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在各義軍宿營地開始整編工作,團長、營長親自坐鎮,被安排擔任大隊長、中隊長的分批挑選人馬。
一對對流民從眼前走過,大隊長先審視個人儀表。
所有頑劣之徒,或者看上去身染不良嗜好的一律刷下,老弱病殘一律刷下。
接著就是考核,包括槍支食用,弓弩、刀矛使用,根據大家技能高低,或者編入補充營,或者編入保安團。
在來之前大家早就聽說過義勇軍待遇優厚,不但吃飯管飽,隔三差五的打牙祭,而且還有餉銀拿。
補充營月俸1兩5錢銀子,戰場立功另計。
民團作戰時候每月補助1兩銀子。
俸祿雖然不多,但只要被選中之后至少一家老少衣食有了著落,突然有這樣好的機會,大家一個個頗為踴躍。
那些被淘汰下來的很多哭喪著臉,有的更是連番哀求,旁邊的司務長、幫辦則站在旁邊不斷開導。
大家上陣殺敵這樣的事情都不怕,怎么可能擔心種田?
可以選擇官屯,民屯兩種形式,選擇官屯的話,官府提供耕牛、糧食,施行 4,6分賬,只要耕種20年到時候這些土地就屬于大家的了。
若選擇民屯,每個人分得10畝土地,前兩年官府不征收任何稅賦,兩年之后正常繳納丁賦田賦。
雖然大西軍軍紀甚嚴,但很多人身上還是藏有碎銀,聽到有田種,良田田賦不過6升大米一畝,旱地不過6升小麥一畝,丁賦不過1錢2分,很多人轉啼為笑。
當然也有人不服,特別那是在大西軍中高級頭目,明明自己是一營總兵,到這里,自己怎么只變成一個小小把總,有的更是一個大隊長。
但毫無辦法,大軍新敗,各部逃跑的甚多,現在留在身邊的人馬本來就不多。
再說了很多弟兄都認義勇軍,別的不說大家有吃有穿有俸祿拿,怎么甘心再做盜賊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
在整編過程中,老弱病殘以及淘汰下來的流民在民團兵丁保護下分散到轄下各縣以參與屯耕。
如此安排也是迫不得已,若將大量流民安置在城中還需派兵監視防止其作亂,還要供應大家一日三餐,而分散到各地之后自然有當地保安團監視,自然可以從當地豪門大戶處,從各縣官府衙門處獲得糧食進行安置。
在整編大西軍過程中,探馬來報有一支2萬多人的軍馬沿著涪江而下直奔合州而去,聽到這個消息楊麟頗為震驚,急忙召見嚴錫命等人了解消息。
嚴錫命跪在地上頭搗如蒜希望寬恕。
楊麟頗為惱火,怒道:“嚴錫命,你既然投奔本巡撫,就不應該欺騙本巡撫,你這種做法,真的讓人太失望了。”
楊麟令人將嚴錫命、龔完敬拖出去各打了三十板子之后,思慮再三,還是派出龔完敬、張瑯為使者前往大西軍營地,希望兩家能夠結盟,希望張可旺、張定國能夠率部能夠回師川北,共同抵御滿清韃子。
前前后后花了楊麟六天時間才完成對張獻忠殘部處置,正如前世所聽到的那樣,在這六天楊麟對蠻清戰力也越來越了解了。
2萬歸順的大西軍兵丁雖然裁減到不到五千,但保留下來的多是身強力壯的,在戰場上有一技之長的,如此雖然人數少了,但其戰力可遠在一般民團之上。
經過這次整編,義勇軍規模也有所擴大,到如今義勇軍人數已經超過三萬人,比起過去增加甚多。
而在這段期間,通過那些與滿洲韃子有交手經驗兵丁回憶,楊麟對滿洲兵馬實力有了更深一步了解。
各旗設立固山額真一人,梅勒額真二人,護軍統領一人,用以統領本旗兵馬。
其中需要著墨的是護軍統領及其所統率的巴牙喇纛,由本旗最為精銳的兵丁組成,大家常常披掛兩三層甲胄以沖鋒敵陣。
前世熟悉的鰲拜現在就擔任鑲黃旗護軍統領,作為先鋒射殺張獻忠之后橫沖直撞殺入敵陣之中。
滿洲八旗以騎兵為主,包括重騎兵與輕騎兵,與一定數量的步兵,根據康熙《大清會典》卷八一載:京旗滿洲佐領,設前鋒2名,親軍2名,護軍17名,撥什庫(領催)6名,馬兵(馬甲,又稱驍騎)40名,步兵撥什庫(步軍領催)2名,步兵(步甲,又稱步軍)18名,鐵匠2名,共89名。
包括前鋒營、親軍營雖然實力強悍,但畢竟人數太少(滿洲正藍旗共35個牛錄,即便滿編,不過70余人連級單位),主要護衛主將,一般不會投入戰事。
八旗真正作戰力量當為護軍營、驍騎營、步軍營,其人數多為2:6:2.
