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三天,攻城塔也打造了二十余臺,云梯五六十架,楊麟決定提前率部攻城,以打亂張獻忠焚城的計劃。
大家聽說張獻忠將要焚城,全軍上下哭聲一遍。
楊麟拔出寶劍,對眾人說道:“韃子入寇,任何一個熱血男兒都應該摒棄前嫌,保衛我們的妻兒,保衛我們的家園,保衛我們祖宗牌位,保衛我們的衣冠。
但張獻忠嗜殺成性,冥頑不化,自從入川以來強擄我們牲畜,奪取我們糧食,殺戮我們百姓,毀我們家園,現在兵敗之際居然還要焚燒我們的省城,強擄我們的鄉親。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等只有奮勇殺敵,驅逐張獻忠,保境安民。”
眾人語帶哽咽,整個校場哭成一片,聲音數里之間清晰可聞。
攻城之初,楊麟令人再次射入上千張紙條,再次提出警告:
張獻忠喪盡天良,昔日擄我牲畜,搶我口糧,殺我親人,毀我家園,今日更是毀我城郭,屠我鄉親。
張獻忠氣勢已盡,十萬義勇軍將會同五十萬明軍一道,誅殺獻賊及其幫兇。望凡有天良之軍民,不再助紂為虐,免得玉石俱焚。
除了射入這千余張紙條之外,更是令人拿著簡易喇叭,在離城百米開外高聲喊話,遠近數里之間都清晰可聞。
聽到義勇軍不講信義居然提前攻城,張獻忠惱羞成怒,過去只有自己不講信義的,何曾遇到官軍違背信義的?
現在各部正準備撤離,軍無死戰之心,若義勇軍攻城,形勢不知道會如何?
張可旺、張文秀、張能奇等人苦勸,希望張獻忠不要焚毀城池,也不要強擄百姓,如此大家平平安安的撤出城都城。
但張獻忠則頗為惱火,一把推開桌前案幾,怒道:“我老張得不到的,楊麟也休想得到。
傳我號令,馬上撤出城都城。
張能奇張文秀率部斷后,張可旺王尚禮王子奇等人率部率部保護錢糧輜重,老子親率精兵去會會楊麟,大家馬上從城都城撤下。”
眾人見張獻忠如此,只得拱手執行,根本沒有辦法阻擋。
接到號令之后,大西定北將軍張能奇著實傷腦筋,這城都城周長在二十余里,光箭垛就有八千多個。
即便在義勇軍可能進攻方向,從東面迎暉門到北安門一線也足足有七八里寬,光箭垛也有三千多個。
張能奇是四大義子最年輕的一個,雖然剛過二十歲,但自小征戰軍中,也頗為驍勇善戰的。
與眾人一番商議之后,張能奇率部鎮守北安門,而后軍都督馮雙禮則率部鎮守迎暉門。
當張能奇趕到城樓的時候形勢非常危急,自五更開始義勇軍就開始攻城,當張能奇趕到北安門的時候,整個城樓亂成一團,眾人更是驚慌失措。
攻城同時,城下傳來一陣陣喊話聲,大家用簡易喇叭高聲喊道:
張獻忠逃跑了,大西國完蛋了,兄弟們不要再助紂為虐了,凡有天良的弟兄們都不要再陪張獻忠這個殺人惡魔陪葬,辱沒祖宗。
兄弟們,張獻忠這個惡賊要焚城,大家不要助紂為虐了,不要上傷盡天良啊。
兄弟們,四川境內到處都是荒地,只要有勞力,何愁不溫飽,何愁不富貴?”
大家用湖廣官話高聲叫喊,用陜北話高聲叫喊,聽到鄉音,很多人動作不由得慢下來,八代王嗜殺,大家離鄉背井刀劍添生活,每天餓肚子,不能溫飽。”
除了喊話,攻城大幕也正徐徐拉開。
沖車已經推到城門下面,上百名將士躲在車幔下面,正猛烈的拉動沖車上的繩索,以撞擊厚重的城門。
這沖車足足有十丈長,一丈高,車頂掛滿車幔遮擋,以躲避弓弩、箭矢、擂石的攻擊,而沖車下面這是沖車主體,前面撞了一塊厚重的撞角,被人拉起后迅速的松開,撞角重重的撞在城門上,以撞破城門。
在沖車后面,則是十余座攻城塔。
攻城塔有十五米高,也有牛皮包裹著,在頂端站著十多個鳥銃手,不斷的裝填彈藥,居高臨下的對準城墻上兵丁放銃。
在攻城塔下面兩層則各有十幾名弓箭手,遠遠的對準城墻上面放弓弩,射殺對方。
攻城塔周圍到處都是兵丁,他們前面豎起一層泥巴墻,在泥巴墻后面則布滿兵丁,有的對城墻上面放弩,有的則用鳥銃不斷瞄準。
而在300米開外的兩三個小山坡上則是佛朗機炮陣地,各團有六佛朗機炮,現在突然放炮,將一枚枚鐵球砸在城樓上面。
看到城墻上亂哄哄的,張能奇砍翻兩個到處亂跑的兵丁,雙手叉腰督促大家用弓弩還擊,但沖車上、攻城塔上都有布幔,城下兵士前面也有木欄遮擋,反擊效果頗為有限。
聽從幕僚介意,張能奇令兵丁強征桐油、尋找巨石,但剛剛搬來兩桶桐油就被攻城塔上,遠處望樓車上的觀測員發現,還沒有搬到沖車前面準備傾倒。
上百名弓弩手點燃火箭射向城墻,一桶桐油被點燃發出熊熊大火,而另一桶則根本沒有倒在沖車上面。
雙方激戰半天,見難以充分發揮地利優勢,守城的兵丁更是士氣低迷,很多人抱怨不已。
張能奇大惱,大西軍現在正陸陸續續從西面的清遠門撤出,十余萬兵馬,若加上糧草輜重運輸人員,足足超過二十萬之眾,如果全軍上下士氣低迷,若被義勇軍攻入城內,如此大西軍肯定會元氣大損。
而就在這時,東北角原來越顯得頗為詭異,先是傳來一陣陣吶喊聲,接著更是傳來一聲聲開花彈爆炸聲。
看著遠處冒起的濃煙,張能奇頗為驚訝,攻城當然是奪取城門,東北角又沒有城門,義勇軍怎么在東北角不遺余力?
