了拍這位軍中同袍的肩膀,輕聲道:“馬老弟,你那被妖人催生筋骨的孩兒氣息,也在主公那邊。雖然主公對你們父子甚是愛重,然而仙道斗法,何等兇險,便是俺們主公這等修為,也難說在廝殺間有余力分心看顧,你若還念著主公恩義、父子天性,還是速速趕去北面的好。”
一語道罷,這頭大妖向前幾步踏出,不知不覺間就已在半里之外,早去得遠了。
若是魏野或是左慈在此,一口便能道破李大熊這舉步半里的手段。
雖然尚不到“千里跬步”的程度,然而那閑庭信步間而有挪移之妙,分明便是道門中極高妙的縮地之術(shù)。
卻不知這頭一向混跡在人間,還當(dāng)上了小軍頭的大妖,究竟在何處習(xí)得這樣手段
步步踏入巨龜之島深處,卻見石林蔓草之間,隱隱露出一條小路。
雖然說路都是人走得多了,方才踩出來的,然而這條小路卻是被人一斧一鑿開出的石階小道。
那石階長不過三尺,寬不過六寸,勉勉強強能讓人立足,而李大熊這樣的魁梧身材,腳板更是闊大,那便只能踮著腳尖走路。
然而李大熊卻絲毫不見不耐之色,眉間卻是隱隱帶起些許喜色,就這么踮著腳,以一種滑稽而不失輕靈的動作踏了上去。
起初這條石階小徑還算是平坦,然而走不過多久,地勢就漸漸有向下之勢。再過不了多久,竟是一直向著地罅間蔓延。石階小道在石筍與鐘乳石間盤旋纏繞,竟是一眼望不到頭。
走在這條向著地層之下,甚至恍若通往九泉的石階小徑之上,李大熊的心緒卻是越來越沉靜,面前似有一幕幕畫面反復(fù)在眼前浮現(xiàn)。
起初,是一頭皮毛光滑的黑熊,作為食物鏈的頂端,除了偶爾進山的獵戶,幾乎沒有天敵。饒是如此,黑熊每日里依舊為了混飽肚皮而奔走不停。
捉魚、采果、掏蜂蜜、獵山羊、捕山雞,都是忙碌到閉目為止。
直到黑熊在一處山谷中,遇見了一個白發(fā)道者,每日呼吸導(dǎo)引,餐霞飲露,而那人的動作,偶爾卻似熊形。
黑熊自然不明白這是修仙之士的熊經(jīng)鳥引之式,卻是懵懵懂懂隨之效仿。
那道者也不以為意,倒是偶爾采藥還山,還從藥囊里取出些黃精、薯蕷之類服餌之物引逗黑熊。
便如此,一人一熊相安無事好幾年,直到那道者修仙未成,坐化遺蛻而去。
沒了便宜根莖可吃,黑熊依然在道者山居之處駐留良久,卻不知何時起,心中卻有了一絲靈明,不復(fù)懵懂。
說來也簡單,于人看來,就是個毫不起眼的念頭:“那白毛兩足獸已死了,那我要到何處去”
雖然簡單,卻是黑熊頭一次有了清醒的自我認(rèn)識。
對于山野走獸而言,卻莫要小看了這一絲靈明,唯有如此,方才算是捉住了天地間于生靈的那一絲機緣,方才有超脫族類之望。
也不知這頭黑熊在山間發(fā)懵了多少時候,又尾行了多少砍柴的樵夫、采山的獵戶,這頭黑熊卻是如稚子學(xué)步般,稍稍有了些靈智。
至此,雖然這頭黑熊尚不能以妖怪稱之,也算得上是通靈之獸了。
只是有了靈智,卻對黑熊來說,卻是憂患自此而生。試想,若將一個人放逐山間,與禽獸為伍,除了那些天然便有些詭異傾向,愛禽獸而不愛人的病態(tài)人格,誰人不是痛苦萬分
而一頭熊,卻自感成靈,靈智增長間,卻依然要與禽獸為伍,又是何種情形
若是這頭黑熊乃是在莽荒絕地,自感成靈,那也無非是就樂得處在山大王的位置,還依著本性去行事。
偏偏它的機緣太好,也算得那無名道者生前養(yǎng)下的靈獸一類。偏偏在它自感成靈時候,那道者也早已撒手塵寰,不要說傳法上師,就是些許指引,也沒處求去。
狼孩之所以為狼孩,那是因為后天教養(yǎng)都在禽獸堆里,自然返祖,由人化為異類。而這頭黑熊,得了些微后天教養(yǎng),正卡在由異類化為人的當(dāng)口,卻落了個不上不下,其苦可知。
