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重建,除了城市內糧荒之外,最根本的就是地方屯耕,而要解決屯耕,最主要就是耕者有其田,流民得到控制,地方安寧,只有這樣老百姓即然而然回到田中耕種。
軍隊已經分散到各地屯剿匪、屯耕。
過去CD平原三成以上為王田,三成以上為官田、衛所屯田,民眾自由田地不過三成而已。
張獻忠入寇很多民眾逃荒,大片土地荒廢。
這幾年還算風調雨順,天氣也不像前幾年那樣異常,以CD平原肥沃土地,只要民眾回到地里繼續耕種,只需數年時間就可以恢復舊日繁華景象。
去歲義勇軍入主四川,民眾開始回流,去歲秋耕大家也在地里種上小麥、豌豆等糧食。
但去年年末韃子入川,前鋒一度逼近CD城,很多民眾重新開始逃荒,現在韃子被趕出四川,大家自然而然回來耕種土地。
騎馬下鄉巡視,但常常發現大面積土地荒廢,看著地方上流民,地方需要大規模屯耕。
如今義勇軍已經分散到各個州縣,一則進行屯耕,再則剿滅各地匪亂。
連年動亂,地方盜匪非常猖獗,這些人雖然對人民非常粗暴,但怎么是軍隊對手。
常常每個縣有兩三個大隊(哨)的官兵,在把總、幫辦帶領下進行繳費。
在常年征戰中,楊麟感覺到基層將領的重要性。
過去在川北的時候,各哨(大隊)紛紛派往地方協助剿匪,或者圍獵山中猛獸,最初大家可能沒有章法,但這些將領雖然有的沒有什么文化,但多頭腦聰明,經過數次鍛煉之后,多能夠獨立完成任務。
現在這些將領被安置在一方擔負剿匪重任,相當于鍛煉大家獨立領兵能力,而不是像舊軍隊那樣簡單服從。(這也是紅軍將領、八路軍將領個人能力鍛煉方法,大家常常獨立帶隊訓練,打游擊,長年累月積累,當然訓練出獨特的帶兵方法)
川北順慶府這幾年風調雨順,地方也太平,一些民眾家中存有糧食,衙役敲鑼打鼓的到地方,鼓勵大家前往CD平原耕種。
如此雖然招攬了近萬名民眾,大家扶老攜幼來到CD平原屯耕,只需要官府劃分地盤,也不太需要官府補助。
但那些流民則不同,多采用官屯、軍屯、民屯等模式。
所謂官屯軍屯,主要針對那些沒有余糧身無分文的流民與俘虜,官府供給耕牛糧食進行屯耕,屯耕完成土地,官府前兩年免征稅額,第三年收取民屯稅賦的四倍。
更多的是民屯,鄉親們憑借自己一己之力進行屯耕,屯耕土地前三年不繳納任何賦稅,與之相反官府衙門還可以每戶貸給兩擔糧食,三年內歸還四擔糧食。
楊麟每天一大早騎馬巡視城內城外各個粥鋪,很多人拿著官府救濟的糧食糧食屯耕,到現在街頭沒有多少流浪漢了。
如此過了半個月,看到地方安定下來,楊麟帶著一個騎兵大隊快馬加鞭趕到北邊的都江堰,以組織重修水利工程。
一路之上,楊麟遇到三個軍屯場所,所謂軍屯場所,就是劃到各個團營,然后由該部組織俘虜進行屯耕。
這次韃子入川有萬余滿蒙八旗、五萬綠營兵馬以及兩萬多強擄而來的勞役。
就像主角最初穿越之時從地方強征勞役一樣,那些被強擄而來的勞役多為川陜普通農戶,大家無權無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被韃子強擄到兵營,一個個本來就是苦出身,對這些俘虜當然抱同理心,對愿意回家的,一律發放二十斤口糧,發放兩錢銀子,讓大家成群結隊的翻山越嶺回到家鄉,免得家破人亡。
即便如此,由于韃子占據各個關隘,還是有三千多被虜壯丁不愿回去,對這些不愿回去壯丁則由官府貸給糧食,貸給耕牛進行屯耕,現在各地拋荒土地甚多,大家只有有力氣肯干,不愁溫飽。
如果風調雨順,一兩年還清欠官府的糧食、耕牛費用,要不了幾年時光,生活完全可以小康。
所以民屯、官屯民眾積極性頗高,大家干勁比較大,很多人起早摸黑的就是希望能夠多開墾一點荒地,多一點收成。
官屯的多是韃子強擄而來的民壯,是官府從各地收攏而來的流民,而那些被俘綠營兵馬由于助紂為虐幫助韃子殺害普通民眾,則全部在兵丁看管下進行屯耕,也就是所謂軍屯。
這次共俘虜了1萬綠營兵馬,其中兩千精壯被抽調選入軍中之后,剩余的則分散到全川各地進行軍屯,常常是一個縣約三五百人,大家在軍隊或者縣衙門兵房監督下進行屯耕。
軍屯所得,5成歸俘虜自己所有,而另外一半則歸官府兵房、軍隊所有,如此補貼軍需,減少地方軍隊負擔。
相比民屯、官屯,軍屯剝削非常大,有點像過去勞教營,又有點像地主的莊園,這些軍屯俘虜完全就是地主家的佃農,大家勞動積極性不太高,很多普通兵丁心中頗有微詞。
一路之上看著馬車攆下車撤,楊麟感概什么時候將這道路改成碎石馬路,什么時候將那石梯子鋪成便于馬車行走的康莊大道?
