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戰馬上,看了看身邊一些兵丁露出恐懼表情之后,整個氣氛顯得特別緊張,豪格滿臉鄙夷的說道:“聽說這個楊麟是一個落榜舉人,怎么帶兵毫無骨氣,一邊哭一邊高喊著口號,真是奇怪”。
周圍將領一聽,大家相視一笑,以消除心頭陰影。
戰場上為了震懾對方,很多將領往往制造一種先聲奪人的氣勢,將所有兵馬全部拉出來,甚至每個人身后插滿錦旗,給人感到錦旗遍地,漫山遍野都是數不盡人馬的感覺。
與這個時代其他軍隊不同,義勇軍身上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渾身上下透著一絲詭異。講究列陣示敵一部,隱藏一部,而不能讓對方窺視軍中實力。
前面一片片山坡、丘陵之中,隱隱約約出現一面面旗幟,除了少數兵馬列陣于外,而大多數軍隊則隱蔽在工事中,或者埋藏在老林之內。
對義勇軍如此排兵布陣,綠營兵馬往往不太適應,前幾天吃盡苦頭,有的時候陷入對方重兵伏擊之中,有的時候側翼突然遭受攻擊,損兵折將,大家抱怨不已。
現在義勇軍依城墻列陣于外,擺出一副野戰架勢,豪格等人雖然摸不清頭腦,但不得不派出綠營兵馬出擊試探實力。
自從老努起兵以來,韃子野戰還未曾被明軍大敗過,現在楊麟擺出野戰作戰態勢,豪格雖然不明白深淺,但為了清軍榮譽,也不得不下令全線攻擊。
遠處號角聲不斷,綠營兵馬逐漸展開,為了給自己壯膽,大家將一門門火炮拉到陣前面,遠遠的對準前方義勇軍陣地放炮。
這個時代紅衣大炮重則千余斤,再加上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運輸困難,綠營之中,漢軍八旗軍中多為大號佛朗機炮,射程較近,為保證射擊效果,常常出營發射。
十余門火炮相繼點燃,一枚枚實心球被射到天空然后落下,有的打在山崗上濺起一陣陣泥土,然后挑起,擊傷周圍目標。
有的落在軟土之中,雖然濺起一陣泥水,但泥土較軟,落下的實心球則陷入泥土之中,除了直接擊中目標,沒有多大傷害。(有人評論滑鐵盧戰役,主要是英軍陣地到處都是淤泥)
義勇軍講究列陣示敵一部,隱蔽一部,陣地前沿部隊本來不多,對方在遠處放炮,不但打不遠打不準,而且所發射實心彈殺傷力頗為有限。
火炮聲中,綠營兵馬已經列陣完成,連聲高呼數聲給自己壯膽,然后推著偏廂車遁車,或者高舉著盾牌,潮水般涌來。
望著正在冒煙的綠營火炮營地,第6團參將景可勤顯得頗為興奮,對身側第10團游擊將軍王之邦、民團都司齊聯芳說道:“大人常說戰場之上需以正和,以奇勝,能視之不能,不能示之能。
韃子實在太過張狂,這樣遠就放銃放炮,根本打不準啊。”
齊聯芳原為大西軍將領,張獻忠被殺之后歸順義勇軍,看著不斷落下的火炮道:“將軍,比起其他明軍,綠營兵馬還算精銳,若任由對方放炮,沒戰先亂,恐非我軍之福啊。”
王之邦歸順義勇軍已經一年之久,對戰術方法也頗有研究,聽齊聯芳如此一說,哈哈一笑,指了指右前方一個坡地,在前線隊列后面坡地上是左翼義勇軍的一個三斤炮基地。
火炮先前隱蔽在周圍叢林之中,在綠營兵馬列陣炮擊之時大家將火炮推到前面,現在已經一字排開,按照把總楊福全的各種指令調整射擊角度。
明朝末年隨著佛朗機炮,紅衣大炮傳入中國,戰場上常常根據目標距離調整射擊角度,從而達到精準射擊。
