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會這樣的想,并不是他只是聽毛筆怪這么說,而是有證據的。比如包拯,成就閻君之位,可不是想就可以的,一定會有契機所在。道法自然,強行逆轉不是不可以,但修道者更樂于道法自然。
畢竟玄門三教。講究“截”的截教已經不復存在了,剩下是人教的“無為”,闡教的“順應天意”才是主流。
地府十閻君是闡教太乙所化,其自然不會違背闡教的教義。違了,也就不再是闡教。
也就是說鬼道的功業,確實可以把一個凡人升到閻君的果位。而閻君最低也是仙吧!
這么大的造化,又怎么可能沒有量劫的因素?
沈石有所感應,而事實也在不斷證明著他的感應。
水滸一百零八惡鬼出籠,本身便是鬼道氣運使然。
不僅僅是大宋,還有宋南面的高棉王朝。
在高棉王朝最鼎盛的時候,它的君王叫做阇耶跋摩一世。他是高棉王朝最偉大的統治者。有一次,他去攻打一個小國,恰巧,國王的女兒正是阇耶跋摩的皇后,對于怎么跟妻子隱瞞這件事,阇耶跋摩十分苦惱。沒想到,妻子卻在阇耶跋摩的湯中偷偷施下了劇毒,決定犧牲自己的愛情來報答父母的恩情。不巧,妻子的緊張神色,被阇耶跋摩察覺,阇耶跋摩一氣之下殺了妻子,但是沒想到妻子已經懷了他的孩子。出于愧疚,阇耶跋摩命法師將妻子的肚子剖開,將小孩取出,并依照術法,將小孩透過火烤縮成尸干,做成了一個鬼曼童,史稱王鬼曼童。
這絕對是對鬼道的利用。
而在同一時間,東島國也是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時代。
這一時期恰好是中原人道的衰落期,從五代開始,至于在哪代終,這就仁者見仁,不可細說了。大體上,公認是終于明朱元璋時期,朱元璋命軍師劉伯溫絕鬼神通。當然這是下一本故事的內容,這里就不多說了。
鬼道氣運升起,不僅僅是百鬼夜行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會引起方方面的改變。
只要一想起中原的苦難竟然是鬼道氣運的因素。沈石的心便不由的一沉。
沈石看著這貢院之中的暴雨,心情有些沉重,這雨水之中有怨氣,絕對不是平原無故出現的,必定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或許這就是鬼道當昌!鄙蚴挠兴械。
“公子,其實昌不昌的,并沒那么重要。只要人族團結。人族就還是人族。洪荒當昌的巫妖針對人族,人族不也活下來了……”
小咕嚕說著自己的汪星語。王道陵在一邊解說。
聽著小咕嚕的話。沈石竟無言以對,它說的很有道理,巫妖都過來了,還怕小鬼?
好像后世歷史也沒說有什么鬼統治人間吧!
大雨繼續下著,不見其停。
“咚!咚!咚!”
第三天的正午時分,差役提著銅鑼戴著斗笠,穿著蓑衣,冒著大雨沿著考房一路走來。
“院試結束,所有考生離開貢院!
這是交卷通知。
“總算是結束了。”沈石這個時候方才從入定之中清醒過來。
他睜開眼睛,看了看考房外面還在下的暴雨不禁皺了皺眉。
從進入貢院到現在,大雨從落下就一直沒有停過,而且那大雨之中夾帶著的怨氣絲毫沒有消退的跡象,這怨氣伴隨著雨水落下,然后又四處溢散開來,接著騰空而起,再次和天上的烏云凝聚成一片,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而這怨氣落下,同時又勾連起人心的怨氣。
不中的士子的怨氣。本應當中的,又或者自以為自己會中,卻因為雨糊了卷子,從而落第的怨氣。
自雨下起,是一天多過一天。
無可否認的是墨也好,紙也好,對水的吸附都是非常大的。而吸了這么多的水,卷子上的墨不免化開一些。不要說文字的俊秀,能不污了卷子,就是極好。
這一切反倒是和了那做生意的差役的心。只不過是會有多少人因為這水而落第,就不得而知了。
考官們不會太過在意雨水的問題,他們只關注卷子的整潔程度,以及沒有花掉的文字,通不通順。
好在大湖村一行,讓沈石抽空注意了一下水法。不算精通,但是在卷子上施展一道防水法術,還是可以的。
收拾了一下東西之后,他和其他考生一般,冒著大雨向著貢院外走去。
路上,沈石碰到了孟龍潭,不過因為雨大的緣故,只是打了一個招呼,點下頭便急匆匆的離去了,只說等雨停之后再來相聚。
這話沈石相信。不說別的,只要沈月嬌還是他的目標,他便一定會出現。
而且,朱孝廉返鄉了。孟龍潭一個人怎么在這汴京生活?這只怕是一個迫切的問題。
也不知道朱孝廉有沒有給他留下銀子。
這就不是沈石關心的問題了。
“開門了,貢院開門了。”
隨著貢院的大門打開,縱然是大雨傾盆,門外依然匯聚了不少的百姓,這些人都準備好了雨具,準備迎接院試結束的書生門。
有些人是書生的書童,奴仆,還有家眷,有些人則是投機的商人,他們熱衷于這個時候贈送雨傘給書生,好混個熟臉,以后有結交的可能。
自從出了個呂不韋,中原的商人們便熱衷于此。到了明朝甚至發展起來了,商人投資書生,書生考中得了官,又返過來維護商人的利益,這類資本的騷操作。
當沈石大步走出來的時候,也有商人見到沈石氣質不凡,身姿提拔,相貌俊朗,亦是熱情的迎了上來送傘給他。
不過,沈石可用不上這些。
“少爺,侄子在這里?”
因為沈大壯來了,高呼自己是侄子。
商人們見沈石有馬車來接,自然就只能散去。繼續尋找他們可以投資的人物。
沈大壯打著油傘,迎沈石上了馬車。
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作為起源于中國的一種紙制或布制傘,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朝鮮、越南、泰國、日本等地,并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著大陸客家人遷移至臺灣定居,也令中式油紙傘在臺灣生根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媒婆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琉球古代婚禮上也有用到油紙傘。老人喜好象征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征。
沈大壯打的油紙傘過來自然是有著高中的寓意在里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