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問道江湖記 正文 第一四四章牛角山文人齊聚,溫良玉對弈眾人

作者/東方好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一四四章:牛角山文人齊聚,溫良玉對弈眾人

    廣袤江湖處處腥風血雨廝殺不斷,唯有莘莘學宮這片文人樂土自成清靜一方。

    這一年芒種正是農夫百姓辛勤之時,同時也是天下文人意氣風講經論道之際,生于這個“圣人遇到武夫,顏面被揍成豬”的時代,天下文人也只有每十年一次的天下論道才能大展滔滔雄辯之才,直抒經天緯地之臆。

    不過若說每十年一次的論道是天下儒學的盛會,倒不如說因為釋道兩家道法之爭,順手捎帶上儒學而已。這才讓沒有見過世面的劉奶奶初次進了郁花園,不禁沾沾自喜。數百年來,也沒聽說過哪一屆論道,哪位至圣先師辯倒過佛道兩門。不是不能,大概是不敢。

    鴻飛真人帶著幾個聰穎善辯的徒子徒孫,還有那位供著哄著騙著的千年先天道胎萬俟煜陶,一路游山玩水來到莘莘學宮,興許是兩地最近,也或是這位萬俟少爺來心似箭,沒多久眾人就來到牛角山下。

    放眼望去,盡是天下文人墨客。年兄年弟談吐中盡是書生意氣。好一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別看莘莘學宮內對待學子甚是嚴格,可每逢盛會,招待外人從不吝嗇,做足了禮儀之道。

    學宮頗大,僧道俗都有學子負責招待,也都有自己的住處,無論食宿,不敢說珍饈尚品,也算得上上之材。

    來此之人,有不少真才實學,卻也不乏沽名釣譽之輩,畢竟誰能辯倒眾人,好歹也能在江湖上小有名號。

    “誰言我輩書生雙手無力難縛雞?且看那萬丈青毫一筆箸古今。誰言我輩書生窮困且潦倒?殊不知書中自由黃金筑臺玉做瓦。誰言我輩書生盡做待宰之羔羊?可知那筆墨文章才是殺人最不見血的利器。誰言我輩書生半兩黃湯已伏桌?汝何知吾一氣盡飲江湖水……”

    忽聽見有歌者擊壺而唱,回看,一位花甲文人手提方酒壺,且飲且登山。

    “好辭啊,這位先生是誰啊?”

    “老酒瘋子,在這班門弄斧,可知道這是圣人腳下。”

    “哎,我看這人好眼熟啊。”

    “怎么這么像……”

    “像誰啊?”

    “兄臺可記得有一位越喝越逍遙的人,據說喝的不省人事,只要和他下棋,他也能醉夢中與人手談的天下棋甲?”

    “溫良玉!”

    “對,他就是天下十的棋甲溫良玉。”

    隨著人群中竊竊私語,有人道破溫良玉的身份,自溫良玉周圍,這牛角山上萬人人海,好像一塊石頭投入水中,嘈雜之聲向著四外散開,整個牛角山上都沸騰了。

    天下十八甲,文人只占了棋、書兩甲,就連琴、畫兩甲都被南派琴王和北方畫圣兩個江湖武人奪取,若說如今莘莘學宮是天下文人的脊梁,那唯有許春秋和溫良玉兩人能代表文人翹楚。只可惜一個游學天下,一個醉夢江湖,誰也沒有留在莘莘學宮做個育人先生。

    “溫先生……”

    “溫先生留步……”

    “小可今日可算見著先生了……”

    眾書生一下子將溫良玉圍在當中,崇拜之意盡露無余。

    可是醉醺醺的天下棋甲,只管跌跌撞撞的向山上走去,口中哼哼唧唧,哪里正眼看眾人。一幫趨炎附勢只會附和的家伙,折了讀書人的脊梁。

    “你言那狼毫箸史,我卻看一尺青竹壓彎了萬萬書生背膀。你言那書中自有金玉屋,我卻隨三五文生陌客避雨陋室共取暖。你言那三語成虎文可殺人,我卻見數十人橫臥血泊只為試一把樸刀鋒利。你言那胸中天地江湖酒盞,更是癡人說夢醉里乾坤,舀一缸水喝喝你試試!”