在綠營火炮一字排開戰場暴露無遺的時候,火炮把總楊福全則根據目標距離,下令調整射擊角度,現在對準500米的目標展開射擊。
與綠營不同,義勇軍火炮多按在炮架上,通過調整炮身位置調整仰角,在戰場上常常能夠快速準確調整,快速準確射擊。
一聲令下,十余門火炮相繼點火,對準五百米開外的目標陣地射擊,由于目標較遠,命中率不到四成,但一輪炮擊之后,砸死砸傷數人,對方炮兵陣地一片混亂。
綠營火炮陣地亂成一團,指揮將領異常惱火根本顧不得放炮支援前線綠營兵馬,大家一個個拼命調轉炮口準備開炮還擊。
但這個時代沒有什么炮架,且火炮較重調整困難,直到被對方連射四五輪,才有兩三門火炮調整完成,而此時陣地上一片狼藉,戰場上作用有限。
而看到對方火炮陣地完全被壓制,義勇軍士氣大振,大家高聲歡呼,有的高舉著狼筅、長槍、長矛,有的則用佩刀敲打著藤牌,發出一陣陣吶喊之聲。
此時綠營兵馬已經逼近一百五十余步,看到前面陣地上對方歡呼聲一片,為了壓制對方,一些人高聲吆喝著,有的則躲在遁車偏廂車遠遠的放銃放箭放炮。
此時第10團游擊將軍王之邦已經來到前沿陣地掌握部隊,看到對方遠遠放銃放箭放炮,雖然聲勢很大,但沒有多大效果。
看到對方如潮水般撲過來,王之邦稍作沉思,向左側蘆葦從中揮了揮手,然后指揮所部還擊。
數門大號小號佛朗機炮被推出來,對準遁車偏廂車后面目標射擊,王之邦也率領本部三個步兵營列陣完成,以準備反擊。
帶隊沖鋒的綠營兵馬根本沒有料到義勇軍火炮自成體系,各團有大號佛朗機炮,各營有三號佛朗機炮,以破壞對方攻勢。
交戰過程中,大隊長中隊長通過指揮所屬的虎蹲炮、擲彈兵,或者通過火槍、弓弩射擊,以殺傷對方。
現在對百五十步開外遁車后面、偏廂車后面目標進行射擊,三五枚火炮落入陣中,殺死殺傷一大片。
一些將領帶領下一隊隊綠營兵馬沖出,前面的兵將高舉著盾牌掩護,后面兵馬則不斷放銃放炮,沒有什么準星,噼噼啪啪響過不停。
王之邦滿臉充滿輕蔑的笑意,過去在大西也曾如此干過,但經過這一年實踐漸漸了解其中弊端,像現在這樣大家遠距離自由射擊,雖然聲勢很大,看起來非常熱鬧,但射擊不準。
任由對方猖狂,待對方逼近百余步的時候,前線兩個步兵營突然行動,在大隊長帶領下前排將士突然啟動向前沖出數步,然后舉槍齊射。
由于距離較近,且義勇軍突然逼前發難,再加上火槍齊射發難,綠營兵馬始料未及,一輪射擊之下,有的被射得亂成一團,一些人感到對方火力猛烈周圍死傷甚重準備后退,一些紀律好的戰力強的則企圖借助對方裝填火力空隙沖上去肉搏廝殺。
剛剛沖出數步,看著營地前面不知道什么時候推出的虎蹲炮,一些人傻了眼,另一些人則抱著頭躲避。
由于發射散彈,虎蹲炮雖然殺傷面積甚大但發射距離甚近,正面的綠營兵馬紛紛躲避,其他方向的則不顧傷亡沖上前。
但這還未算完,剛剛沖出四五步,雙方相距五十余步的時候,突然看到對方陣中沖出數名兵丁,大家一手手持燃燒的火苗,一手從腰際取出震天雷,在沖出陣外十余步之后,點燃手中震天雷類,不斷扔入對方陣中。
震天雷重約2斤,雖然沒有木柄便于投擲,但像這些十里挑一的將士可輕易扔出三十余步,一枚枚震天雷落入對方陣中發生爆炸,彈片橫飛,常常殺傷周圍數米目標,爆炸威力非常之大。
