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戰打響之后,楊麟與龍之幀、楊成等人率部從兩側殺出之后,親率第一司一路往山腳趕,但還是來遲一步眼睜睜看著卜寧殺了出去。
第一司現有兩局兵馬,與其他各局不同都裝備鳥銃,涌出谷口之后也不對遠去的大順軍進攻,火槍隊集結排成三排。
楊麟高聲喊叫著火藥裝填動作,由于裝銃動作非常繁瑣,不說作戰期間,就是平日訓練中很多兵丁也順序錯誤,裝填動作不過關鳥銃不能正常射擊。
經過長年累月訓練之后,發現只有向歐美國家軍官那樣高聲下達各種動作指令,如此才能避免錯誤。
為保證效果,訓練中常常由大隊長高聲下達各種指令,中隊長、小隊長則邊裝填邊箭矢其他兵丁。
就像前世流水線作業一樣,統一整齊劃一的裝填雖然可能影響一些優秀兵丁的效果,但能保證政體效果。
待大家裝填完成點燃火繩之后,大家隨著號角聲踏著整齊的步伐向大順軍逼近。
古代戰場騎兵最大威脅就是萬馬奔騰涌向人群對步兵心理壓力一樣,現在看到一隊隊步兵排成三排向自己涌來,大順軍顯得頗為驚慌,有的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卻,很多膽子大的則站得遠遠的不斷放銃、射箭,以企圖阻止對方前進步伐。
雙方相距甚遠,雖然鉛子能夠射到對方,軟工射出輕箭也能回到隊列前面,但準星非常差,再說了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篙,在如此遠的距離根本不能對穿戴棉甲的蓬州兵產生任何影響。
俗話說兩軍相逢勇者勝,火槍隊較量主要是勇氣的較量,楊麟現在唯一念頭就是通過自己高聲喊叫,帶隊沖鋒。
通過自己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將士,大家踏著整齊步伐,展現萬種一心的決心,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從而贏得戰場的勝利。
一百步、八十步,七十五步,每走一步威脅就增加一份,每走一步就感慨火槍兵對指揮官、對火槍手意志的考驗。
面對稀稀拉拉射來的鉛子,如雨點般落下的箭矢,大家不為所動。
被突然伏擊大順軍士氣本來就異常低落,現在看到蓬州兵排成隊列逼近顯得更加驚慌,卜寧高聲喊叫著讓大家沖過去肉搏,但看到對方隊列整齊,士氣高揚,除了少數勇武之徒有心一戰,其他兵丁多用高聲喊叫,或者胡亂射箭、放銃來減緩心頭恐懼。
見對方士氣低落,陣形頗為混亂,楊麟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帶領眾人在七十步的時候突然拔出寶劍,命令隊列中扳鉤銃銃手自由射擊。
戚繼光在《練兵紀實》認為鳥銃殺在百步開外對人體有一定殺傷力,但對裝備棉甲的步兵殺傷距離則在五十步。
明末軍隊最大問題就是嚴重依賴鳥銃射擊,遠遠的就遠距離射擊,不但不能對對方造成傷害,浪費大量彈藥,更影響鳥銃射擊精度(古代槍管質量不高,多次發射可能炸膛,再加上使用黑火藥,在槍管內腔會產生殘留物,多次發射影響裝填效果,一些西方書籍記載西班牙重鳥銃最多能夠臨陣發射五槍,其后只有使用較小口徑的彈丸。
國民革命軍北伐之際,孫傳芳部訓練不精,為了給自己壯膽將士們徹夜放槍。)。
兩軍相遇的時候,火槍隊不能近戰,在面對對方拼命進攻之時,大家一觸即潰。
現在雙方相距甚遠,對方人員已經集結,但大順軍將領妄圖依靠火槍發射后換彈間隙,楊麟將計就計,讓威力甚大的扳構銃銃手自由射擊。
與普通鳥銃不同,扳構銃槍管長約120厘米,整槍長150厘米,再加上口徑甚大(20,普通鳥銃13),裝彈甚多威力甚大,不但可以殺傷遠方目標,而且也可欺騙對方。
走在第一排身材高大的扳構銃銃手相繼開火,槍聲稀稀拉拉的,但整個隊列也火光閃爍,給人感到蓬州兵已經開火攻擊的印象。
大順軍將士果然中計,槍聲之后大家蜂擁而上,妄圖在換槍間隙沖殺過來與對方戰在一起。
剛剛沖出十余步,前面燃起一排奪人心弦的火光,彈霧騰空而起,沖在前面的四五個兵丁仿佛被重擊了一下,整個人身體劇烈震動了一下,然后慢慢的倒下。
