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之缺陷?
姜維略一沉思,便回道:可是結好孫權么?
不錯!法正贊道:“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理都好說,然施行此策最關鍵、也是最不穩定的一環,便是要結好孫權。”
“孔明意圖以吳軍阻擋東線夏侯惇的二十六個軍,以及張遼的合肥軍鋒,減少我軍在關隴、宛洛兩個方的壓力。”
“只是在余看來,且不說孫權此人人品信義如何,便是東吳內部不也存了兩分天下之計?荊州一地固然關乎我軍北伐,同樣也關乎東吳全據長江之險。死生存亡之地,安能握于他人之手?”
“余以為,孔明對東吳這個盟友期望過高了。”
姜維聞罷,心道法正說得確實有些道理。
但同時,他也知道,其實孫權本來還是能夠按照諸葛亮設計的路線配合的,他本人是鷹派的領袖,能夠聽從魯肅勸諫西和劉備,與此同時,屢屢興兵北討曹操。
只是數攻合肥不利,幾番損兵折將,東吳內部便有了另一種聲音——既然曹操難敵,為何不先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何為不敗之地?
當年魯肅曾留《榻上策》,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直指荊州北據漢水、沔水,是固保東吳的帝王基業。
與此同時,魯肅又曰:“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意思是,假如劉備與咱們同心協力,不妨稍加容忍;但凡露出一絲不恭,就吞并之。
其實說起來,東吳四大都督之中,論才能手段,魯肅不過中人之姿;但若論及轉圜靈活的戰略眼光,魯大師之稱當之無愧。
劉備取川后,對待孫權果然不如之前恭敬,兩方甚至一度兵戎相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奪取了益州,孫權希望收回借出的南郡。劉備卻推脫道,當我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給你。
惱羞成怒的孫權派魯肅、甘寧、呂蒙立即攻下了荊州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孫劉矛盾大大激化,遠在益州的劉備立即回師荊州,準備與孫權開戰。
后來在雙方外交家的一致斡旋努力之下,又鑒于需要共同面對曹操的威脅,孫劉最終握手言和,以湘水劃界,平分荊州。
實際上,湘水劃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劉備孫權雙方的矛盾,雙方關系已趨惡化。
這也意味著,孫權不再信任劉備,想要撇開劉備單干;而單干的前提,是先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這也意味著,孫權進取之心盡喪,割據一方的念頭成為主導。
從這個角度講,呂蒙才是的鴿派。
于是乎,有了關羽北伐,孫權背盟一事。
姜維念及此處,不免陷入沉思。
法正瞟了他一眼,又繼續道:
“主公入川時,荊州是根基之地,隆中對既為國策,我等身為人臣,自當努力將此愿景實現。只是如今荊州已失,先不說我軍無力再次占據荊州;即使哪日一舉而下,漢吳雙方既然已經撕破臉皮,結好孫權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怕到了那時,荊州便是腹背受敵之局面了。”
姜維心道,不錯,荊州問題不解決,漢吳之間永遠沒有和解的一天。
由是問道:“那依尚書令之見?”
法正忽反問道:“伯約可知戰國七雄與高祖舊事乎?”
姜維頷首應了一聲。
法正道:“秦國擁雍州之地,進可席卷天下,包舉宇內;退可據崤函之固,拒百萬東軍。”
“高祖受封漢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占三秦之地,而后能出函谷爭天下。”
他說著說著,忽然坐起身子,神色激動:
“以史為鑒,我大漢的出路唯有北伐,唯有北伐!一旦占據關隴之地,便可以此為王霸之業,萬世之基也!”
他語速不停,繼續道:
“昔日龐統龐士元亦曾力勸主公: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于外,今可權借以定大事。”
“時至今日,人和已失,我等不能再在荊州與孫權相互角力,消耗氣力,平白便宜了曹操漁利喘息。須趕緊與孫權和解,轉而經營漢中為前沿,廣農積谷,觀釁伺隙。如此,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士;下可以固守要害,此方為持久計也。”
對于法正所提的北伐之策,姜維也是十分贊同的。
歷史上,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后,一直以來執行的便是法正所留北伐之策。
于是頷首道:“尚書令所言甚是,末將深以為然。”
法正忽嘆了口氣,道:
“知者易,行者難。主公此次東來,一為關羽復仇,也何嘗不想為隆對延命?”
頓了頓,又道:“其實何止主公,你瞧此行隨軍的將領、文臣,有多少是荊州籍貫的?時至今日,朝中不知還有多少人對隆中對抱有幻想。”
姜維頓時陷入沉思。
確如法正之言,此次討伐東吳之戰,武將中傅肜、馮習、張南,文臣中的馬良、鄧芝都是荊州人士。
荊州丟了,除了主公劉備和軍師諸葛亮之外,最不能接受的一群人便是他們。
他轉念又一想,歷史上的夷陵之戰,或許睿智的諸葛亮從理智的角度來講,應該是不贊同劉備東征的;但架不住荊州派群情洶涌,也可能在心底對劉備能夠重奪荊州一事存了一絲幻想。
就是在這樣一種既為難、又有些奢望的心境中,諸葛亮費盡心力將益州兵力、糧草動員到了極限,供劉備領軍出川。
只是天不遂人愿,劉備最終損兵折將,白帝托孤。
諸葛亮萬般無奈之下,這才轉到法正所提的北伐之策來。
正沉思間,法正忽然又劇烈咳嗽起來。
姜維見狀大急,正要起身去找軍醫,卻被法正一把拉住。
“伯約,此次大軍返回益州后,余但有一口氣在,自會彈壓荊州同僚,不讓主公再生東顧之心。但是倘若…倘若余有何不測;這北伐一事,你務必盡力勸服諸葛孔明!諸葛之才,超凡脫俗,他當能夠明白大漢此時的處境,能夠明白余之苦心。”
姜維急道:“尚書令正當壯齡,何出此言?還需好生保重身體為是啊!”
法正目光湛湛,正色道:“其實伯約你的人品才華,眼界器量,更是余平生僅見。你若能與孔明相輔相成,一內一外,盡心竭力輔佐主公,這興復漢室必然不會只是一句空話。”
他說完這句話,方才長長吐出一口氣,軟軟躺倒榻上,就此輕輕睡去。。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