也不知吃了多少虧,又拍死了多少倒霉的樵夫、遭瘟的獵戶,這頭黑熊也不知被獵戶追殺了幾回,換了幾處山頭,卻在此刻遇著一件異事。
因為當(dāng)初受那道者喂了幾年黃精、薯蕷之類,黑熊倒是對這類山中穴居的兩足獸頗有好感。只是自那位道者坐化之后,再難遇到這等機緣。
卻不料一年深秋,這黑熊正在尋找過冬巖穴時候,在一處隱秘峰巒之下,見著一個兩足獸駕著山火飛騰半空,與一頭模樣怪異的大鳥廝殺。
這場廝殺也不知經(jīng)過幾個明暗交替,那兩足獸終于不敵那怪鳥,被啄破了胸口,落下地來,就此死去。
那怪鳥吞了這兩足獸的心臟,也不為己甚,隨即飛離。
倒是這黑熊,大著膽子向前來嗅了嗅那兩足獸的尸首間,卻被這兩足獸懷里一根竹片觸動。
也便是仗著這根竹片,這黑熊那如混沌初開的靈智,驟然得了極大補益,尋常妖物苦求不得的入門吐納修持口訣并許多道門秘辛,就這樣印入了黑熊識海之中。
而對黑熊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兩件事。
第一,便是太一紫房、三元宮闕,乃是道門中那位道號文始先生的前輩古仙人留下的秘藏,甚至還與太上道祖幾分關(guān)系。
第二,便是那啄死了這身懷竹簡的道人的怪鳥,便是剛剛自封賀蘭山神的妖王。
得了竹簡開啟靈智,又得了道門吐納口訣,黑熊的修為精進,自然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且它修持了道門正宗筑基之法,身上妖氣自然收斂,尋常修行之士也難看出它的跟腳。
借此優(yōu)勢,兼之山中清修不免靜極思動,黑熊便離了山中,化成人形,給自己起了個“李伯玉”的官名,混跡人世。
起初不過是偶一動念的游戲之舉,卻不料便在此時,不知多少年都安享香火供養(yǎng)的舊時妖鳥,如今的涼州鬼神之長賀蘭公,卻是動作頻頻。先是壓服了涼州山水、河湖、村社各路神靈,又將主意打在了涼州的山精水怪頭上,不論是修煉千年的妖王,還是初成氣候的妖獸,一并都被抓了壯丁。
只有如今諢名喚作李大熊的黑熊精,卻是因為混跡人世,反倒逃過一劫。
但賀蘭公的行動,落在李大熊眼中,又豈能不知道這位舊日有一面之緣的舊識,是打的什么樣的主意
雖然對太一紫房、三元宮闕,李大熊也是知之頗深,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一身本事或許也算是個大妖,但對上賀蘭公卻是妥妥的十死無生。盡管對太一紫房、三元宮闕,李大熊心中也不免有“求之不得,輾轉(zhuǎn)反側(cè)”之念,卻是不敢稍有異動。
于是便只能看賀蘭公起高樓,興祆教,步步布局,一直到一個根本不在賀蘭公預(yù)料中的人物,如從天而降一般,一步步打亂了賀蘭公這漸漸到了收工時候的棋局。
此刻,李大熊安能不動心否
至于假意被某個仙術(shù)士那猛然散發(fā)出的“王八氣”薰壞了腦子,倒頭就拜,積極賣命,也便是順?biāo)浦哿恕?br />
所等的,也不過今日能夠潛入太一紫房的一個機會
平心而論,這一幕幕、一場場舊日記憶串聯(lián)起來,便是魏野也不得不感慨幾聲:“大有氣運”、“疑似主角”、“只奈何這故事不是禽獸流”。
然而李大熊面色不改,依然向著這條石階小徑緩步而下。
石徑名為“問心”,其上自有禁制,非身懷引路竹符之人不得入。
既然是問心,那便不管前塵種種,只一心寧定,萬念平息,隨他千問白問罷