八旗野戰真正攻堅力量當為護軍營,護軍營也是八旗主要作戰力量,作戰時護軍多兩匹戰馬換乘,不但將士多穿兩層三層鎧甲,有的戰馬身上也披有甲具,防備火器弓弩遠距離射擊。
護軍多久經戰陣,其統領更是八旗最為出色的將領,就像后世大放光彩的鰲拜現在不過是滿洲鑲黃旗護軍統領。
滿洲八旗驍騎營實力也頗為強悍,戰場多在護軍后面手持強弓或者三眼銃等火器遠距離射擊,。
在近距離的時候,韃子騎兵也使用標槍,常常在十余步的時候投擲兩尺多長的標槍,亦殺傷對方。
待對方崩潰之后一擁而上,借助戰馬來回馳騁,使用馬刀居高臨下砍殺。
除了輕騎兵、重騎兵之外,與蒙古兵馬相比,滿洲還有數量可觀的重步兵,每個牛錄約為18人,大家平時多騎馬機動,戰時下馬作戰。
大家多身穿重鎧,躲在遁車后面進行攻城攻寨等攻堅。
攻打城池的時候,通過漢八旗,漢人所掌握的火器,轟開城墻,然后綠營兵馬源源不絕的殺入城中,與驚慌失措的守城部隊展開奮戰。
而此時經過數年經營,義勇軍已經成為明末一支勁旅,在火器方面更要優于漢八旗,優于綠營的。
經過數年發展,義勇軍已經形成強大火力,每個團約6門大號佛朗機炮,各營有6門三號佛朗機炮,可提供戰術火力支援。
每個大隊約有1門虎蹲炮,每個中隊有一個擲彈小組,可在廝殺中提供中火力支援。
除此之外,由于銃刺大量使用,義勇軍各部已經逐步從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
有超過2/3中隊是火器中隊,雖然大多數都使用火繩槍,但各營把總、各團游擊參將所掌握的主力部隊多采用燧發槍。
戰場上多通過火炮,通過火器壓制對方,伺機反擊。
戰場上以大隊、營為作戰單元實施三角進攻,常常一部遠距離設計,一部掩護,一部突擊,在對方潰敗之時,多從三個方向一擁而上擊潰對手。
在防守過程中,各個冷兵器中隊也采用鴛鴦陣,減少防守正面,增加防守縱深。
如果說最初還對八旗頗為忌憚,但從西充前線戰事實戰效果來看,還是從其他方向來看,義勇軍根本不怵漢軍八旗,不怵綠營兵馬。
真正畏懼的是蠻州八旗騎兵,為了擊敗滿清軍隊,楊麟一面節節阻擊,消耗清軍銳氣,另一方面則沿著順慶城北面構筑大量工事,每天臨戰演練步騎對抗戰術,進行針對性實兵演練。
隨著前方情報傳來,特別是聽到豪格作為四面出擊策略之后,楊麟知道戰勝滿洲韃子的時機已經到來,現在正秘密籌劃一場針對豪格的盛宴。
在通往府城南充的戰線上,景可勤、馮有慶、楊秉義與流寇連續廝殺了六天,在這六天里面雙方你來我往,殺得不亦樂乎。
聽到前方數路兵馬進攻受阻,被義勇軍阻擋在一個個大的山寨之外后,正在后方協調各部的豪格坐臥不住了,特別是到第三天,豪格親自指揮前線綠營兵馬對義勇軍駐守的各個營寨發動攻擊。
不論綠營各部配備大量弓弩手、鳥銃手,漢軍八旗更是配備諸多火炮(由于道路崎嶇,紅衣大炮難以推過來,正如多鐸攻打潼關之戰那樣,等待數日才等到紅衣大炮,秦嶺山路崎嶇,再加上這次屬于千里奔襲,紅衣大炮根本運輸不到前線),如此小的山寨根本就難以擋住大隊人馬全力進攻,經過一番猛攻之后綠營兵將沖入山寨之中,然后防火焚燒房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景可勤、馮有慶、楊秉義等人一個個則依托大的山寨對韃子進行阻擊。
杜家廟與別的山寨不同,是遠近聞名的大的山寨,現在已經阻擋綠營五天進攻了。
就像前世大家所熟知那樣,要攻打堅工事需要采用重炮轟擊,綠營總兵柏永馥將心一橫開始佛朗機炮轟擊。
沒有使用還好,戰場一使用方發現彼此之間巨大差別。
除了采用鐵芯銅體鑄炮技術之外,義勇軍更采用鐵模鑄造技術、冷卻法、多次鍛打法,鑄造大炮不但周期短,合格率高(九成以上,而泥模不過一成),而且每門佛朗機炮都安裝在炮架上面,可以輕松的調整射擊角度,可以較為準確的射擊,相比綠營的土炮,義勇軍鑄造的佛朗機炮不但打得遠打得準而且不容易炸膛。
對方居高臨下,己方的佛朗機炮剛剛發射兩三枚炮彈就被對方所炸,看對方不怕危險,戰場上常常使用開花彈,一枚炮彈落在地上常常冒著火星滾動數下發生爆炸,看到己方的佛朗機炮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在后方觀戰的河洛會更是氣得七竅流血。
尼堪惱火異常,而山寨上的景可勤也頗為惱火,特別是剛才接到撤兵號令之后更是如此,由于周圍其他地方山寨相繼被攻破,再加上看到韃子、綠營兵將不斷屠戮周圍的民眾,楊麟考慮到順慶城防已基本完成,指令各部陸陸續續退到郊外,以與滿洲韃子決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