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南明鼎革 明末四川 第155章 課綱爭議

作者/蜀州奇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這徐孔徒進士出身,也算飽讀之士,但開拓性給人感覺明顯不足。

    想了想,楊麟笑道:“徐兄,你問問外面這些鄉下人,大家多認為我們這些當官的是天上姓蘇下凡,當然要為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天到晚抱怨吧。

    這錢天上不落地上不生,雖然難辦但還是有辦法啊。”

    徐孔徒兩手一攤,搖頭道:“大人,下官雖飽讀詩書,但非濟世之才。

    解決錢糧問題當開源節流,下官自從到任以來也頗為用心。

    不該花的錢,下官一文也沒有亂花。但開源實在不足,現在地方已經謠言四起,有的人說大人表面上輕徭薄賦,但實際上所收稅賦比誰都多啊。”

    楊麟呵呵笑道:“徐大人所說沒錯,這財政上當然要開源節流,節流方面就是能省就省,能少花就少花。

    但這開源可不是亂收稅,而是發展地方經濟,世人賺錢了,當然也應該繳納必要稅賦。

    自古以來都說士農工商,高祖所訂田賦二十稅一,其他稅賦如果反而比田賦還要低,那不是一個笑話?

    如果真的這樣,農民可以懇求不要以農為本,只要田賦不二十稅一,如果三十稅一,國家不以農為本老百姓只有感激的份。”

    徐孔徒面露尷尬,笑道:“大人,你說的這些最初雖然不理解,但經過這一年下來也明白其中道理。

    過去常常說以農為本,但商賦根本收不上來,鹽賦也大量流失,確實為朝廷失策。

    如果大人早生數年,如果能夠向先帝諫言不加征三餉而強化商賦關賦鹽賦等方面稅賦,如果真的這樣,我大明也不會流寇四起,韃子也難以入主中原啊。

    大人,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發展規律啊。”

    楊麟內心一愣,笑了笑說道:“身為父母官,怎么認識如此迂腐呢?

    別的不說,單說說我們傳統做法。

    為官一任,最重要的就是在地方興修水利。大家想想,如果地方多一點水利,將旱地變為水田,讓老百姓旱澇保收,是不是改善地方民生?能不能增加地方田賦收入?

    修路筑橋,道路寬敞了,商路順暢了,商業繁榮了,老百姓富裕了,能不能增加愛地方田賦收入?

    發展工商,大家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為什么是人間天堂,那就是百行發達。如果我們地方商業繁榮,百業發達,大家說說能不能增加收入?

    還有拓展其他行業,別的不說,單說這次推行公立學堂,表面上衙門投入太多錢,實質上衙門只賺不虧。

    雖然蓋學堂需要錢,聘請教師需要錢,但大家想想,其他諸方面會帶來多大利潤?

    學生讀書需要筆墨紙硯,有的本地生產,有的本地不生產,雖然這個稅賦可以降低,比正常水平還低一點,但大家想想,生產筆墨紙硯這些人,買筆墨紙硯這些人總要買其他東西,這些總會帶來金錢好處啊。”

    眾人尷尬的笑了笑,有的暗自搖頭,這大人年輕想法多,大家以為這興辦公立學堂是一大善舉,一大仁政,怎么在他這里居然是一門生意。

    徐孔徒面孔圓潤,想了想還是拱手道:“大人,學校當教育大家為善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你我都是孔門弟子,這教育當培養當地人才為主。”

    楊麟尷尬的笑了笑,怎么不經意亮出前世觀點,想了想突然站起,拱手道:“徐大人兩榜進士,徐大人教育得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未來公立學堂當為學生們學知識的地方。”

    聽如此解釋,徐孔徒當然沒有意見,但對教育課程設置則大有意見。

    古代基礎教育主要采用私塾教育,由各大家族,地方頭面人物聘請私塾老師教育族中子弟。

    對那些學習較好的,或者由家族公田,或者由家族捐款,再到州縣府省學院深造,這其中佼佼者則進入國子監。

    正如徐孔徒表現那樣,大家都是讀書人出身,辦教育沒有意見,眾人最大意見就是即將匯編成冊的課程。

    古代教育一般是1-3年為識字階段,主要學習三字經、千字經,在那之后則學習四書五經,如此寒窗苦讀十年,再參加科舉考試。

    借鑒現代經驗,所推行的全民教育也是如此,1-5年為小學基礎教育,其中前三年為識字階段,3-5年為后續教育打基礎階段。

    這些大家都沒有意見,大家最大意見就是課程設置。

    明朝主要教授三字經、千字經、四書五經,改良后全民教育則增加了數學教育,以及后續國家歷史、地理等方面簡介。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為學生增加數學、歷史、地理知識不是太大的事,大家真正抱怨的就是識字國文課本。