    一個年輕人放聲說道。

    一口氣爬到牛角山半山腰的萬俟煜陶終于爬不動了,蹲在地上口中嚼著一根草苗,聽著旁邊年輕人的話語,嬉笑道:“文采差了點,可是句句珠璣,都是大實話。”

    這醉里乾坤的溫良玉當然也聽到不遠處有人針對自己的言語,尤其是最后一句,擺明了叫板。

    溫良玉停下腳步扭頭看向那年輕人,身旁眾人自是自覺地讓出路,成百上千人將溫棋甲和這目無尊長的年輕人圍在當中,水泄不通。

    原來不止武人打架被人圍觀,飽讀圣人書的文人騷客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一老一少相對而視。而后年輕人向著溫良玉行了一個晚輩禮,卻也不卑不亢。

    “后生,你叫什么?師從何處?”溫良玉問道,心道你這小小年紀,天下文人眾多,哪個在我面前不自稱晚輩,你家老師見到我也得行晚輩禮。

    “回前輩,晚輩張東川,師從許春秋先生。”

    “許春秋……”

    “天下書甲……”

    人群再次沸騰。

    “哦,你師父可來了?”

    “家師被武帝請去,未曾前來。”

    “你師父也被武帝請去了?”

    張東川如是說道:“正是,家師本來也想參加此次論道,還想讓晚輩向前輩請教棋法,卻中途遇到武帝城使者,去了武帝城。”

    “哦,這到可惜了,我二人幾十年慕名,神交已久,只是以信件互通過幾次,皆是他向我討教手談殘局,我倒是真想見上一見他啊,不過也無妨,哈哈哈哈。今日遇到許春秋的徒弟,你提起下棋,我倒是心里癢癢了,來來來,咱們現在就手談一局。”

    張東川拱手道:“那就請前輩賜教。”說著解下書簍,拿出棋盤和三百六十一顆黑白子,工工整整擺在溫良玉面前。

    溫良玉哈哈大笑了兩聲,猛灌了兩口酒,朗聲說道:“何人愿與溫某手談一局,不妨此時一起來。”

    這溫良玉要一人同時下多盤棋。

    天下好事者居多,誰若是碰上死耗子,勝了溫良玉一兩個子,做了那只瞎貓,可不比勝了天下論道差啊,即便多對一勝之不武,大不了從此封棋,再也不下了,只要勝了天下棋甲一局,便是最好的收官之戰。

    一下子圍上來十九個身背棋盤的文人,算上張東川,二十人將溫良玉圍成一圈。

    二十張棋盤,二十位文人端坐,皆是白衣。溫良玉大口喝酒,而后盤膝席地而坐,左手拿著酒壺,右肘抵在膝上,頭枕右拳,瞇眼假寐,搖搖晃晃,如鐘離瞌睡,如老君扇爐。

    “從你開始,說出每一步落子。”溫良玉胡亂伸手一指,指到一個三十多歲的書生。

    溫良玉要以一敵二十下盲棋。

    周圍人心中激動,卻不敢喧嘩。只聽說過二人對弈下盲棋,已是萬里挑一的高手,哪有以一敵二十下盲棋的道理?

    “五路五。”那個被指到的讀書人被棋甲指到,竟然莫名的興奮,好似被前輩高人格外關照一般。

    “十五路五。”溫良玉閉目說。

    那旁邊的第二位棋客接著下第一手。“十五路十五”

    ……

    蹲在一邊的萬俟煜陶也喜好下棋,只是今天沒有背著棋盤,于是才老老實實當個看客。沒想到這天下棋甲竟是下盲棋,他就更是來了興趣,跑過來說道:“加我一個加我一個。”而后左擠右擠,在眾人的白眼中終于寄出了一個位置。向著眾人一笑。他也要下盲棋。

    溫良玉撩開眼皮,掃了一眼這相貌還算可以的年輕人,嘴角微微一笑。堂堂棋甲的氣魄,豈會在乎多你一個。

    “十二路十三。”

    “九路十七。”

    ……

    圍棋早期,即便實力懸殊,也難以幾步趕盡殺絕。

    轉眼間一個時辰過去。

    “八路八。”

    “十三路九,我擋。”

    “六路十七。”

