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的?”李湞面色有些詫異,顯然注吾合素的解釋并不能讓自己信服。
“哈哈哈!”注吾合素大笑,卻向李德裕說得:“敢問文饒公,這還是那位善辯人心,機敏老成的李將軍么?”
李德裕也隨即附和道:“越是簡單的道理,有時他越是揣摩不透!”
李湞訕笑一聲,“其實湞多少也猜到一些,只是不太相信延慶真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顛覆了陛下眼皮底下的神策軍!”
“哎,說是陛下的神策軍,其實自憲宗以后神策軍便只知閹宦不識天子了,所以她只需要瞞過仇士良便足以了!”李德裕白了一眼李湞說道。
注吾合素此時也插話道:“自古軍權至于延慶公主具體如何做到的老夫不知,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陛下一定還未察覺,否則延慶絕不可能能安安穩穩地活到今日!”
說到此處,李德裕卻是想了想后說道:“或者還有一種可能,便是陛下已經查到一些蛛絲馬跡,只是還在等!”
“等什么?”李湞追問。
李德裕目不轉睛地望著李湞,緩緩說道:“等你!”
“等我?為何?”李湞不解。
“等你出面保延慶或杞王不死!”
“這......這又是為何?若陛下不想,不殺便是了,又何苦等我去求?他若執意要殺,我求了又有何用?”
插一句,【 \\咪\\咪\\閱讀\\app \\mimiread\\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注吾合素卻是微微一笑道:“顯然陛下并不想殺延慶或杞王,也許甚至不想治姐弟二人的罪,否則的話絕不會等到現在,既然已等到了現在,文饒公的意思李將軍還沒明白么?”
李湞眉頭微皺,想了想后似是明白了一些,略帶猶疑地說道:“文饒公的意思是......陛下已經掌握了延慶的所有手段,甚至包括在神策軍內的影響,但仍不想殺她二人,只是等我去求情,而后借用延慶的手段幫我掌控神策軍!”
聞言之后,李德裕這才贊許地地點了點頭。
但李湞隨即又問:“即便如此,那陛下如何知道延慶會求我幫忙?據我所知,武宗一朝仍在位的有不少老臣,她完全可以去求他們而不必與我交換什么條件!”
“又糊涂了不是!”李德裕剛剛舒展的眉頭再度皺成一團,“平叛首功非你莫屬,但陛下為何對你不封不賞?”
不待李湞回答,李德裕緊接著說道:“一則因你即將封王,但這封王不過是早晚的事,所以此為其次;更重要的原因便是陛下要欠你一個人情,只有如此,才能有足夠的理由答應你的請求!”
最后,李德裕幽幽說道:“這一點,延慶比你看得更透徹,在揣摩圣意面,你還需多與她學學才是!”
聞言之后,李湞心中的疑問頓時迎刃而解,若非李德裕與注吾合素,自己也許永遠只能看到表面。
但自己聽得越是透徹,心中便越是害怕,這絕不是李湞想象中的父子君王,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難道身在帝王家便真的就要摒棄父子間的坦誠么?
這讓李湞又想起了玄武門外的兄弟李漠,想起了樂游原的父親李忱,心中愈發不寒而栗。
李德裕似乎看出李湞心中的痛苦,不緊不慢地說道:“得到了天下,便需得拋棄一些東西,但無論拋棄了什么,心中卻還是要守住些什么的,陛下忍辱負重十余年方得今日之天下,若論親情,他比誰都更加珍惜,只是身處龍榻,便心系天下事,想得多了也便有些牽絆,也就注定有些事不能說得太直白,更不能做得太直白!你......可明白?”
李湞默默地點了點頭,而后緊接著又搖了搖頭,一言不發。
注吾合素此時也輕聲嘆道:“無論你對誰有怨恨,都不可對陛下有恨,他若真不信你,便不會一次又一次地讓你身負重任,更不會將兵權交與你,那日在京城內可是將十數萬勤王大軍的兵權都交給了你,但凡他對你哪怕有一絲懷疑,都不會如此!”
說罷,注吾合素將目光移向窗外,星星點點的月光透窗而入,卻讓窗外的夜變得愈發地陰沉,“那可是十萬大軍勤王大軍啊,那可是長安城啊!即便老夫這個外臣想起來,心中都有些后怕,自古以來弒父奪天下的事情還少么?”
注吾合素說完,李湞的神色看去有些復雜,他當然更愿意相信這些,即便是在內心最深處,李湞也同樣認為父親李忱是疼愛自己的,但就是無法認同李忱的種種所為。
李湞更愿意看到的是無論何事,父親李忱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自己所思、所想,任何困難都與自己一同面對。
也許這只是一種奢望,他明白身為天子所要面對的巨大壓力,身處高位必然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更遑論天子。
想到此處,李湞心中多少有些釋然,既然自己無法改變,那就試著去接受,這也是李湞一世悟到的事理,絕不鉆牛角尖或許能活得更輕松些。
見李湞眉頭舒展,李德裕笑問:“想明白了?”
李湞點了點頭,“沒想得太明白,但不再去想了!”
李德裕撫須大笑:“這便對了,你現在要想的不是這些,而是另外一件事!”
“哦?還有何事?”李湞問。
李德裕隨即與注吾合素相互對視一眼,而后笑吟吟地問道:“眼下陛下還未立太子,你就真的沒想過要更進一步?”
“當皇帝?!”李湞當即擺了擺手,道:“不干,太累!”
“那你可曾想過,憑你的功勛,陛下諸子之中還有誰能與你相及?若你不做太子,無論誰登皇位都會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你的閑散王爺就真能平平安安地做下去?”
李湞頓時一滯,李德裕所言與此前延慶的意思一般無二,而自己也曾想過這些,只是李湞單純地覺得只要自己日后辭去一切官職,交出一切實權,便能做得一世富貴。
但事實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無數的歷史教訓都反復地說著一句話:身負不世之功,必無安身之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