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剛剛破曉,魏軍營地。
徐晃正要前來叫醒魏王曹操,尋遍帳篷四周,卻見曹操早已裝束齊整,負手立于一處山崖前,正做沉思狀。
徐晃前行禮:“魏王,如何起得這般早?”
曹操轉過身子來,問道:“公明可曾聞昨日關羽軍有哀嚎之聲嗎”
徐晃回道:“臣昨夜難以入眠,也已聞見。哎,只恐關羽生了死志!
曹操道:“不錯!
徐晃遲疑道:“以數百殘兵硬擋我軍主力一日一夜,關羽此舉已是奇跡。說來可惜,昨夜他本有機會全身而退的……”
“全身而退?”曹操忽輕輕笑了起來:
“你讓他退到小小的秭歸城中,守到劉備援軍到來,再跟著劉備灰溜溜地返回蜀中?然后默默忍受蜀中那群他素來看不眼的名士、文臣們的白眼和奚落?關云長一生高傲,你覺得他肯嗎?”
徐晃嘆道:“臣與云長相交十數載,交契深厚,非比他人,實在不忍心如此豪杰授首。”
曹操搖了搖頭,道:“此番你卻是不懂云長了。”
“魏王此言何意?”
“云長本起于微末,桃園結義,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封金掛印,過關斬將,絕我北道,水淹七軍,從一介販夫走卒,終至威震華夏的天下名將,一路行來,豈是僥幸?說他是傳奇也不為過。”
徐晃頷首道:“不錯,關云長的一生可謂傳奇!
曹操又嘆了口氣,道:“只是晚年卻讓鼠輩算計了一把,丟了荊州……他若想保全名聲,還差最后極關鍵的一環收官!
“還請魏王明言!
曹操看了看徐晃,凝神道:“身為武人,還有什么死法能比馬革裹尸更加榮耀?”
“若干年后,青史記載,關羽關云長為保護大軍歸路,甘領數百殘軍,與敵激戰至最后一兵一卒,兀自死戰不退……公明你且想一想,后人若見到這般描述,該是懷著何等崇拜、敬仰的心情!”
“關羽一生崖岸高峻,他寧愿高傲地死去,也不愿茍且地活著。昨夜不退,孤便知他必有此意了!
徐晃聽得悠然神往,良久,方嘆道:“若臣也有那么一天,也希望戰死于沙場,而非死于病榻之。”
曹操面對徐晃,擺了擺手,道:“既是云長之志,那么,我等身為故交,便替他遂了此愿吧!
頓了頓,又嘆道:“也唯有死于我曹孟德之手,才不辜負他一輩子的驕傲!”
徐晃應了一聲,當即領命而去。
兩人都知道,這一戰,關羽只有殘兵百員,縱然是天下無雙的猛將,也斷無幸理了。
只留下曹操一人,迎風而立,瞻風觀月,思緒飛揚。
他忽想到少年時在洛陽的歲月。
呼朋引伴,飛雞走狗的歲月,心懷征西將軍之夢的少年時代。
那時候,相較起四世三公、簪纓世家出身的袁紹,他的出身也并不高在同袁紹一同成長的歲月里,他心中始終都存著一股濃重的自卑感。
跟著袁紹游樂放蕩也好,忠于王事也罷,這種感覺始終折磨著他,也瘋狂激勵這他要進拼搏。
后來,他的才華逐漸顯露,得了許劭“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評價這讓他不再覺得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紈绔子弟。
相反,在同袁紹后來相處的日子里,他對這些出生高貴,卻滿腹機心的同伴,慢慢產生了一種鄙視。他出身宦官家庭,整日介卻同士族世家的兒子廝混在一起他一心報國,身邊這群人卻包藏禍心。他的心中一直裝著這種自卑,自大的復雜心態。
在洛陽的歲月,他呼朋引伴,看似熱鬧非凡,但唯有他自己才清楚,他始終是孤獨的。
終于有一天,他遇到了劉備和關羽。
那一天,他仿佛看到了知己,看到了同類人。
這才有了“青梅煮酒”,這才有了“徐州投效”。
曹操頗知自己身材矮小,其貌不揚,而關羽容貌雄偉,氣宇軒昂。
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這本是他長大成人后,最大的愿景。
只是他這輩子都沒能找到一個值得效忠的君主,好讓他一展抱負,如愿成為征西將軍曹侯。
而關羽很幸運,他從一開始就結識了劉備,并決心與他相始相終。
有時候,盡管他不愿意承認劉備的魅力,以及關羽對劉備的感情,而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種種試探后,關羽還是用大義逼迫他不得不承認了這一點。關羽這是一個他想要做,卻不可能做到的人這是一個他想動搖,而動搖不了的人!