看著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組成的都江堰主體工程,楊麟為古人的智慧感慨不已。
但看著通過魚嘴、飛沙堰流入的岷江的江水,看著由寶瓶口留到CD)平原的江水,楊麟突然有了一種奇怪想法,是否能更好的利用這些流入CD)平原的江水。
就像小的時候看到的旁邊大隊在河道上建了一個5,6米高的大壩,在旁邊修一條小河溝,水流沖在轉軸上帶動軸承快速轉動,從而實現快速碾碎大米的目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這種技術,就像小的時候看到家里有一個舂米的石磨,聽爺爺說每次舂一斗米要半天時間,再加上很多米殼沒有舂干凈,非常耗牙齒,如此很多人五十多歲滿嘴牙齒掉光了,吃這個也吃不得,吃那個也吃不得。
自知專業有限的楊麟當然不干動都江堰這個工程,好像在21世紀文明發展那樣高的時候也沒有那個敢動都江堰啊。
受此啟發,為了引導灌溉,楊麟只是讓人在引水口下游險峻之處修幾個水道,然后按上軸承,通過水流沖擊軸承,軸承帶動一個舂米的滾承以快速舂米,舂小麥而已。
大多數人懵懵懂懂的,講了半天終于有人開竅,這不是大家常用的水車嗎?過去是立起來的,現在平放在下面出水口,以待帶動轱轆舂米啊。
看到有人聽懂后,楊麟也頗為高興,大家坐下畫圖,工匠師傅們承諾按照要求鑄造,若有任何問題解決不了的大家再商量解決。
看到終于有機會吃上精米了,楊麟內心頗為高興,沒有穿越的當然不知道古代生活艱辛,過去那種舂米方米根本舂不干凈。
當官有錢后最大好處就是不需要事事躬親,決定什么事情給了錢財安排人手讓工匠師傅們打造,而楊麟則趁此機會視察各地。
路上時不時遇到一些流民,大家扶老攜幼的從遠處趕回來,遠遠的看見家鄉很多人哭倒地上,老淚縱橫。
大家指著交通要道的標語議論紛紛,很多人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這對流民實在太好了。
所有男丁分10畝水田20畝旱地,可以選擇進行官屯民屯。
由官府提供耕牛,提供糧食種子,提供住宿所用房屋,可以說官府包干,民眾只需要出力就可以進行官屯。
民屯土地差一點,地方也偏僻一點,只要在官府分配區域進行屯耕就可以,前三年征收半賦,三年后正常收稅。
關于軍屯那完全不一樣,多由俘虜、大西降軍、地方土匪流氓參加,進行屯耕,收成與官府均分,但軍屯土地所有權屬于官府。
不論是民屯、官屯還是軍屯,都比過去優厚多了。雖然楊麟輕徭薄賦的美名早已經傳遍開來,但大家看到如此標語還是不敢相信。
民眾逃荒的時候多收拾金銀細軟,收集祖宗牌位上路,大家一個個多有一點錢兩,而看到CD)衰敗如斯之后,楊麟不但從各地調撥糧食平抑物價,更將繳獲的水牛與駑馬分給屯耕民眾,如此很多人選擇民屯,不愿選擇軍屯。
這不,這天楊麟騎著馬跑到離10里的地里,彎起褲腳袖子,在眾人目光睽睽之下來到地里插秧子,這可是奇聞一件,雖然大家都說耕讀人家,但在封建社會里面堂堂一個巡撫,一個統領數萬大軍的大將軍竟然下田插秧,大家簡直感到不可思議。
而那些參與屯耕的俘虜,參與屯耕的兵丁一看,一個個更是佩服不已,楊麟伸了伸腰,笑著對旁邊的CD)知府王光先說道:“王知府,告訴弟兄們,日常軍營里面訓練叫訓練,現在大家在地里干活也叫訓練。
這樣兄弟們就可以知道我們軍餉來之不易,鄉親們省吃儉用的繳了皇糧,我們有軍餉,我們現在插秧,就是感謝鄉親們,大家說是不是?”
周圍一聽,紛紛大聲稱是。
楊麟笑了笑,看著眾人道:“哦,董永與七仙女的天仙配不是千古佳話嗎?各位,我將這天仙配改為軍民配,大家說好不好?”
眾人一聽,一個個喜笑顏開。
楊麟當即唱:“
人間男女成雙對
男耕女織好歡顏。
現有韃子把家侵,
殺我父母燒我房。
要我為奴又為仆
死后還要鼠尾巴見祖先
為保家人與家園
你當兵來我種田
你為國家成忠義
殺敵立功把家還
我為國家辛勞苦
軍功上有你一半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這是前兩天楊麟找幾個人編排而成,經過多番推敲之后方成案,大家看到楊麟放聲高唱,也齊刷刷的唱起來,雖然歌詞不是最佳,但比起那些山歌,比起十八摸要好多了。
忙碌了一天,感到背酸酸的,在農家里面喝了一碗稀飯,然后打著馬回到城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