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灰輕言的確沒有見過雪,也不認識雪。
在他短暫的十幾年生涯中,根本連聽都沒聽說過雪。還是在老道說起要下雪的事情后,專門找了機會偷偷問了亞云漢才知道有些地方的冬天會下雪。
根據(jù)亞云漢的說法,在東林王國更北面的國度,冬天的時候肯定會下雪。
即便是東林王國最北面的陰州,冬天的時候偶爾也會下雪。亞云漢本人就親眼見過,也切身體會過下雪。
他還說:“……冬天里下雪可是非常寒冷的。我當年恰好趕上過一次,還是因為鏢行里接了一筆大生意做總動員。
“連我們新人訓導師都調(diào)派了出去。那次可是真冷,我們這種修煉過的人還好,普通人全都凍壞了。”
灰輕言聽得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后面更是聽說,亞云漢甚至見過有人凍壞了腿和腳,或者手和胳膊之類的。說是那叫什么凍傷,直接能把人的四肢給凍掉。
別說普通人受不了那分罪,就算是他們這些修煉有成人都需要多注意。
這次談話以后,灰輕言心中就對下雪很是恐懼起來。這么冷的天氣,連修煉者都不好受,他能承受住嗎?
偏偏這些心思還不好在老道的面前表現(xiàn)出來。
否則肯定引起了對他來歷的懷疑——畢竟灰輕言所說就是爸爸帶著他從小生活在關外的,怎么可能會沒見過下雪呢?
果然,隨著時間推移,差不多八月過完了以后,氣候就漸漸的寒冷了起來。
山上別說果子了,連很多花草都枯萎了。還有很多的樹葉,也逐漸隨風飄落下來,只剩下了干枯的樹枝和樹干還在。
不過老道卻半點都沒有愁眉苦臉,他從八月份開始就拉著灰輕言搜集煤炭,制作煤餅。
這些活兒倒是不難,除了有些費力氣外,剩下的就是認真和細致。這幾樣灰輕言都不缺,所以做起來很好。
煤炭是在黑熊嶺的東邊一個山坳里面,并不是很難采集,地表上就能挖到。只是搬運的時候很是費勁兒。那一筐一筐的,真的是很沉。
若不是這段時間灰輕言一直跟著老道練功,不僅僅是修煉神意感悟,還有老道教他的功夫打法和練法,錘煉筋骨。
他可以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隨著不斷的修煉,正在一天天的強壯起來。
但即便如此,他背起一筐煤炭來,還是比不過老道走山路更順暢和輕快。不過多來幾次熟練了以后,倒也差距不算太大。
老道可是給他說過,冬天的時候他們就要依靠這些東西取暖,否則真的會凍死人。
聽了這話,灰輕言怎么可能不重視起來?
就連感悟神意的修煉都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每日重復,其余時間全都用在搜集供暖燃料上面了。
這期間,老道又教會了他很多知識,讓灰輕言每天都感覺非常的充實。好像時間根本不夠用,一眨眼就從早晨到了天黑。
當然,這也和太陽更晚升起和更早落山有著不小的關系。
在八月份搜集煤炭和木柴的時候還發(fā)生了一件事:老道的侄兒上山給他送東西來了。
老道的侄兒叫做苗剛,大概二十多歲,看上去高大健壯,很有力氣的樣子。但為人很是憨厚,笑起來總是露出一嘴的黃牙。
八月份天氣還暖和的時候,他上山來了幾次,專門給送來了一些糧食、鹽、油、鐵鍋鐵鍬鐵錘鐵斧頭之類的,還有些新的農(nóng)具。
再就是一些針頭線腦和布料之類的雜貨,零零散散的種類繁多,很多都是灰輕言從未見過的好東西。
原先在老家莽山鎮(zhèn)上,他可是從沒見過這么多生活用品,也不知道生活中居然會用到這么多的大大小小東西。
最初看見的時候真是很新鮮,每樣東西都讓他感覺稀奇不已。
原先跟著老道,灰輕言都是吃饅頭和炊餅的。因為山上的耕地里面,主要是種小麥,產(chǎn)出來的是面粉。
當然,也可以不去磨碎小麥,而直接炒熟了吃,或者煮成麥粥來喝。
都是很棒的。
偶爾也會吃些大米飯,口感非常的好。
比灰輕言在莽山鎮(zhèn)上所吃到過的糙米好吃不知道多少倍,不用任何菜肴搭配他也能滿滿的吃好幾碗。
這種大米煮出來的米飯,嚼起來自由一種糧食的香味。
越是吃,越能感覺到香甜可口。
等到搭配上各種炒菜以后更是無上美味,頭一次吃的時候灰輕言就因為吃的太快而咬到了舌頭。
但山上并沒有耕種大米的農(nóng)田,灰輕言此前一直不知道這些大米是從何而來的。
直到苗剛的出現(xiàn),他總算是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怪不得老道這里從來沒缺過任何的零碎小東西,原來是有著苗剛每年給送上山來。
當然老道也不是白要這些東西,他會給侄兒苗剛一些錢,再就是山上的很多特產(chǎn)品,譬如藥材、老山參、獸皮、獸骨之類的東西。
很明顯灰輕言能看出來苗剛收到這些東西以后,整個人都是很快活的。
老道也很正式的,向苗剛介紹了灰輕言,并明確了他弟子的身份。
