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這一席話,叫陳佑渾身冒汗,心臟更是不爭氣地加速跳動。
他好一會兒才站起來,長揖到地:“弟子謹(jǐn)記老師教誨!”
這一句話卻有些發(fā)澀。
看他似是聽到心里去了,馮道這才面色緩和:“坐吧。”
陳佑恭謹(jǐn)坐下,臉上再無輕松之色,他卻是沒料到在這亂世還需注意這個。
陳佑這一臉沉重的神情落在馮道眼中,著實讓他哭笑不得,不由開口道:“你倒無須擔(dān)心,至今尚未有錯漏。”
陳佑猶自心中惴惴:“可是我一開始”
見他如此,馮道輕咳一聲道:“將明啊,你之所為,不過良禽擇木而已,無所謂不妥。”1
說著,馮道臉上露出難以捉摸的笑容:“現(xiàn)在,畢竟是亂世。”
“那老師你還”
“若是你止步于此,自然無須考慮這些,但若要更進一步,這些都會是政敵攻訐的理由,卻是不可不防。”
“原來如此!”陳佑總算稍稍輕松,他從前最高也不過是一個百里侯,雖然對種種斗爭手段比較熟稔,但考慮問題的角度有些跟不上他現(xiàn)在的身份。
此時聽馮道如此直白地說出來,也立刻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有些事,哪怕沒有做錯,也能用來攻擊你,尤其是現(xiàn)在熱衷于從道德上否定一個人。
陳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強調(diào)自己當(dāng)初是“良禽擇木,賢臣擇主”、“棄暗投明”,同時在以后強化自己忠于大周忠于官家的形象,把自己擺在道德高地上。
好在他沒有要謀反的想法,之前也早早定下為一良相、澤被萬民的目標(biāo),現(xiàn)在只不過是再次確定而已。
師徒二人談興正濃,突然傳來敲門聲:“相公,河南府急報。”
陳佑連忙起身開門,一臉急切之色的馮府管事手持一個信封快步走到桌前遞給馮道。
關(guān)好門重新坐下,陳佑看到馮道臉色微變,隨即長嘆一聲:“孫始瑞卒了。”
“啊!”陳佑一驚,“制書才發(fā)出啊?”
孫啟祥,字始瑞,前任昭文相,今天下午剛剛制令罷西京留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出意外的話是準(zhǔn)備替換集賢相朱慶堯,等昭文相劉明山陵事畢出鎮(zhèn)京外,再接任昭文相。
“六十三了。”馮道感嘆一聲。
他今年已經(jīng)六十六,比孫啟祥還要大三歲,此時看了訃告,一時間心有戚戚。
陳佑坐在一旁,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只能靜默不語。
好一會兒,馮道擺擺手:“將明就先回去吧。”
“弟子告退。”陳佑起身告罪一聲,在管事的引領(lǐng)下離開馮府。
十一月二十日,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孫啟祥的訃告抵達(dá)開封府,同時孫家兒孫為其請謚號的奏章也遞到了政事堂。官家趙元昌著禮部議定謚號。
二十一日,起居朝會。
陳佑身為樞密都承旨,緊挨著工部尚書。
他的散官位還是正四品下的壯武將軍,但職事樞密都承旨被制書定在翰林學(xué)士承旨之下。只不過由于在他前面的太子詹事和翰林學(xué)士承旨都沒任命,所以他能貼著工部尚書。
在今天的朝會上,宣布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禮部議定大行皇帝山陵曰“永安”,謚號“圣功神德武昭皇帝”,廟號“太祖”。
趙元昌自無不可,令翰林學(xué)士院擬冊書,政事堂發(fā)詔命,著令山陵使劉明、山陵副使楊邠前往京郊永安陵督建陵寢。
等詔書簽發(fā),就可以正式稱呼大行皇帝為周太祖或者周武帝了。
第二件事是是被軟禁在皇宮多日的荊王趙元盛、寧王趙元興露面。寧王因被奸人蠱惑欲沖擊帝駕,免去王爵,改封息侯,著在京中侯府禁足。荊王因國喪期間擅動刀兵、擅離職守,免去王爵,改封舒侯,著在京中侯府禁足。
趙元興免去王爵的事毫無波瀾,但是趙元盛卻有了些波折。
陳佑也聽說了,這波折主要是杜太后制造出來的。
趙元昌還是要臉面的,做不出來父親還沒下葬就把兄弟干掉的事情,于是就打算把兩個兄弟降爵。
只可惜,杜太后牢牢記著周太祖駕崩當(dāng)晚幾個相公的承諾,非要趙元昌改封趙元盛為晉王。
其他幾位相公都當(dāng)做沒這么回事,但楊邠為了和趙元昌扳腕子,好讓自己不至于出外,便表態(tài)支持杜太后。
而在內(nèi)有太后,外有樞密使的情況下,原本以為必定會黯然罷相的朱慶堯也旗幟鮮明地支持趙元盛改封晉王。
這一場斗爭沒擺到明面上來,所以陳佑沒怎么參與。
斗爭的結(jié)果就是拖了半個月后,兩個親王降爵。
估計朱慶堯就是提前知道了這個結(jié)果,所以得知孫啟祥要入京之后,第一時間請辭,好保留一些體面。
而這,就是第三件事了。
在接替朱慶堯的孫啟祥已經(jīng)逝世的情況下,趙元昌沒有表演一番三辭三留,直接同意了朱慶堯請辭的要求。
于是,朱慶堯就成了致仕宰相。好在趙元昌給了他一個柳州刺史的官職,保留了最后一點體面。
這次朝會之后,陳佑明顯感覺到楊邠的脾氣變差了。
原本陳佑都快要倒向吳巒了,但和馮道談了一次之后立刻擺正了心態(tài),秉持著合作獨立的想法同吳巒溝通。
不出意外的,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在楊邠出外之后大干一番的吳巒嘴上笑呵呵,一切都好說的樣子,但被他籠絡(luò)的那些個官吏對陳佑都是應(yīng)付了事。
也就是陳佑趁著楊邠把心思放在永安陵上的時候同兵房主事魏仁浦多次接觸,再加上龐中和、梅松的幫助,才沒在樞密院被架空。
二十四日,制令彰義軍節(jié)度使溫仁福為開封府尹,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王江為彰義軍節(jié)度副使知節(jié)度使事。
敕命改廣晉府為大名府,制令武寧軍節(jié)度使謝寶應(yīng)為大名府尹。
敕命知郢州軍政事耿石為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義成軍都虞候盧孟達(dá)知郢州軍事,郢州判官方文韜代署郢州政事。
政局變幻之時,陳佑也想到了在楊邠吳巒的雙重壓迫下突出重圍的辦法。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