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軍由長矛步兵、刀盾步兵組成,第一排、第二排的將士身披兩檔鎧,皆士氣高昂,殺氣沖天。 正所謂一鼓作氣,吳軍前鋒聞得身后鼓聲如雷,頓時在高聲嘶喊間,開始奮勇沖殺。 只花了不到二十息,吳軍步卒便跑完了這三十步路程。 只是,兩軍甫一交接,最前排的吳軍將士就覺得不對勁。 方才沖陣的時候,身處第一排的士卒可用余光看到兩側的戰友,只是堪堪沖到敵陣的時候,身邊的戰友忽然都落后自己半個身位! 這感覺就好比,兩方人馬打群架,你孤身一人沖得太快了,而隊友尚未跟上! 陡然面臨這般情況,人最本能的反應便是,停下腳步,等一等隊友。 但打仗不比打架,戰陣沖勢一起,后排戰友依次補進,想要頓住,談何容易? 如是,吳軍第一排將士懷著一絲疑惑不解,重重與漢軍鋒線交織在一起。 說起來,這正是偃月陣的功效! 從漢軍指揮臺居高臨下可以看到,在偃月陣的加持下,吳軍鋒線成外凸的形狀,而漢軍鋒線是內凹的形狀。 以內凹對外凸,隱隱形成圍攻的態勢。 這種感覺落實到具體,則以雙方第一排將士的感受最為強烈。 平均每五名東吳士兵都要面對七名漢軍的圍攻,相對而言,每五名漢軍士兵身邊都多了兩名戰友作為側翼援護。 吳軍前鋒將官察覺到不對,已是來不及。 兩邊的鼓聲俱是震天響起。戰陣一旦交接在一起,想要散開,只能等分出勝負! 駱統、宋謙、謝旌、李異、劉阿見狀,只能號令部下奮勇殺敵。 張南、傅肜、陳式、王平亦大聲疾呼催戰。 天地之間充斥著刀劍互擊的聲音,槍盾撞擊的聲音,將士搏命時的嘶吼聲……人人皆面容扭曲,戰況正是激烈。 漢吳雙方不斷有人倒下,但缺口旋即有人填充進來。 漢軍左右翼各有千余名弓箭手,分別由杜路、劉寧二將統領。 一俟兩軍步軍交纏在一下,傳令兵立即給他們帶來關羽的命令: “杜路部越過左翼傅肜部,朝吳軍陣中射擊!” “劉寧部越過右翼陳式部,朝吳軍陣中射擊!” 杜路、劉寧二將得令,旋即大聲招呼麾下士兵奔赴指定位置。 三萬吳軍對陣兩萬漢軍,其陣容厚度遠勝于漢軍。 然而漢軍借了偃月陣型的優勢,傷亡的速度又遠遠慢于吳軍。 兩相廝殺了約莫一頓飯的功夫,吳軍陣容厚度足足薄了兩成,而漢軍只薄了不到一成。 總算宋謙、謝旌等將領拼死抵擋,奮力廝殺,受他們影響,吳軍士氣不墜,兩軍由是戰得難解難分。 戰正酣時,杜路、劉寧越過友軍,迅速集結到位。一聲號令后,齊齊交錯向吳軍放箭。 他們的位置就在吳軍身側,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吳軍身側背后,吳軍后排頓時遭受重創。 總算身處后排的駱統反應及時,見狀立即大吼道: “后排轉身!高舉盾牌,護衛前排!” “后排轉身!高舉盾牌,護衛前排!” 駱統時任建忠中郎將,是吳侯孫權十分信任之人,原領三千人武射吏,凌統去世后,他又統領凌統的軍隊。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他麾下不少原屬凌統的舊卒為丹陽籍貫的老兵,曾隨舊主轉戰南北,訓練有素,反應迅猛,乃是吳軍中少有的精銳。 此時聞見呼喚,旋即分出一排盾牌手護衛。 而杜路、劉寧害怕傷到友軍,不敢讓弓箭手拋射,只以平射傷敵,而丹陽兵結得盾陣正克漢軍弓箭手平射,傷亡由是大減。 只是這一番騷動已讓前排的吳軍產生一波小小混亂,誰也不愿意腹背受敵。 吳軍前軍的軍心由是不穩,若現狀持續下去,只怕可能會潰亂。 張飛看得興起,一拍大腿,笑道:“這一陣,我軍又勝了!二哥當真好本事!” 劉備卻遲疑道:“弓箭手如此靠前,孫權派騎兵一番沖鋒便要潰散,此行太過于冒險,云長當見好就收! 法正忽笑道:“觀君候之意,怕是想以弓箭手來試探孫權。” 關羽瞥了他一眼,撫須道:“不錯。若孫權引騎兵來攻,則此戰必定艱苦。不過,聞孫權將麾下騎兵視若珍寶,若不來攻,則我軍勝券在握! 卻說孫權在高臺上看得咬牙切齒。 五千前鋒中了劉備的陰線計謀,敗了也就敗了,怎么三萬打兩萬,還打成這幅模樣? 陣中的甘寧看不下去了,忙飛奔至指揮臺,大步而上,來到孫權身旁,勸道: “主公,趕緊派兵增援啊,不然這三萬人就算葬送了!” 孫權也知前軍危急,當即毫不猶豫下令道:“韓當、徐盛二將火速率部支援前軍! 甘寧又勸道:“蜀軍弓箭手環列,危害不小,請主公派武衛騎加以驅逐。” 孫權考慮半晌,默然不語。 吳地不產馬,這三千匹戰馬,是他通過海路從遼東公孫氏處購買的。 遼東至江南,何止千里之遙?更兼海路危險,每買來十匹馬中,倒有七匹因水土不服倒斃于運輸途中。 故而這一營三千武衛騎兵是他費勁心血打造,每一名騎士都是資質上佳的宗室勛貴子侄充當,所用兵器甲胄無不是按照最好的規格配置。 可以說每一名武衛騎兵都是彌足珍貴,死上一人一騎都能讓他心疼上半天。 但漢軍的弓箭手確實討厭,的確得想個辦法解決,他列一沉思,問道: “我軍弓箭手壓上對射如何?” 甘寧搖頭道:“戰場在蜀軍那半方,距離我軍足有三百步。若我軍弓箭手上前,只恐蜀軍騎兵突擊,到時我方中軍定然支援不及!” 孫權看了看身后精神抖擻的虎衛騎兵,終覺有些不舍得,緩緩道:“容孤三思……” 甘寧心急如焚,心道:怎么主公此時還在保存實力” 隨侍咋側的朱然忽然發聲勸道:“主公可令韓當、徐盛將軍分別擊敵側翼,一來驅散蜀軍弓手,二來蜀軍側翼腹背受敵,必不可久支。如此蜀軍偃月失去兩翼側衛,亦將不攻自破!” 孫權眼睛一亮,連聲稱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