看見前面異常,再加上排槍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一些經驗老道的兵丁感到大事不妙停下腳步,但后面兵丁止不住腳步,大家拼命的往前沖鋒。
但還沒有沖出兩步,火光再次閃起,槍聲陣陣,更多兵丁倒在陣地前。
與前面兩排兵丁不同,身材高大溝扳銃銃手在最初散兵開火之后,早已經撤退到最后一排,在第三排放銃的時候早已經裝填完成,一起放射。
這扳構銃槍管長口徑粗彈丸大火藥足,發射威力甚大,打得近處的大順軍兵丁連番后退。
恐懼如瘟疫一般在隊伍中傳染開,大多數人恐懼的停下腳步,一些膽小的剛剛轉身與沖上前的兵丁擠在一起,整個隊列顯得非常混亂。
大順軍亂成一團,人員擁擠在一起,整個隊列異常混亂。
站在隊列前面看到大順軍已經亂成一團,但楊麟根本沒有下令全線沖擊,揮舞著寶劍高聲叫喊著擲彈兵出擊。
伍大柱等十余人一手拿著點燃的火苗一手提著竹籃沖了出來,在離土暴子二十步遠的距離將一枚枚點燃的震天雷扔了隊伍之中。
震天雷外面有鐵塊包圍著里面裝滿火藥,點燃的震天雷落入人群之中發生爆炸,方圓四五米開外都彈片橫飛,大順軍亂成一團陣形崩潰四處逃散。
楊麟揮舞著寶劍下令分隊攻擊,親率第1步兵局正面壓過去,在相距三十步的時候對著前面稀稀拉拉的人群再次三段擊。
雙方相距甚近,連番射擊之后殺傷甚多,幸存者連滾帶爬的逃跑,楊麟下令擰上套管式銃刺,然后率領眾人殺過去。
而此時楊成率領第5局也從左側包抄過來,殺了過來。
大順軍人數本來遠遠少于蓬州兵,再加上接連被排槍齊射所打擊士氣低迷,現在看到蓬州兵殺到根本不敢抵抗,現在紛紛向四周逃逸。
卜寧本想騎馬逃走,但戰馬剛剛廝殺半天頗為疲憊,再加上蓬州兵越聚越多,到最后被大家團團包圍不得不下馬投降。
通過被俘兵丁終于搞清楚其經歷之后,看著五花大綁的大順軍將領,楊麟說道:“你本是明將?為何反而要投降大順軍?”
也不拱手答話,卜寧氣呼呼說道:“明朝這幾十年天下越來越亂,別的不說,單說我們這些當兵的軍餉都發不出來,兄弟們本來就有怨氣。
去年跟隨孫大帥潼關兵敗被俘,百余無奈,再加上世人都說十八子主神器,大家都認為大明氣數已盡,所以歸順大順,為李自成賣命。”
楊麟笑了笑,問道:“大明是否氣數已盡我不知道,但這天命絕對不歸大順,這個李自成也沒有做皇帝的命。
據我所知李自成現在已經兵敗山海關,到現在正逃回陜西啊。”
卜寧大驚,急切的問道:“這個你怎么知道?我雖然聽人私底下這樣傳,但大家都不敢說,你怎么知道的?”
旁邊長史陳懷西正色道:“李自成做賊十幾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雖然從去年開始不再怎么殺戮,但罪孽已經造成,這種人即便稱帝那也不長久啊。”
卜寧整個人顯得迷惑不解,突然一拍腦袋道:“你這個楊麟能掐會算的,別的不說,單說這次設伏真的匪夷所思,就是那個諸葛孔明也不過如此。
你既然說李自成做不了皇帝,兵敗逃回陜西,看來確實如此啊。”
聽對方如此一說,雖然感到臉上火辣,楊麟尷尬的笑了笑,突然從座中走下來,解開對方身上的繩索后說道:“天命如此豈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可知亦。
我看你也算忠厚之人,并且久經戰事,要不就歸順于我。
別的什么我不敢保證,只要有我一日,就會保一方百姓太平,讓大家安居樂業。”
聽斷定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感到神乎其神的,卜寧本來就將對方視為高人有心投靠,現在聽如此一說,卜寧大喜連忙跪下投降。
楊麟大喜,將其扶起,對眾人說道:“各位,我不喜今日獲勝保住蓬州平安,而喜收卜將軍于帳下。”
有的不以為然,但楊麟知道其中價值,未來不論是大西軍,還是滿清八旗,楊麟最沒有把握的是其鐵騎。
這個卜寧舊歷軍伍之中,特別是在曹文詔、孫傳庭等名將手下帶兵當差,畢竟是正經騎兵出身,完全可以以此建立自己騎兵。
楊麟任卜寧為騎兵司把總,姚崇烈為為副把總,統領所部騎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