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撰寫組的房間內(nèi),陳佑手里拿著一疊稿紙一張一張翻看。
他手里拿著的就是撰寫組這些天的成果,為了方便他看,作者們把初稿重新謄抄了一遍,畢竟草稿涂抹嚴重,各類標記不是原作者根本就看不懂。
如此舉動不是對陳佑的諂媚,而是出于沒完成任務的心虛,正如此時因為陳佑站著,房間內(nèi)就沒有一個人敢坐下一般。
數(shù)十張稿紙,陳佑甚至都沒看完,只看了一半不到便把它理整齊擺到桌。
抬頭環(huán)視,沒有一個人敢對他的目光,所有人都心虛的避開同他對視。
“太干了。”
陳佑最后將目光放在主筆宋白身。
宋白嘴角扯動,愧疚地低下頭:“學生叫山長失望了。”
宋白今年方及弱冠,在撰寫組里只能說不是最年輕的一個,之所以選擇他當主筆,一個是這本書除了有些政治目的外從任何方面來說都不是特別重要,另一個就是宋白自十三歲就漸有“善屬文”的名聲。
“你們寫的這個讀起來有真實感,這很不錯,可它沒辦法拿去做話本。”陳佑一只手壓在稿紙,“作此文,當記著這樣一個敘事手段:遇到問題,旁人無有信心,孔明輕松解決,旁人交口稱贊。”
他沒有干說,略一沉吟后舉了個例子:“譬如本傳記載‘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這其中‘關羽、張飛等不悅’就可以擴展開來,這兩人的不悅是怎么體現(xiàn)的,旁人有沒有為了討好他兩而對孔明態(tài)度不好,孔明最后做了什么,使得兩人對他態(tài)度好轉(zhuǎn)。”
頓了頓,又強調(diào)道:“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孔明所做的事情,比如調(diào)度一場大戰(zhàn),備戰(zhàn)時諸人想法如何,戰(zhàn)中所有計劃都按孔明預料發(fā)展時諸人又是何想法,戰(zhàn)后勝利再是怎樣。”
“那……學生等人再改改。”宋白說是這么說,但臉卻沒有輕松的神色。
陳佑無奈,想要繼續(xù)提點,卻不妨親隨突然來到門口:“學士,史館元學士前來拜訪。”
“請他到會客室,我馬到。”
吩咐完這一句,陳佑看向宋白加快語速最后囑托:“你們現(xiàn)在就跟孔明的處境差不多,我對你們不滿,其他人會怎么看你們,你們又如何才能讓我對你們贊嘆不已,讓其他人滿口夸贊。想清楚這一點,再去考慮如何寫孔明就輕松了。”
說完之后,他沒管撰寫組的反應,轉(zhuǎn)身就離開此處。
會客室離此處不遠,沒走幾步路就到了。
“元學士,許久未見可曾安好?”一進門,陳佑首先招呼。
坐在屋里等待的元可望立刻起身還禮:“倒是比陳學士編書輕松。”
陳佑笑了笑沒說什么,抬手示意元可望坐下,倒是元可望自覺失言,露出尷尬是神色。
好在他是來找陳佑商量要事的,顧不這些尷尬,轉(zhuǎn)頭看了看侍立在旁的護衛(wèi)仆役,朝天指了指:“事涉紫宸,學士……”
陳佑了然,揮手讓其余人等離去。
他面帶微笑看著元可望,想知道這個和他沒有什么交情的天子近臣突然來這邊是想說什么。
只見元可望深吸一口氣,肅容道:“前日,也就是宮內(nèi)傳出官家有疾的那天,官家突然遣武德使李樓送來一柄陳家工坊出產(chǎn)的折扇。”
陳佑微微點頭沒有接話。
他家很多東西都是被選為御用,宮中有陳家工坊的東西不出奇。
至于官家有疾,他是不怎么相信的。
從元宵節(jié)開始他就一直在想法子想從宮里和太醫(yī)署探知官家身體狀況,結(jié)果五個月來一無所獲,這時候你說因為一個巧合就傳出來官家有疾的消息?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陳佑不信。
再結(jié)合之前宮里傳出的太后和官家因為舒侯鬧矛盾,陳佑有理由懷疑這是在釣魚執(zhí)法。
雖說鉤子比較直,可是魚餌很美味。只要趙元昌稍稍示弱,不怕有人不鉤,就怕一不小心被人魚死網(wǎng)破。
元可望突然過來找他,看來這也是咱們的趙官家加固漁網(wǎng)的一環(huán)了。
陳佑平靜如水,元可望不由皺眉,隨即開口:“在下想了幾天,可就是想不明白官家的意思,不知學士可有教我?”
陳佑笑了,他沒有回答,而是問道:“元學士以為東宮如何?”
元可望對未來的官家不可能不關注,聽到陳佑問話,他思忖一陣評價道:“敏而好學,年少持重。”
“元學士可愿輔佐東宮?”
聽到這話,元可望先是一愣,隨即一臉不可思議地站了起來。
陳佑收斂笑容,毫不退縮地同元可望對視。
良久,元可望似乎是想通了,朝陳佑行禮道:“叨擾陳學士了,元某告辭。”
“我送元學士。”
陳佑起身將元可望送出會客室,站在門口看元可望的身影漸行漸遠。
六個月,半年,比他之前的預計要快很多。
只是不知道,這次得到的會是什么職事。
同明殿,周敬思偷偷打量著坐在御座的官家。
不只是他,在場的一干宰執(zhí)全都在暗暗觀察趙元昌的神色,想要看出他的健康狀況。
空穴來風,必有其因。
對這些人精來說,只要知道官家究竟是否健康以及究竟是什么人謀劃傳出了官家有疾的消息,他們就能把其中因由猜個七八成。
趙元昌不知道他們的小心思,招呼童謠到他身旁,拿起放在桌的一個卷軸:“念。”
所有人都盯著那個卷軸,他們知道,卷軸里的內(nèi)容就是這次北伐之前的文武官將調(diào)整名單。這都是之前官家多次尋他們談話定下來的,這次宣讀只是通知,而不是讓他們討論。
最多就是某一個或者兩個名字分歧過大,需要暫緩或者變更。
“殿前司副都指揮使簡宏彥為都指揮使,侍衛(wèi)親軍司都虞候高懷德為殿前司副都指揮使,知郢州事、殿前司神勇軍都指揮使盧孟達為殿前司都虞候。殿前司都虞候皇甫楠為侍衛(wèi)親軍司副都指揮使,知講武堂事蘇鳳羽為侍衛(wèi)親軍都虞候……”
一開始是侍衛(wèi)親軍和殿前司的安排,宰執(zhí)們都安靜的聽著,思考人員調(diào)動的影響,沒人想要提出異議。
這兩處乃是護衛(wèi)帝座的禁軍,官家下決定之前可以提意見,官家做出決定之后最好不要說話。
一系列的將領調(diào)動宣讀完畢,童謠歇了口氣,繼續(xù)讀道:“肅政大夫胡承約以本官知孟州軍政事……”
王樸、周敬思等人立刻打起精神來,涉及到地方主政官員的調(diào)動任免,他們的發(fā)言權就大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