    過去三字經、千字經經過數百年千錘百煉,文字言簡意賅,雖然學起來頗為費力(那是對普通人,對徐孔徒這種進士出身的超級學霸則完全不一樣),是多好的啟蒙教材。

    如此好的啟蒙教材不要,楊麟居然組織編寫了一套非常低俗的語文課本。

    如最初:我是中國人,我愛我們的祖國。

    我們國家有兩京十三行省,我們是一個友好的大家族。

    自黃帝在四千年前建國至今,我們國家一直繁衍至今。

    長江黃河貫穿東西,撫育著兩岸百姓,是我們的母親河流。

    長城西自嘉峪關,東達山海關,是我們抵御外寇入侵的屏障,也是我們安定四方的基地。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們將秉持仁義禮智信儒家五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這實在是小二俚語,怎么能夠登大雅之堂呢?

    拿著課本,徐孔徒顯得頗為激動,實在太過荒唐了,怎么能夠在神圣的學堂學習如此東西呢?

    楊麟耐心聽著,見對方說累了之后,也連續反問對方。

    學一門,當然要愛一門,課本簡單,主要是不要將學生搞得云里霧里的,主要是讓學生喜歡讀書,而不是厭倦讀書。

    這些都是常識不假,在當今之世,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常識呢?

    徐孔徒據理力爭,最后請來州書院的童生,令人驚訝的是三十個監生,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答對這些常識知識(諸如長城起點終點)。

    徐孔徒啞口無言無言以對,也不好再攻擊新教材了。

    暫時擱置課本爭議之后,作為進士出身的超級學霸,徐孔徒對興辦學校當然有常人能夠理解的執著。

    為了節省開支,為了能夠興辦更多學堂,徐孔徒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改寺院、道觀為學堂,如此省掉大量的建校投入。

    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由于傳世輪回理論逐漸深入人心,大家本著宿命觀點,這輩子吃苦受累沒什么,只要子孫后代享福,只要下輩子投到富貴人家,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不要說每個縣,就是每個鄉都興建諸多寺院廟宇,有的鄉更不止兩三個。

    現在天下大亂,民眾不能再向太平盛世那樣供奉廟宇和尚,有的寺院或者毀于戰火,有的寺院和尚逃亡,可以說除了一些大的寺院,很多小的寺院都非常破敗。

    既然如此,何不將寺院一些空閑房屋騰出來,特別是那些破敗寺院更是如此。(儒林外傳中周進設館,也是在寺院里面)。

    寺院不事生產,楊麟也一直想約束其發展,現在既然徐孔徒等人提出,當然何樂不為?

    當即訂下方略,對和尚、道士,以保護為名,則集中安置在數個點。

    學堂主要由寺廟、道觀改建而來,以鄉為單位,那個鄉騰出足夠的地方,那就在那個鄉建立公立學堂。

    設館教書,是民間大善之舉,現在兵荒馬亂的,楊麟不怕和尚道士不答允。

    正如大家所說那樣,孔夫子弟子不過三千,若真正在地方建立起公立學堂,學生何止三千人?

    徐孔徒興致勃勃,當然也想大展宏圖,一個勁要求保證教育投入。

    現在民間一些讀書人正在串聯,有的人或明或暗的說楊麟橫征暴斂,比起過去加派三餉還不遑多讓。

    過去官府加派三餉,老百姓負擔雖重,但地方鄉紳、衙門官員胥吏有大把份子錢拿。

    現在楊麟主政地方以來,規范地方稅賦,雖然取消三餉,但收回地方豪紳商賦、關賦征收特權,嚴重侵犯豪紳、胥吏特權。

    他們一天到晚造謠官府橫征暴斂,聲言現在官府征收稅賦比起過去朝廷加派三餉還多,企圖發動那些地方上窮書生,激起大家對立抵觸情緒。

    若是大規模推廣公立學堂,一個小學至少有六位老師(每年級一名,外加校長),一個中心學堂十二名(小學五名,中學三年,每個班兩名,外加校長),不但造福地方,贏得民心,而且可盡收下層讀書人之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五大连池市| 苏尼特右旗| 融水| 惠安县| 岳阳市| 双桥区| 太康县| 阳西县| 江都市| 安溪县| 大埔区| 分宜县| 五常市| 吴堡县| 北宁市| 宝坻区| 晴隆县| 甘南县| 海口市| 太和县| 九寨沟县| 上虞市| 迭部县| 武强县| 舞阳县| 和平区| 通海县| 阿拉善左旗| 廉江市| 板桥市| 桐庐县| 保康县| 恩平市| 九江县| 彝良县| 宝鸡市| 吉木萨尔县| 静宁县| 洛扎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