    “九路九,大飛。”

    “十二路五,鎮!”隨著溫良玉口中一個不烈不驚的鎮字,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子傻了眼,看著棋盤熱汗直流。

    “四路四,掛角。”

    ……

    “六路十三,雙虎。”

    ……

    “七路十一,連壓。”

    隨著溫良玉簡簡單單的言語,已經有十一個文人退出圈外。

    太陽正當空。

    “八路六,接。”

    ……

    “九路十,并。”

    ……

    “十一路一二,小尖。”

    “九路十六,收官。”

    ……

    “十四路九,緊氣。”

    日頭西下。

    場上三人。

    溫良玉壺中早已無酒。身前萬俟煜陶,身后張東川。只剩下兩局棋沒有下完。

    溫良玉:“十七路九,長。”

    張東川口中道:“五路六,立。”心中道:“十二路四,飛象步。”

    自從下了半個時辰,張東川也就不再動棋子,沒有意義。

    溫良玉:“八路八。”

    萬俟煜陶:“十二路四,擋。”

    張東川心里道:“七路十一,頂。”

    溫良玉說一子,張東川說一子,想一子。

    溫良玉說一子,萬俟煜陶說一子,張東川想一子。

    周圍人大汗淋漓,可心中涼爽,雖然他們根本跟不上下盲棋,但好歹都是懂棋之人,知道這一場手談,驚心動魄,氣吞山河。

    驕陽已轉紅。萬俟煜陶實在是被逼的走投無路。說道:“一路十七,爬。”

    張東川想到:二路四,收官。

    溫良玉說道:“二路四,收官。”

    至此,聽了一天“天書”的鴻飛道長云里霧里,但是也是知道這萬俟煜陶是輸了,伸手攙起早就蹲麻腿的萬俟少爺。

    “哎呦呦,輕點輕點,麻了麻了。”一邊齜牙咧嘴的站起,一邊還不忘向著溫良玉拱手道:“棋甲名不虛傳,我服了。”又對那個長得不好看但越看越順眼的兄弟說:“我看好你哦。”

    張東川點頭回應。不過既然最后一個隊友也是對手不玩了,自己也差不多了。于是乎故意走出兩記昏手。

    溫良玉:“二路三,大掛角。”

    張東川說:“七路十七,擋。”心中道:“六路六,屠你大龍。”

    溫良玉:“三路十二。”

    溫良玉毫不留情,大勝收官。

    “哈哈哈,好好好,真不愧是許春秋的弟子,好棋意。那個小子也不錯,只比他稍遜一籌。”

    張東川笑著回應,與前輩對弈,自愧不如。

    旁邊人沒人看得出來,那溫良玉盲棋對弈二十一局,張東川亦是盲棋對弈二十一局。

    本來張東川想按照許先生的意思在論道大會前拿過天下棋甲的名號,但心思聰慧的他,見到武帝派人帶走先生,聽到溫良玉說“你師父也被武帝請去了?”,一個小小的“也”字,讓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撐起天下文人的脊梁,許先生想要做到,自己就要幫先生完成。不過文人不以力證道,文人自有文人的方法。

    雖說自己心中那盤棋贏了溫良玉,但那是棋甲沒有按照自己的套路攻守。不知何時才能真正和溫良玉對弈一場。

    這二十一場下來,溫良玉全勝,可誰難受誰知道,花甲之年,頭腦早就不那么靈光,這棋下的,累,幾次險些被張東川和萬俟煜陶得了機會。

    同樣二十一場下來,張東川心中,亦是不輸。

    即便對溫良玉那一局,不敢說輕松,也是無甚壓力。(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罗田县| 修武县| 镇康县| 德令哈市| 江安县| 竹溪县| 肥东县| 张北县| 巴东县| 冀州市| 淮滨县| 盘锦市| 宾阳县| 清苑县| 九龙坡区| 深州市| 陇南市| 射洪县| 阳原县| 宝坻区| 乐至县| 昭苏县| 黄浦区| 旬阳县| 建德市| 当雄县| 克东县| 永新县| 长兴县| 丹江口市| 苏尼特左旗| 吉木萨尔县| 北海市| 玉门市| 湟源县| 凤庆县| 枝江市| 巢湖市| 涞水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