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孫權已經領大軍移駕猇亭軍營。
他對劉備會同意己方提出的決戰(zhàn)請求,可謂信心滿滿。
他太了解劉備、關羽之為人了,兩人皆是剛烈之士,盛怒之下,一定會不假思索,立即同意。
只是左等右等,直等了整整一個白天,蜀軍方向始終不曾傳來任何回信。這讓他感到萬分詫異。
當日傍晚,營門一支響箭射至,守衛(wèi)終于送來劉備的回信。
當孫權滿懷希望拆開信封、仔細閱讀后,忽有些傻眼。
劉備竟然對決戰(zhàn)一事只字不提,字里行間還隱約透露出退兵的意思!
這讓他頓時感到,像是一拳重擊打到棉花上一樣,這般有勁無處使的感覺,直令人難受莫名。
陸遜見既然無法勸消吳侯決戰(zhàn)之心,便一心一意當起參謀角色,他指出,此乃劉備以退為進之策。
孫權將信將疑,派出斥候到蜀軍陣地打探。
隨著斥候四散而出,竟然打探到蜀軍兵力開始收縮,皆固守營寨不出,還將新造了七八成的攻城器械丟棄得到處都是。
此時,孫權終于相信,劉備是真的準備退兵了。
隨他新來的諸將聞知后,盡皆叫囂蜀軍孬種,不堪一擊。
更有甚者,居然自告奮勇,請命攻打蜀軍營寨。
于是乎,吳蜀攻守形勢互易。幾日內,天天有吳軍士卒跑到漢軍營前叫陣。
漢軍將士得了法正吩咐,將陸遜此前的做派盡數學了去:隔墻和你對罵,若是想誘我出戰(zhàn),那是門都沒有。
期間,劉備又派人送來信件,信中言辭激烈,斥責孫權背棄盟約,擅啟戰(zhàn)端。
但越是如此,孫權越覺得劉備外強中干。
罵歸罵,有種出來打我!偏偏劉備謹守營寨,絲毫沒有迎戰(zhàn)的意思。
幾日間發(fā)生的一切,令孫權又是自豪,又是著急。
自豪得是,在自家大軍面前,劉備居然認慫了!
在他印象中,劉備是一個屢敗屢戰(zhàn),永不言棄的人杰,當年赤壁之戰(zhàn),面對曹操十數萬大軍,盡管實力懸殊,但依舊一副奮戰(zhàn)到底的姿態(tài),從未見他服過誰的軟。
但這次,他確實服軟了!
孫權由此再無懷疑,蜀軍兵微將寡,確實不是自己對手。
如果說此前的他還能謹慎對待決戰(zhàn)一事的話,那么此時的他已經深信吳軍戰(zhàn)力遠勝于蜀軍。
另一方面,這也使得他十分著急。蜀地易守難攻,一旦讓劉備走脫入蜀,以后再想抓他,就是千難萬難了!
隨著時間流逝,孫權焦慮求戰(zhàn)之心,一日更勝一日,整個人似乎完全沉浸在自負與暴躁之中。
主將的情緒很快傳遞到軍中,使得東吳將士日益驕縱,軍中上下充斥著一種論調:
只要能夠決戰(zhàn),蜀軍必!
營中并非沒有清醒之士,譬如陸遜,但他已經沒有法子勸諫了。
吳侯此刻再也聽不進逆耳忠言,甚至有時候,連他的求見都會置之不理。
******
漢軍大營。
這幾日,關羽日夜不歇,走訪聯絡各部軍營,面授機宜;并且根據決戰(zhàn)地點的地形,推演排兵布陣,制定兵法戰(zhàn)陣。
兵法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關羽戎馬一生,見多識廣,知道世上沒有一勞永逸之戰(zhàn)陣,
身為主將者,必須根據根據地理、敵我雙方特點,擺出適合之陣。
恰到好處的軍陣,可以幫助弱小一方,戰(zhàn)勝兇悍的敵軍。
因為決戰(zhàn)地形是姜維先行挑選、再呈交軍中商討通過的,故而他被命令跟在關羽身邊參贊咨議。
關羽浸淫此道多年,胸有溝壑,內藏錦繡,論及正面用兵之道,說是當世第一家,也絕非過譽。
姜維自然深知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打起十二分精神,半是備咨,半是討教,如饑似渴學習堂堂正正的戰(zhàn)陣兵法。
關羽感念他千里馳遠之恩,又見他聰明好學,自然愿意傾囊相授;有時遇到難處,還會多花費些時光,細細點撥。
姜維的指揮之道,由是在短短數日內,勇猛精進,竟有一日千里之勢。
為師者的關羽越接觸下來,越覺此子天賦異稟,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往往一點即透,一透就通,有時還能由表及里、舉一反三,不由暗自贊嘆不已。
如是,時間一日日流淌。
二十四日傍晚,劉備終于等來前來復命的沙摩柯的使者。
使者直言五溪蠻五千大軍已經進駐距此二十里外的馬鞍山,只要接到信號,一個時辰內可奔襲至決戰(zhàn)地點。
這意味著決戰(zhàn)之機已至!
隨著劉備一聲令下,漢軍所有戰(zhàn)將齊聚中軍大帳。
法正仔細詢問了各部備戰(zhàn)情況;并指示水軍于江上加強皆備,謹防東吳水軍偷襲;又著重詢問了江北魏軍動向。
在得知魏軍當陽大營并無異動后,法正終于向劉備建言,修書接受孫權決戰(zhàn)之議!
目送信使連夜出發(fā)后,漢軍諸將摩拳擦掌,相互激勵,各自回營做決戰(zhàn)前最后的準備。
******
正月二十五,丑寅之交,大霧,吳軍大營。
自昨日晚間收到劉備確認決戰(zhàn)的回復后,孫權已經整整興奮了一日一夜,晚上竟是一刻都不曾合眼。
這感覺,仿佛一夜回到赤壁之戰(zhàn)前夕。
好不容易挨到寅時一刻,天色尚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他便在侍從的服侍下,開始穿戴甲胄兜鍪。
他身為東吳之主,為自己打造了一副威武異常的盔甲,其穿戴得流程也十分繁復。
最貼身的一面是一襲綢衣,襯一具用幼年犀牛皮制作的軟甲,軟甲外再罩一層綢衣,最后再套一領魚鱗甲,肩上罩獅吞肩甲,腰系獸吞,手臂用籠手包裹,雙腿覆腿甲,足踏犀牛皮履,頭戴兜鍪。
這一身鎧甲,但凡金屬之面,皆用金箔漂過,燭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華麗非凡。
花了好半晌,孫權這才穿戴完畢,隨后將長約四尺的佩劍“白虹”,斜斜扣于腰帶之上。
彩虹有七色,白虹為其中之一,這一柄百煉寶劍的劍身也是光潔如白虹,閃閃寒光,令人不敢逼視。
孫權得后,愛不釋手,出入皆要帶在身邊。
再過兩個時辰便是今日決戰(zhàn)之時,營中伙夫早早就起來生火造飯。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