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因哈特靠在自己辦公桌后面的皮椅上,反復翻閱著手里的那份戰(zhàn)報。
“不出所料,墨索里尼終于還是丟了非洲的意大利殖民地。”萊因哈特有些幸災樂禍的自言自語道。
對于非洲戰(zhàn)場上的意大利軍會戰(zhàn)敗,萊因哈特其實并不吃驚,相反,要是他收到的消息稱意大利人統(tǒng)一了英國的非洲殖民地,那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隨手把這份意料之中的意大利敗報,往桌上一丟,萊因哈特也起身伸了伸懶腰,往會議室走去。
意大利在非洲的巨大失敗,同時也意味著德軍馬上該在非洲大顯身手。
以萊因哈特對墨索里尼的了解,輸?shù)倪B本錢都快丟掉時,也該他四處搬援兵了。
雖說上一次萊因哈特把墨索里尼坑的直接氣昏過去,進了醫(yī)院,為此,萊因哈特還很是懺悔了3秒鐘。
不過這一次,他是真準備給墨索里尼一個實打?qū)嵉牡?*作為援助,幫他贏回非洲的主導權。
倒不是由于萊因哈特良心發(fā)現(xiàn),決心好好補償墨索里尼一次,他之所以準備讓隆美爾帶人去非洲幫墨索里尼收拾爛攤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德國對英作戰(zhàn)的布局能夠順利進行。
或許別人還不太清楚,但在萊因哈特看來,意大利王國雖然是南歐地區(qū)的傳統(tǒng)軍事強國,可是,這種強大,不過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而已。要論起戰(zhàn)斗力,意大利不但不能和德美蘇這種超級大國相提并論,光是在萊因哈特組建的同盟國內(nèi)部,其排名也還在維希法國,西班牙王國之后,只是高于羅馬尼亞和挪威這種三流戰(zhàn)力的國家而已。
如果真的放任意大利在非洲的最后一大股潰兵都被韋維爾吃掉,那么指望意大利這個“強國”,將來能夠幫德國把非洲的大股英軍拖住,不讓他們回援本土作戰(zhàn),簡直等同于天方夜譚!
想要不讓兵力越來越龐大的英國非洲軍團被調(diào)回本土,最好的辦法不是指望意大利人反敗為勝,而是由德國的非洲軍團前往非洲,提攜著意大利人對付英國非洲軍。
不過,等萊因哈特走進會議室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算漏了一點。
墨索里尼這家伙,可能是因為上次被氣傷心了,于是他這次直接繞開柏林,跑去維希,直接找貝當要兵去了。
更讓萊因哈特想不到的是,據(jù)里賓特洛甫在會議室匯報,聽聞墨索里尼是趾高氣揚的跑去法國命令貝當,讓這位法國總統(tǒng)派貝朗特的法國阿爾及利亞軍團,就近反攻利比亞,替意大利奪回失地,接應加里波第的意大利敗兵。
“所以說,墨索里尼在貝當那里被打臉了,只好灰溜溜的服軟,改口只要法國人接收意大利潰兵,替意大利的大軍保存骨血就好!比R因哈特在了解完事情后,苦笑道。
“沒錯。”里賓特洛甫點了點頭,拿出一份維希法國發(fā)來的外交文件念道:“貝當總統(tǒng)告知我們,在意大利首相的請求下,法國決定幫助收留非洲的意軍,并提供軍事保護。不過,法國不會介入意大利與英國之間的戰(zhàn)爭!
這就是一個兩頭都不愿意得罪的經(jīng)典例子了。
很明顯,經(jīng)過了上一次失敗,現(xiàn)在的貝當既不愿意過早的下注,徹底投身與德意倡導的鋼鐵同盟國,但是他又想稍微向萊因哈特的勢力示好,于是選擇了收留意大利潰兵的這條路。
而貝當不愿意加入到意大利與英國人之間的戰(zhàn)爭,也是擔心萬一日后英國人贏了,導致法國二次受損,再度戰(zhàn)敗。
“打不打就由不得他們了!”萊因哈特倒是對貝當這種首鼠兩端的投機做法不以為意道:“我替法國人發(fā)掘了當下非洲第一大油田,讓他們用這筆石油抵押戰(zhàn)爭賠款,為的可不是做善事。”
在一干官員們驚訝的目光中,萊因哈特緩緩為眾人揭秘道:“英國人,不會坐視第三帝國從法國手里源源不斷的獲得石油,丘吉爾也不會允許第三帝國的坦克飛機戰(zhàn)艦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石油。”
“大家好好想一想,為了防止我們得到法國人的艦隊,英國人是怎么做的?”萊因哈特冷笑著提醒自己的手下們。
“他們會毀了法國人的油田!就像他們當初毀掉法國人的艦隊一樣。”雖然不懂軍事,但里賓特洛甫很快從利益政治的角度猜到了英國人的下一步行動。
“不錯,就算法國人不愿意打仗,丘吉爾也會讓他的部隊找上門去。”萊因哈特欣慰的沖著里賓特洛甫笑了笑,點頭認可道。
有了元首的認可,里賓特洛甫也就更有自信的繼續(xù)猜測道:“油田的事尚且還沒有解決,如今法國人幫助意大利收攏潰兵,就更會給丘吉爾造成一種法國投靠我們同盟國的影響。對于一個投靠敵對陣營的國家,英國就更不可能放任不管了。”
或許貝當還想要再做一段時間的墻頭草,可是,丘吉爾可一直都是雷厲風行的急性子。
以邱胖子的性格,在貝當決定讓貝朗特收留意大利潰兵的那一刻起,英法交戰(zhàn)就已經(jīng)不可避免。
更何況,丘吉爾為了解非洲之圍,近期已經(jīng)調(diào)集了幾乎全部從英聯(lián)邦各國收集到的軍隊前往非洲。他甚至還從本土本就捉襟見肘的坦克產(chǎn)量中,分出了至今為止的全部產(chǎn)品,送去給韋維爾使用。
這些部隊和坦克,是韋維爾打敗加里波第的關鍵所在,也是英軍以少勝多的根本原因。
如今,意軍敗局已定,可已經(jīng)愈發(fā)龐大的英國非洲軍團,卻還元氣未損。就這么把這支部隊掉回國,相比丘吉爾內(nèi)心也會覺得不太劃算。
以丘吉爾的尿性,他一定會尋找法奸,煽動阿爾及利亞的土著造反,然后用非洲英軍發(fā)起侵略進攻。
英軍甚至都不需要占領法國的阿爾及利亞殖民地,只需要破壞維希法國視作復興希望的油田,打掉德國大量進口石油的源頭,就算達到戰(zhàn)略目的了。
至于英國和法國之間的關系,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得罪法國人了,倒不如索性得罪到底,一了百了!
這一仗,大英帝國要是最終能贏,那在書寫歷史的時候,史筆在自己手上,想怎么美化,就怎么美化。要是輸了,那也不必美化歷史了,勝利者自然會把各種臟水潑過來,也不差這一兩件惡心事!
說到底,歷史就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種歷史是書上寫的,一種歷史是人們口中傳的,以上兩種歷史,都脫離不了勝利者的影響。
至于正真的歷史,那就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