北門爭奪進入白熱化,張能奇有心無力,除了派出兩個信使前往東北角之外,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北門。
如此過了一炷香功夫,一個個兵丁跌跌撞撞的跑來,聲言義勇軍如今已經占領東北角落,現在正源源不斷的殺了過來。
原來在對東北城墻炮擊的同時,借助煙霧樹林著掩護,楊成指揮眾人推著十余座攻城塔逼近東北角落。
城墻上的兵丁大驚,一個個拼命的跑到墻垛旁邊準備放銃放箭還擊。
但一些經驗老道的則略微感到不妙,發現城墻下面除了攻城塔、除了鳥銃手、弓弩手之外,還有三十余門佛朗機炮。
現在突然出現在城墻下面,將一枚枚鐵球射入城墻之上。
鐵球落在地上,發生翻滾,常常滾出十余步,砸在旁邊的墻垛上,濺起一陣陣火花。
城墻上的大西軍將士一個個苦不堪言,現在張獻忠搞得天怒人怨,其主力北撤的消息早已經傳開。
雖然被將領所逼迫斷后,但大多數將士沒有死戰之心,大家也不想再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啊。
很多人驚得四處逃命,少數扔在堅守的也不敢將頭探出放銃放箭壓制城下的義勇軍將士。
而趁機機會攻城塔已經推到城墻下面,一些人站在塔頂拼命的將一枚枚燃燒的震天雷扔過去,而另一些人則站在攻城塔上居高臨下放箭放銃火力壓制。
與此同時,更多人則將云梯搭載城墻上面,期間雖然有人掉落在護城河中,但更多人則渾然不懼拼命往上面攀爬,到最后居然一鼓作氣爬上城墻,跳了進去,然后揮舞著大刀來回廝殺。
由于護城河有四五米寬,大西軍也不可能重兵防守,攻入城墻上的義勇軍將士銳不可擋,殺散城墻上稀稀拉拉驚慌失措的兵丁,現在正準備擴大戰果,突然發現張能奇率領親兵趕到,雙方戰在一起。
看到城墻上不過百余人,張能奇還是非常有信心的,一面率部來回沖殺,一面向大西皇帝張獻忠告急。
但如今張獻忠將焚毀城都,大西軍將撤出城都的消息早已經在軍中傳開,眾人士氣低迷,根本不肯力戰而退。
而恰在這時,城內燃起一團團熊熊大火,更加坐實了大西軍將焚城的消息,看到大西軍焚城,攻城義勇軍一個個更是憤怒不已。
張能奇叫苦連天,義勇軍戰力本就在大西軍之上,大西軍兵力雖然數倍于敵,但全軍士氣異常低迷,仍然難以取勝。
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義勇軍突然改變戰術,在城墻下面集中佛朗機炮對身后大西軍進行炮擊,形勢開始慢慢向義勇軍逆轉。
一個時辰之后,楊成在東北角建立浮橋,將一門門較短的云梯搭在城墻下面之后,形勢完全逆轉。
雙方不斷廝殺,到中午的時分迎暉門失守,接著是北面北安門。
聽到迎暉門、北安門相繼陷落,正指揮各部放火的張獻忠頗為惱火,大西軍有十萬部眾,若再加上家眷、后勤、輜重足足有二十萬之多,現在若被攻入城中,要想平安撤出難上加難。
張獻忠放下焚毀城池這一預定行動,親自率部阻擋,雙方在城內大小巷道展開激戰,如此焚城計劃才未能全面執行。
形勢異常危機,楊麟已經將北安門城樓作為自己中軍大帳,將二十余門佛朗機炮架在城樓上,對準遠處街道身處大西軍進行炮擊。
街道上亂糟糟的,到處都是人群,有逃難的,有脫離大西軍控制的,更有源源不斷擠往西門撤退的大西軍家眷、壯丁。
但城都城實在太大,而義勇軍兵馬甚少,一時半刻之間根本不能殺散阻擾的大西軍。
雙方廝殺一天一夜,到第二天午時時分大西軍主力逐漸撤出城都城,到旁晚時分方率部牢牢控制西門,自此城都各個城門全部落入義勇軍之手。
自此,楊麟依靠掌握歷史發展脈絡的有利時機,利用大西軍想撤出城都城的心理,巧取名城,攻陷西南最大城市CD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