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早朝上的幾名內謁者以外,大唐宦官幾乎不早朝。
說得好聽些是“不必”,說得難聽些是“不準”。
大唐律令如此,意在約束宦官權利,以防其干政亂政,但自玄宗之后,宦官權利日盛,甚至一度左右新君承繼之事。
既然勢大,便一定會有趨附之人,正因如此,宦官雖不得早朝,但對于早朝之上發(fā)生的一切都了若指掌。
李扈的風波尚未完全褪去,馬元贄卻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
同樣發(fā)生在早朝,同樣源自一封奏疏。
只不過這封奏疏看上去與王宗實和馬煜二人沒有任何關系,與馬元贄與仇士良更談不上什么聯(lián)系。
奏疏來自于李湞。
鑒于吐蕃內亂日益漸深,李湞建議提早對河西用兵。
不僅如此,李湞甚至還對此做出了相對周密的部署,包括調動靈武原朔方、涇原、鳳翔、西川等四鎮(zhèn)共八萬兵馬,靈武節(jié)度使米曁為甘涼道行軍總管、鳳翔節(jié)度使石雄為岷成道行軍總管、西川節(jié)度使李回為松維道行軍總管、涇原節(jié)度使史憲忠為會原道行軍總管,四道以征西大元帥史憲忠為首,兵分四路進擊吐蕃。
李忱看到這道奏疏后沒有說話,而是讓內侍一字不差地誦讀了一遍,李忱并沒有明確表態(tài),而是以廷議的形式讓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當然,讓馬元贄真正感興趣的并非廷議本身,而是這道奏疏的作者。
顯然,李湞身為幽州行軍司馬,在朝中并未擔任任何職位,而幽州又與河西相隔千里,按理說這道奏疏滿朝文武任何一人都可以上,但唯獨與李湞沒有半點關系。
更重要的是,李湞目前是因王宗實一案有所牽連才被留在京城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沒有洗清自己的罪名。
既是戴罪之身,那么自然應該是努力去洗清自己的冤屈才對,但卻又毫無緣由地上了這么一道奏疏。
其中緣由便值得讓人細細揣摩一番了。
馬元贄想不通李湞有什么理由去這么做,因為一旦對河西用兵,表面上看來與自己沒有關系,但事實上神策軍必須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
因為雖說要調集四鎮(zhèn)八萬兵馬,但誰也說不清這四鎮(zhèn)中誰會真出力,誰又只是逢場作戲。
介時一旦兵力不足,神策軍的作用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而仇士良雖說病見好轉,但畢竟老邁,長途領兵作戰(zhàn)更是力不從心,所以到了那時,馬元贄總領左右神策軍的機會便會大大提升。
先不論李忱是否會采納李湞的建議,單就奏疏的內容來說,對馬元贄有百利而無一害。
馬元贄不知道李湞與仇士良究竟有何過解,但卻知道李湞似乎是在幫自己。
只不過幫得隱晦一些,也出人意料一些。
“這個李湞,你知道多少?”馬元贄對馬植問道。
馬植想了想后,道:“此前了解并不多,前幾日去見他時,覺得此子似有大謀!”
“大謀?!”馬元贄有些驚訝。
馬植隨即點了點頭,道:“此大謀倒也并非什么經(jīng)天緯地之才,只是按他這個年齡來說,心智要遠勝旁人,心機也更深一些!”
“那你可知他與仇士良有何冤仇?”馬元贄又問。
馬植搖了搖頭,道:“這便不知道了,不過以仇士良如今的勢力,便是真有冤仇,等閑人也不會明目張膽地表現(xiàn)出來的,更何況他只是個小小的幽州行軍司馬!”
馬元贄聞言陷入沉默,顯然馬植這番話還是有些道理的,但卻還不能讓馬元贄感到信服,畢竟此前遠在江陵府,與仇士良并無任何交集,更談不上什么仇怨,甚至其父李承業(yè)與仇士良都無更多的接觸,更遑論一個剛剛及冠的少年了。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見見這個李湞!”馬元贄突然說道。
馬植聞言微微一怔,而后想了想后說道:“在這個時候見他,只怕......”
“尋個安全僻靜之地應當無妨!”馬元贄直接說道。
“那......他若不肯呢?”馬植又問。
馬元贄隨即笑道:“我倒是覺得他一定很樂意見我的!”
......
李宅。
“自然要見,一定要見!”李湞手中捏著一封手信,神情略顯得意。
“素聞馬元贄老奸巨猾,你就不怕被他看出或問出什么破綻?”鄭從讜有些不解。
“人總會有什么破綻的,他想看出我的破陣,我自然也想看出他的破綻!”李湞笑道。
此時只見鄭顥卻緩緩說道:“馬元贄也好,仇士良也罷,我們對他們都知之甚少,此次倒也是個了解他的好機會!”
“機會是好,但危險也極大,值得冒險么?”鄭從讜反問道。
“值!”
一直沒有說話的劉瑑此時突然說道。
鄭從讜聞言看了看三人,而后隨即輕嘆一聲,道:“既然你們都同意,那便如此吧,只是介時萬萬小心,一旦被他看出什么破綻,前功盡棄事小,禍亂朝局事大!”
......
崇業(yè)坊。
玄都觀內的桃樹還未發(fā)芽,單看那些凌亂的枯枝怎么也與“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毫不相干。
但若是待到早春三月再來看時,數(shù)百株桃樹的花朵連接成海,舉目望去盡是一片粉紅,宛若置身十二洞天、七十二福地。
玄都觀為天師道子孫廟,即由師徒之間繼承衣缽,其間廟務也由師徒一手管理,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均住在子孫廟。
玄都觀的山門并不大,但其內卻是別有洞天,至于那數(shù)百畝的桃園,更使其聞名遐邇。
這是李湞第一次進玄都觀,但對于觀內美景看上去卻并無太大興趣,因為今日他要見一個人。
當李湞被一男官道士的別稱引至一處僻靜的廂房后,馬元贄早已候了多時。
李湞從未見過馬元贄,但這似乎卻并不影響他對馬元贄的判斷,幾乎在見面的瞬間,李湞便斷定此人便是馬元贄。
“李湞拜見馬中尉!”李湞微微躬身,叉手行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