北宋末年宋軍在保護開封城的時候就有使用震天雷的記載,在義勇軍組建之后成為標準配置,各個中隊就有一個擲彈兵小組,這些身強力壯臂力驚人的兵丁經過特殊訓練之后,多能在二十步開外將震天雷準確扔入對方陣中。
作為現代手榴彈的雛形,震天雷開花彈利用第二次爆炸的機會殺傷對方,所不同的現代手榴彈使用的是烈性火藥,而震天雷使用的是黑色火藥,爆炸威力十分驚人。
由于每個中隊多有一個擲彈兵小組,戰場突然發難,一枚枚震天雷劃破長空落入對方陣中,爆炸聲如同鞭炮聲一樣此起彼伏,整個前沿陣地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突然遭到如此打擊,綠營損傷慘重,很多幸存者驚慌失措的拼命向后面逃竄,以此為掩護保全性命。
接連遭到虎蹲炮炮擊,震天雷爆炸,綠營兵馬亂成一團,一些人開始退卻,另一些人不明究理拼命往前沖鋒。
面對亂成一團目標,義勇軍則顯得非常從容,火槍手再次舉起鳥銃瞄準射擊。
過去火槍發射流程包括一洗銃、二下藥,三藥實、四下鉛、五送鉛、六下紙、七下紙、八開門、九下藥、十按火繩、十一開火門、十二三點瞄準、十三放銃,一分鐘常常放一次銃。
經過一年多實踐,雖然有人也提出紙子彈這種概念,雖然楊麟以紙子彈還不成熟還未完全采納,
但義勇軍火槍發射步驟明顯已經改良(鉛子與紙張同時裝填),火繩槍基本變為:
一洗銃、二下藥,三下鉛下紙張、四夯實、五開門、六下藥、七按火繩、八開火門、九三點瞄準、十放銃,發射速度至少提高五成。
火繩槍如此,燧發槍發射過程主要為:
一洗銃、二下藥,三下鉛下紙張、四夯實、五開門、六下藥、七三點瞄準、八放銃,發射速度則至少提高一倍。
現在各燧發槍中隊已經重新完成裝填,對準近距離混亂不堪目標放銃,殺死殺傷甚多。
古代戰場講究用人命堆積,雖然前方戰死戰傷甚多,但在督戰隊威逼之下,大家根本不敢后退,一些人利用火槍發射速度較慢特點,依仗身上鎧甲防護拼命往前面沖鋒。
但由于義勇軍已經裝備虎蹲炮,配備擲彈兵,再加上各部改善鉛彈裝填流程,雙方短兵想接間隙至少四輪齊射,殺死殺傷多人。
兵馬多為明軍精銳改編而來,饒是過去戰力甚強,在連續射擊之下各部死傷甚多,期間雖然有少數沖殺過來,但很快被優勢義勇軍突擊。
一隊隊殺手中隊從陣中沖出,迎上沖過來的綠營兵馬,大家常常三五成群,兩個伍長各帶領一個藤牌手、一個狼筅手側面突擊,或者兩翼包抄,小隊長則帶領其他兵馬正面廝殺。
在后面火槍手掩護下,雙方戰在一起,綠營雖然人數眾多,但后方遭到義勇軍大號佛朗機炮、三號佛朗機攻擊,兵力常常不能集中,戰場上反而以下打多,被殺得人仰馬翻的,連連向后面退卻。
柏永馥騎在高頭大馬上,面色鐵青,若前幾天為義勇軍所敗,主要因為對方依仗山寨地理優勢還情有可原,現在對方正面不過三個營不到兩千人,自己反而落入下風,就不能原諒了。
韃子貝勒尼堪率領千余騎兵在后方監視,為了保住自己奴才地位,柏永馥一度準備提刀上陣廝殺,看到主帥如此,前方綠營兵將一個個也發了狠,大家紛紛沖上前來廝殺。
但義勇軍不斷作戰勇猛,而且發揮組合優勢。
團部、營部火炮不斷發射,破壞對方攻勢,阻隔敵人。
大家相互配合,各個作戰小組,各個小隊、各個中隊、各個大隊在戰場上密切配合,且在虎蹲炮、擲彈兵、火槍手掩護下不斷反擊,戰場上雙方你來我往,殺得好不熱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