只有李大熊的步子,依然沉穩(wěn),向著重點走去,呼吸更是平穩(wěn),毫不紊亂。
于這點上,李大熊倒也算的是半個玄門中人了。
而問心石徑的盡頭,沒有寶藏,不見桃花源,有的只是一片地下湖泊。
一頭其大若樓船的巨龜,悠然自得地在湖上緩緩游弋。
龜首純白,隱帶青色斑紋,龜甲卻是分作五色,通體如玉,煥彩光明。
這頭巨龜,此刻正以和善的目光盯著李大熊。
而李大熊也以毫不掩飾的眼神望著巨龜,輕輕開了口:“那根竹符有言:玄云之海中有神龜,呼吸元氣,流行作為風(fēng)雨,通氣三元,無不至者。上有九真,三三為位,左有韓眾,右有范蠡,中有太城子”
聽著李大熊背誦著這段文字,巨龜眼神依然慈和,向著李大熊看了過來。
李大熊也毫不猶豫地望向巨龜。
“左為司錄,右為司命,中有太一君;左有青要玉女,右有白水,中有玄光玉女。玄光玉女者,道元氣之母也。左有司錄,右有司命,風(fēng)伯雨師,雷電送迎,仙人玉女,宿衛(wèi)門戶,故名曰太淵之宮對,太淵之宮”
李大熊的聲調(diào)猛然高了八度:“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只會惑于太淵九真,甚至以為占據(jù)了三元太一君之一,就是得道了不是的他們錯了,都錯了只有我李伯玉知道,真正的長生之道不在那種地方”
不顧面前是看不見底的深淵巨澤,李大熊身形一轉(zhuǎn),猛地一步跨出,下一步就踏在了水波之上。
而在他腳底沉入水中之前,他又向前跨步而出。
如是九步,李大熊便立在了巨龜?shù)谋臣字醒搿?br />
不論李大熊步伐如何縮地挪移,巨龜?shù)难凵袷冀K跟隨著他,片刻不離。
李大熊也毫不在意地對視著那雙無比溫柔的眼睛,沉聲說道:“三元之宮,上元絳宮,中元黃庭宮,下元太淵宮,雖然三元并稱,然而太淵宮下的神龜,才是太一紫房元氣之宗神龜呼吸,通達三元,才使得三元宮闕得以存在而真正想要長生,要獲得的不是三元太一君之位,而是你,神龜只要吸取了你的元氣,納為我用,才能真正長生不死,與天通壽”
聽著李大熊的宣告,巨龜依然溫柔地望著他,仿佛絲毫不懂得他在說什么。
而李大熊望著巨龜,一時之間也躊躇了:“但是,我到了神龜?shù)拿媲埃降滓趺礃樱拍軐⑸颀旙w內(nèi)這無窮無盡的元氣納為己用”
便在此刻,巨龜微微張了張嘴,卻有一個帶著一貫傲慢的男人聲音從龜口中發(fā)出,那聲音震蕩地下湖,在水面上生出了層層波濤,就如同暴風(fēng)降臨一般:
“要將太淵宮,甚至上元絳宮、中元黃庭宮的元氣納為己有,當(dāng)然也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像本座這般,舍下一尊煉養(yǎng)數(shù)百年,早已成就圓滿的法相化身,入主神龜身內(nèi)。則慢工細活,打磨良久,終究能馴服神龜,而將這元氣之海,歸我所有。”
一聲即出,李大熊面色不由得大變,只是怒喝出聲:“是你,賀蘭公”
巨龜口中,來自賀蘭公的聲音淡淡而笑:“自然是我。實在想不到啊,數(shù)百年前那頭只敢躲在灌木叢中,偷看本座大展神威,擊殺了那關(guān)尹子書童的狗熊,如今也算是有出息了,居然敢趁著那小道士在外面與本座搗亂的機會,偷摸進這三元宮闕的根本重地,想要偷盜本座的東西”
不待賀蘭公將話說完,李大熊已然怒嘯出聲,一身甲胄衣物都被他撕得粉碎,卻是露出了一頭通體玄黑、暴戾之氣滿身的巨熊,猛地朝著巨顱撲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