與此同時,他在關羽身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他們的出生都不高,但皆才華橫溢他們都是讀書人,熱愛左傳,熱愛孫子他們從小都有著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英雄夢他們都不待見士大夫,更愿意善待草根甚至
他們連對女人的品位都很像。
他開始真心實意地欣賞起這個人來,甚至愿意用縱敵的行為來成全關羽的完美他知道自己的浪漫病一直很重。
于是,在關羽封金掛印后,他下令:“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在曹操看來,關羽從一開始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并用余生來不斷完善而他從一開始就走向扭曲,最終變成一個自己不想變成的人。
關羽一生無悔,死得其所,無論在今世還是在青史,他的墓碑注定會刻滿浪漫華麗的頭銜,他的事跡必將為萬人傳頌。那么,自己呢?
后世對于自己的評價,可能是權相,可能是漢賊,也有可能是開國太祖,誰知道呢?
但是他永遠都不可能成為那個漢征西將軍曹侯了。因為不同的志向,不同的選擇,以致他最欣賞的人無論是劉備,關羽還是荀彧,都最終站在了他的對立面。
荀彧因他而死,關羽也將由他親手葬送。
山風凌烈,云海翻涌,烈士暮雨,卷水蒼苔。
不知從何時起,曹操已經淚流滿面……
曹操沉浸在對于往昔的追憶,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厚厚的云層中段忽被太陽照透。
只用肉眼便清晰可見,一抹陽光正從中撒下,照亮了一座峰巒,仿佛那座峰巒,有人正要破碎虛空,羽化登仙。
遠處激烈的殺伐之聲漸漸平息下來,他知道這場戰事已經宣告結束,終于幽幽嘆了口氣。
不一會兒,徐晃大步前來復命。
“魏王,我方取得勝利!
曹操此時早已抹去臉頰的淚水,恢復成為平日里萬人之的魏王殿下。
“戰損如何?”
徐晃遲疑了一會兒,方道:“我軍傷亡五百余人羽軍全部戰死,無一投降!”
曹操聞言,長長嘆了口氣:“不愧是關云長。如此英雄人物,萬萬不可怠慢。將他的尸體好生收斂起來,運至洛陽,孤要以王侯之禮葬之!
徐晃臉露出悲凄的表情,躬身道:“正要稟告魏王,關將軍胸口中了一箭,尚有一口氣在!
“啊?”曹操心頭驀地一動:“快,帶孤去看看!”
等他趕到時,關羽面如金紙,正閉眼平躺于一塊巨石之,胸口兀自插著一枝箭枝,傷口處鮮血汩汩,眼看已至彌留。
在曹操心中,關羽從來都是剛勇樸建,他從未見過關羽流露出如此虛弱的一面。
他心頭大為悲慟,快步前,握住關羽冰涼的手掌,凄聲呼喚:“云長!云長!”
