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陳佑改性子了,而是處境不一樣。
以前他是光著腳的,除了一條命什么都沒有,為了保命自然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只要沒被發(fā)現(xiàn)或者說不會造成大的影響就沒問題。
但現(xiàn)在不同了,家小師友都在京城,門生舊部也都指望著自己能往上走更好地庇佑他們,最重要的是多了一個值得奮斗終生的目標。到了這個時候,他行事自然要收斂許多,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就是這個理。
可另外還有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俗話,別人都下手了,他自然不可能生受著。
其實到現(xiàn)在劉河也沒查出幕后之人究竟是誰,不是他不努力,實在是現(xiàn)在比不得遍布天下的公安絡。再加上情報隱于暗處的屬性,如果不是事先就埋了釘子,事發(fā)之后即便有了懷疑對象,想找證據(jù)也十分困難。
既然沒有具體目標,那就只有殺雞儆猴和打草驚蛇兩條路了。
陳佑嘆了口氣,調整好坐姿,抽出一張信紙研墨下筆。
不好事事都求到老師岳丈頭上,陳佑這封信是寫給胡承約的。
好歹胡承約現(xiàn)在是肅政大夫,提出派人來查京兆府少尹還是可以做到的。至于能不能查到些東西,陳佑在這里自然不可能讓他們空手而歸。
至于富平的雨金堡張家和這一次的鄠縣,陳佑打算直接以京兆府的名義行文吏部罷免縣中令丞尉簿,同時訴說兩縣匪患嚴重、n勾結的情況,要求給這兩縣安排幾個軍中校尉過來做縣令。
到了這一步,京兆府的事情就變成了高層角力的一個支點。
當然陳佑沒有把希望都寄托在中樞上,只要手中握著能橫掃京兆府一切牛鬼蛇神的府兵,便是高啟沒倒,他也不擔心。嗯,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自己被調離京兆。
私信先送了出去,公文則是從司錄那邊拿來官印蓋上之后才從驛傳系統(tǒng)送往洛陽。
再之后就是府兵了,黃世俊王彥川兩人還沒到京兆府,等他們過來要好好說一說府兵的事情,看能不能擴編府兵,清掃府內豪強家丁,比如雨金堡張家養(yǎng)了四百多丁壯那是肯定不允許的。
申初,陳佑準時起身。
似他這般一府主官,正常都是這時候下衙,偶爾事多待到酉時那都是勤政的典范,除了被皇帝庶民夸贊,還會被同僚嫌棄逼視。
畢竟朝廷體恤大家早早結束工作用于交際,你一個人特立獨行是突顯我們這些人怠政嗎?所以,還是和光同塵來得好,何況誰不希望自己的私人時間多一些呢?
至于他下衙之后,府衙散衙之前積攢的公務怎么辦,專門事務諸曹能夠解決,綜合性的公務有他的幕僚批復,那些重要的公務則臨時找到陳府去。
也就是有這一套制度,那些做了官的文人墨客才有空閑和心思游山玩水揮毫潑墨。
總之,結束了一天公務的陳佑準備回家換了衣服就去編纂院繼續(xù)整理文章。
剛走到府衙門口,就見一騎揚塵而來。
是驛使,只是不知道是何處派來的。
陳佑悄悄側挪一步,隨時準備退到門框后面,他身邊的護衛(wèi)也都手握刀把擋在前頭。
這是個正常的驛使,沒有發(fā)生奔馬撞擊府尹的刺殺大案。
口中呼號,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取下背后竹筒,驛使一氣呵成,單手舉著竹筒高聲道:“官家手諭給京兆陳使君!”
這可真是巧啊!
陳佑心思轉動,上前一步:“我就是京兆府尹陳佑,白二去把信筒拿來。”
說話間,陳佑自腰間拿下隨身魚符遞給白二出示。這隨身魚符就是金魚袋里面裝的東西,俗稱腰牌。
白二接過竹筒,檢查一番后掏出一個黃綾布包,捏了捏沒什么硬物,這才遞給陳佑。
接過布包,打開,這次是淡青色的云紋綾。
展開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后面赤紅如血的大印。
不是皇帝寶,而是私印。理所當然的,這一份手諭上也沒有政事堂諸人的附署。
手諭的內容十分簡單,京中來了一個有道之士,皇帝談玄論道,一時興起,所以要詔華山隱士陳摶入京暢談。到時自有侍衛(wèi)親軍司兵馬前來護送陳摶,不過在護衛(wèi)到來之前,陳佑得請動這位隱士。
華山在華州,為什么不讓華州刺史去請陳摶,非要讓陳佑這個京兆府尹去請?
手諭上沒有解釋,但洛陽宮中傳出消息,原來京中來的那個有道之士名為彭曉,道號真一子。真一子和陳府尹關系很好,真一子和陳摶關系也很好,于是請陳摶的事就得勞煩京兆府的陳府尹了。
有道理吧?
陳佑也覺得有道理,如果忽略了來接陳摶的侍衛(wèi)親軍有多少人的話,這個理由的確有點道理。
為什么是有點,因為宣撫關西的黃世俊和王彥川此時正帶著幾千兵馬停在華州,雖說他們下一步要一個往北一個往西,但在華州的這段時間抽空聯(lián)袂拜訪陳摶不是問題,偏偏要找陳佑。
再說侍衛(wèi)親軍,為了接一個陳摶,趙元昌直接派了五千人來,也就是兩個軍。
長途行軍哪怕不打仗那也是要耗費比訓練還多的錢糧的!
趙元昌現(xiàn)在不昏庸,不可能為了一個隱士做出這種靡費甚多的事。
所以,其中必有蹊蹺。
收起手諭,將驛使打發(fā)走,陳佑繼續(xù)朝家宅而去。
即便范昌祐、韓陶朱二人已經(jīng)能夠熟練處理庶務,但涉及到軍政大事,他們兩個估計也給不出什么有意義的看法,這時候還得找平日里縮在編纂院里面的那些人。
為了整理出新的流派核心思想,這群人每日里研究歷史上以及現(xiàn)實中的軍政人情,不說各個都是人精,至少對人心的把握都有了自己的心得。
這世上不論辦什么事,最終看得都是對人心的把握。
當然,編纂院這群人只負責提建議和意見,具體怎么選怎么做,還要看陳佑自己。
可以說編纂院其實就是陳佑的參謀團隊,主職編書,副職參謀機要。1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