很久以后灰輕言才明白,這種介紹代表著對他的真正認可。也是他和老道之間,師徒關系的公布和確立。
也是慢慢的灰輕言才知道了副本世界地球上的很多規(guī)矩,和老家莽山鎮(zhèn)上并不相同。
在這里,師徒關系是非常神圣的,而且受到世俗規(guī)則的認可和保護。師父對徒弟來說,相當于父親的身份。
而徒弟在師父的名下,也是有資格像兒女一樣繼承師父的技藝,甚至于財產(chǎn)的。
之所以老道專門要在侄兒苗剛的面前確立身份,就是彰顯灰輕言未來的合法繼承權。
這也是在以后某次的談話中,老道專門把這件事拿出來說了,灰輕言才想到確實是有這么回事兒。
按照老道的說法,他的侄兒苗剛是他關系比較親近的一支親戚了。這些年來,也是苗剛一直在山下替他采購各種生活用品,每年送上山來。
否則以他疏懶的個性,才不會去在意這些細微瑣事。
對苗剛,老道還是很滿意的。在沒有收徒之前,他甚至有想過今后把自己的產(chǎn)業(yè)交給侄兒繼承。
不過現(xiàn)在有了徒弟,自然而然就是當兒子養(yǎng),未來所有的產(chǎn)業(yè)都必然是交給灰輕言的。
苗剛是住在山下很遠的城里面,每年趕來一次也是要費不少的功夫。因而每年來,都是盡可能的幫老道把各種山上所需的生活物品置辦周全。
苗剛上山并沒有留太久,基本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是忙碌。等到苗剛走后,山上又剩下了老道和灰輕言兩個人過日子。
為了及時準備好過冬的物資,整個八月份和九月份的大半時間都很忙碌。
直到第一場大雪降下來,大地萬物都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衣,老道和灰輕言的忙碌才算是告一段落。
這個時候灰輕言終于是見識到了大雪的厲害,也第一次嘗試到了關外的冬天是何等的寒冷不已。
相比老家莽山鎮(zhèn)的氣候,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幸好老道早有準備,不光專門給灰輕言準備了厚厚的棉衣,還用一種動物的外皮鞣制了大衣和皮襖,穿上真是暖和的很。
就連腳上的鞋子,都塞進去了一種叫做“烏拉草”的東西,就算外面很冷也會感到鞋子里面腳掌的暖和。
老道專門個他說過這個東西:“……嘿嘿,咱們關外有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人參鹿茸那東西,都是上好的藥材,大補,富貴人家才用得上。
“只有這個烏拉草,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人人都能用上,放在身上或者鞋子里面都可暖和了。”
嘗試過后,灰輕言也承認,這烏拉草真是個好寶貝。
冬天有了烏拉草,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我會凍腳。
而且下了雪以后雖然天氣變寒冷了,可老君觀里面還是很暖和的。老道在觀里面鋪設了地龍,專門管著供暖。
灰輕言見識了一次地龍以后頓時驚為天人,簡直無法想象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
說不得老道又得給他詳細講解一番地龍的運作原理,并且教會了他怎么使用地龍。
再加上晚上會燒著火炕,更是睡覺暖和極了,舒服到第二天早晨人都不愿意起來。就想趴在被窩里,繼續(xù)睡。
原先被亞云漢所形容過的寒冷冬天,怎么好像在老道的手里半點都沒有那么可怕呢?
反倒讓灰輕言感到了一絲異樣的幸福和歡樂,完全是在莽山鎮(zhèn)上生活了十幾年所從未有過的經(jīng)歷。
然而隨著下雪的時間越來越長,外面越來越冷,基本上灰輕言也不怎么出去了,全都和老道貓在老君觀里。
這一天到晚的不出門去,全都窩在家里,馬上就感覺到時間多出來了好多。
空閑時間這么多,干點什么好呢?
灰輕言除了修煉以外,就是和老道各種各樣的學習。從漢話到西洋話和東洋話,從醫(yī)術到國粹,從琴棋書畫到諸子百家。
反正只要是老道會的,都會毫無保留的教給他,只要灰輕言想學就教。
那是包教包會包分配的全方位指導,讓灰輕言好好享受了一把痛并快樂著的滋味。
這幾個月的時間里,灰輕言的學習進步速度是難以想象的驚人。不過隨著他不斷的學習,慢慢也萌生了一個新的念頭。
我是不是,也該向亞云漢老師學學東林語的認字和書寫呢?
在副本世界地球上還好說,可回去了老家莽山鎮(zhèn)上,乃至以后可能會搬去環(huán)山城修煉居住,總不能不識字吧?
還是說,一寫字就畫出來的全都是中文呢?
反正現(xiàn)在地球上時間寬裕,干脆也向亞云漢老師提出請求,學習東林語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