關羽吃力地睜開眼睛,尋聲望去,喉嚨一動,緩緩應道:“喔,是孟德啊……”
孟德是曹操之字。
但曹操已經有十來年不曾當面聽到有誰以字相稱。
數十年來,他破黃巾、擒呂布、滅袁紹,破袁術,從小小的頓丘縣令一步一步走到今時今日的魏王殿下,位極人臣。
敬仰著有之,畏懼者有之,憎恨者亦有之。
敬畏者多以“魏王”稱呼而仇恨著多以“曹賊”稱呼。
多少年了,“孟德”二字,看似平平淡淡,卻再也沒有誰敢當面稱之。
曹操此刻乍聞,就像回到了當年,呼朋引伴,高朋云集的年歲。
這一聲“孟德”,他的淚水如涌,卻是再也忍不住了。
關羽看著眼前滿頭蒼白,像個小孩一樣哭泣的老頭,輕輕笑道:“別往前了,援軍來了……”
時天忽飄落起雪花,他勉強抬起迷離的雙眼去望。
入眼處,但見大雪紛紛揚揚,或無間斷,依稀像極了當年結義時,桃園里那滿目的繽紛落英。
不知道哪里生出一股力氣,關羽竟然將手從曹操手中抽出,舉于半空,試圖想要握住那一刻的芳華。
只是雪花冰涼,入手即化,他連著抓了數次,皆如水中撈月,無功而返。
曹操但見關羽的眼珠慢慢渙散,嘴唇一張一合。
他知道關羽這是要講臨終遺言了。他顧不得悲痛,將耳朵貼在關羽唇前,試圖聽清他最后的話語。
只是,無論他如何努力傾聽,也只能聽到關羽“嗬嗬”的聲音。
那是唯有關羽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
“兄長,翼德,請恕某難以守約了……”
此時此刻,那一縷破云而出的光束堪堪移動到關羽身,關羽高舉著的右手忽然力盡,摔落到石。
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二日,一代戰神、忠義的化身,關羽關云長,就此溘然長逝。
曹操抱著關羽的身體痛哭流涕,痛徹心扉,因為眼前的不是他人,而是另一個自己。
隨著而去的,還有那個活在他心中的,漢征西將軍曹侯。
他終于親手殺死了深埋于心中的那個榮耀、崇高的少年。
等到曹操情緒稍稍恢復,徐晃前道:
“稟報魏王,前往山崗可見秭歸城,還請移駕一觀!
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氣,凌冽的冷空氣灌入肺腑,總算讓他覺得好受一些。
他將關羽的身軀輕輕置于巨石之,跟隨徐晃來到靠南的一片山崗。
因為居高望遠的緣故,此地視野開闊,長江、秭歸俱是盡收眼底。
“斥候派下去了嗎?”
徐晃答道:“早已派出了,再過半個時辰即可回轉。”
曹操微微頷首。
兩人只等了半柱香的功夫,一員斥候打扮之人匆匆跑到兩人面前,單膝跪地,急道:
“稟報魏王、徐將軍,小人方才下山打探秭歸城防動靜,行至半山腰處,見一支大軍正迤邐山,觀其旗幟,書趙字字樣。”
徐晃聞言,頓足道:“關羽說的援軍真的來了?怎得這么快?”
曹操忽開口道:“趙字大旗,當是昔日長坂英雄至也!
徐晃抱拳道:“請魏王下令,派臣擊破這一路援軍,再將秭歸城一股而下,如此劉備進退失據,必死無葬身之地!”曹操沉思半晌,搖了搖手,道:“退兵吧。”
徐晃一愣,心道,好不容易走到這兒了,怎么就要退兵?他正要再勸。
曹操卻道:“彼既敢來接應關羽,秭歸必是做了萬全的準備……”
頓了頓,又道:“我軍本是遠道而來,如今行蹤曝露,先機已失而且蜀軍失了關羽,哀兵之勢已成,劉備挾怒之勢,只恐天下無人可擋,我等實在不宜在此正面相斗!
徐晃情知曹操說得在理,只得悻悻嘆口氣。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無妨,司馬懿在當陽應該快坐不住了。算算日子,文遠張遼字應當已經到濡須口了。走,我們去江陵,會一會孫權這小子!
趙云、姜維二人領了五千兵士,一路輕裝簡行,坐船順流而下,于第二日日出時分抵達秭歸城,正見廖化在城頭焦急地瞭望。
他見援軍到來,親自開門將大軍迎入城中,并將昨日晚間關羽之事急急地說了一遍。
趙云大驚之下,旋即點起兩千兵馬,在廖化、姜維的陪同下,山接應。
只是等他們到達交戰地點時,但見地密密麻麻全是漢魏士卒的尸體魏軍早已撤去,便是連關羽的遺體也不知去向。
趙云強仍悲痛,留了五百軍士在此地設立防御工事,兵收斂犧牲將士的遺體他自己下山安排好城防,便攜了姜維、廖化匆匆坐船往夷陵大本營方向行去。
眾人一路默然,心情大抵都是既悲且痛而且,他們實在不知道一會兒該如何面對劉備的怒火。
“所以,我們不會歧視封測者的,因為就算是封測者也比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