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末之巨宼逆襲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

作者/小河有水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為禍江南十余年的東虜韃子,旬月之間或死或降,逃脫的沒有幾個。

    至此除北直隸、河南、山東、山西以外,前明十三省已有十省以及南直隸歸入大興軍治下,而且河南的汝寧府、南陽府,山西的平陽府,山東的兗州府也攝于大興軍的兵威先后遣使來降,東虜韃子實際控制的地方除了北直隸外已經沒剩下多少了!

    高夫人、黃氏以及秀娘母子到達南京沒幾日,紅姑和梅娘也從廣州趕了過來,一家人分開兩年之后又終于團聚,但李元利只享受了數日好時光,便不得不再次召集眾官議事。

    這一次要議的不是出兵征伐韃子,也不是征剿山賊土匪,而是洪水!

    端午剛過,荊州知府唐之堯便送來一道十萬火急的奏章,聲稱五月初一日,洪水沖垮荊江大堤黃潭堤段,潰口寬達一里多,堤外方圓百里,盡成澤國!田戶淹沒,百姓死者已有數百!官府一面救災,一面發動軍民堵口,但因人力物力難以為繼,請漢王盡快安排救助!

    長江的洪災有史以來就沒有斷過,而最易受災的就是川江下游的荊江。因荊江河道彎曲,江洪宣泄不暢,一遇洪水,兩岸就極易潰堤決口,自古以來就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一說,荊江人更是“以水為國,以堤為命”。

    荊江大堤潰口,這關系到江北十多個府縣近百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旦荊江大堤發生不測,損失簡直是不堪設想!哪怕是在后世,國家也是把荊江大堤定為確保堤段,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應變措施。

    這件事確實是十萬火急,一刻也耽擱不得,李元利得到奏報之后,立即便將已經到達南京的六部主官全部召集起來議事,要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出來。

    “王爺!歷朝應對此事,無非是治理和賑災,只是現在還不知道荊江一帶過水之地有多少,災情到底如何,要想知道具體情況,還得派人先實地考查!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要解決災民們的吃住問題。”

    戶部尚書任武道:“荊州府這幾年來風調雨順,除了繳納賦稅之外,當地官倉也積蓄了不少糧食,為的就是預防災荒,按理說賑災的糧食不缺才是。”

    李元利道:“想來是情況緊急,唐之堯用的是軍情司的鴿信傳書,篇幅有限,具體也沒有說得很清楚,只說要盡快安排救助。我的意思糧食還是先撥運一些,要是等派人去核實之后再運糧去,萬一真缺糧餓死了人怎么辦?”

    眾官知漢王愛民,于是全都點頭稱是。

    李元利又道:“賑災是小事,治理才是大事!荊江水患自古就有,歷朝歷代也沒有少治理,可為什么都不能根治?我覺得這次派人去荊州,工部也要派人隨行,最好是找有治水經驗的官吏,先考查找出原因,才好拿出應對之法。”

    劉玄初道:“王爺,臣當年在荊州也住了數月,對荊江大堤以及荊江水患倒是略知一二。”

    “那就把你知道的先說來聽聽。”

    “荊江大堤始于東晉,拓于兩宋,分段筑于明,在此之前各堤段各有其名,直至永歷五年東虜荊州府堵筑龐公渡口,把江北大堤全部連成全長兩百多里的整體,堤名才得以稱為荊江大堤!”

    “荊江以北是古云夢大澤,以南則是洞庭湖,地勢低洼,江水帶來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積,導致河床已高出兩岸平原,而且荊江兩岸南高北低,江水時時沖擊大堤。再加上荊江大堤修筑年代久遠,因此常常出現險情。”

    “臣在荊州時,常聽當地百姓說起,只要一到汛期之時,荊州百姓無不膽戰心驚,時時提防,只要堤壩潰口,就算逃得性命,也只能淪為災民,流落異鄉,甚是凄苦!”

    李元利道:“水患的危害我都知道,關鍵是怎么預防治理,又怎么將它的危害降到最低!對于這一點,諸位可有何良策?”

    在座的除了任武和劉玄初外,還有顧炎武以及工部尚書黨守素,刑部尚書趙見田,另外還有王拙,他是兵部侍郎,劉體純這個兵部尚書還沒到南京,所以就由他代表兵部議事,至于禮部尚書,這沒他什么事,李元利根本沒有派人通知他。

    刑部尚書趙見田本來話就不多,現在隔行如隔山,他更是無話可說,所以對李元利的話沒有什么反應。

    黨守素也閉著嘴巴不說話,這治水他哪里能夠懂得?若是問他一些槍炮或者機械、礦山方面的問題,他倒是能多少說上幾句有用的。

    至于王拙,通知他來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帶兵干活。

    最后還是顧炎武站出來說道:“王爺,歷來治水,不是堵就是泄,荊江水患千年不能根治,臣以為堵泄同施或許會更好一些!”

    “那又應當如何堵,如何泄?”

    “這個……”要說到具體操作,顧炎武也犯了難,不過還是多少能提些意見。“堵嘛,就是將荊江大堤加高加厚,至于泄……”

    怎么泄?泄到哪兒?這他就不知道了。

    李元利見眾人再也說不出什么有用的辦法,便站起身走到貼在墻上的地圖前仔細看了起來。

    顧炎武說的很有道理,他雖然以前也沒接觸過水利工程,但架不住前世見識得多,這對著地圖一看,也看出一些名堂來。

    這個時代的荊江河道與三百多年后完全不一樣,還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而且兩岸還有許多不算很大的湖泊,這些湖泊到后世已經完全消失不見,應該是由于泥沙淤積再加上百姓圍湖造田才逐漸消失的。

    李元利拿著根小木棒,一會兒指向江南一會兒指向漲北,劉玄初等人的目光隨著他的小木棒移動,靜靜地等他想法子。

    所有人對李元利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信任,在他們的心目中,無論多難的事情,王爺可都是能夠想出辦法來的。

    過了好一會,李元利才突然叫道:“拿紙筆來!”

    想了這么半天,他已經圍繞劉玄初說的“堵”和“泄”兩個方法想出了一套方案,按理來說,這套方案用于治理荊江水患絕對可行,可這個工程量不是一點點!

    不過想想后世抗洪救災之慘烈,李元利覺得自己現在必須這樣做,哪怕為之投入再多,哪怕因此苦上幾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屏山县| 墨玉县| 高青县| 且末县| 化隆| 哈密市| 周口市| 广水市| 夏邑县| 阿拉善右旗| 资溪县| 松原市| 弥渡县| 昭通市| 渭南市| 南投市| 乐昌市| 新和县| 梁山县| 扬中市| 胶州市| 乐亭县| 肇州县| 北票市| 马尔康县| 白河县| 同江市| 汉源县| 青田县| 康定县| 寻甸| 镇康县| 大化| 安庆市| 汉川市| 澄迈县| 罗山县| 宜昌市| 巴林左旗|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