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利估算了一下,在廣東應當就能買到南洋硬木,畢竟每年那么多海商來往于南洋,帶回來的木料不可能都被打造成了家具,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陳恭尹這個地頭蛇去辦。
另外用來做龍骨的大木料也必須馬上開始囤積,現在可是大航海時代,歐洲各國都有強大的艦隊,就連鄭成功都有大小戰船上千條,大興軍要想在海上殺出一條血路來,船少了怎么行?
這個得雙管齊下,一方面命人在廣東尋找合適的木頭砍來陰干儲備,還要讓戶部下個通知給跑南洋的商人,回程捎帶硬木上交船廠,可以用來抵扣關稅。
“好了!船的事情就這樣辦,下面說說炮的問題。”
“我軍現有作戰部隊九個軍,就按一個軍兩百門炮算,也要有一千八百門,再加上海軍艦船要裝備的火炮,目前所需新式火炮最少也在三千門以上!”
“而三水炮廠一個月只能出廠一百五十門炮,三千門炮最快也要一年半,我們已經等不及了!因此,三水炮廠必須進一步擴大。”
炮廠廠文德遠道:“殿下,咱們現在一個月已經能出一百八十門炮了,如果是造小炮,這個數量還能增加!如果再擴大規模,人手、機器設備都成問題。”
六十毫米的口徑還沒有一只茶杯粗,更別說比它還小的小口徑炮,如果光造這種六十毫米以下的小口徑炮,一天造十幾二十門出來都沒什么壓力,畢竟三水炮廠上上下下可是有一兩千人。
不過李元利卻又說道:“接下來還要造八十毫米的艦炮,能不能維持一百五十門都還成問題!炮廠擴大規模勢在必行!至于人手,我聽說佛山有許多冶鐵作坊,鐵匠也是多得很,你們不妨到那兒去招人。”
“機器設備也好辦,咱們能造出第一套,難道造不出來第二套?老黨!這個事情你協調解決,爭取用最快的速度將設備造出來,設備出來之前如何提高產能……干脆你先把其他事情丟開去三水坐鎮!”
黨守素連忙答應下來:“殿下,我明日就到三水去,等全部搞順了再回來。”
“嗯,半年時間,至少要給我造一千二百門大小炮出來!”初一聽這個數量要嚇死不少人,但仔細一算,一天還不到七門炮,壓力根本就不大。
安排完了這些事情,李元利又鉆進了書房,現在事情多得很,造船、造炮、擴軍,還有六部天天報上來的事務,還要去講武堂授課,千頭萬緒的搞得人頭痛。
講武堂高級將領只需要半年就結束學業,再延長的話李元利沒有那么多時間來給他們授課,他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半年過后要如何安置李定國。
職位低了怕他心中不滿,人家原來可是坐上了晉王的位置的,但職位高了又怕大興軍原來的將領不服,畢竟李定國對于大興軍來說是寸功未立。
頭痛啊……
…………
江南蘇州府,昆山。
吳淞江畔,南北有土墩及千,昆山南三十里處也有一個高墩,從前面數到那兒正好是第一千個,所以此處名為“千墩”,這段江也被稱為千墩浦。
此時千墩浦上,正“吱吱呀呀”撐過一條小船,船篷里面,卻坐了四五個人。幾人圍坐在一起低聲說話,氣氛甚是壓抑。
“爾禮、敬夫、圣木、寅旭,明日一別,卻不知何日才能相見!”說話之人年約四十來歲,身著灰布儒衫,看起來頗為清瘦。
此人姓顧名炎武,字寧人,乃前明諸生,明亡后誓不仕清,并參加了昆山抗清義軍,失敗后仍然仆仆往來,奔走于各股抗清義軍之間,希圖糾合各地義軍伺機而動。
然而如今已經是順治十三年,卻仍然難成大事!
“寧人!此去千里,吉兇難測,定要多多保重!”其余四人當中,一名中年僧人哽咽著說道。
這僧人也不是真的和尚,他姓歸名莊字爾禮,與顧炎武是同鄉也是摯友。歸莊出身書香門第,十七歲時與顧炎武一同參加復社,后又一同參加了驚隱詩社,明面上以詩文會友,暗地里籌劃反清復明。
順治二年韃子進江南,昆山知縣逃走,縣丞閻茂才代知縣,下剃發令欲獻城降清,歸莊號召百姓殺閻茂才閉城拒守,七月城破之后被屠四萬余人,歸莊家人也未能幸免,而且還被韃虜指名搜捕,只得亡命他鄉。
等韃子捉拿他的風聲不太緊之后,他才悄悄返回鄉里,削發為僧,自號普明頭陀,其實只是為了隱藏行跡。
另外三人中一人與顧炎武年歲相當,頜下留了一綹長須,看起來卻比顧炎武更為清瘦。他姓陳名忱字敬夫,也是一名讀書人,以他的學識只要參加科考不難出人頭地,但他寧愿窮困潦倒占卜為生也不愿仕清。
余下兩人就要年青得多,最多不過三十來歲年紀,但在昆山卻也是大大有名。其中一人姓王名錫闡,字寅旭,今年才不過二十八歲。
韃子南下吳江的時候,他才十七歲,但他卻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之事:投河自盡為前明盡忠,寧死也不愿剃頭事虜!
他被人救上來之后,又絕食七日,后來雖因父母強迫,不得已而復食,但從此放棄科舉,隱居鄉間以教授學生為業。
王錫闡自幼聰慧嗜學,不但詩文精奇,而且精通天文數學,就連顧炎武也稱他“學究天人,確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
最后一位姓潘名檉章字圣木,同樣自幼穎悟過人。九歲時他的父親教他讀文章,看過一遍之后便能復寫不遺一字,長大后更是學貫百家,通曉天文地理,前年便已寫出了今樂府一書,現在正著國史考異,其才華連學術前輩錢謙益也自嘆弗如。
在座五位,全都是在后世能被稱為“家”的人!但他們同時也是最堅定的抗清志士!
江南之地歷來繁華多糜糜之風,東虜南下之時,出了不少貪生怕死、曲膝投降的文人,但不得不說,像顧炎武等人一樣的忠義之士也有不少。
韃子入關之后,江南的民間抗清義師絕大多數都是由讀書人組織起來的,雖然他們最后都被韃子血腥鎮壓,但這并不能抹殺他們的功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