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米養百樣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王茂根平時也就只能盡量做好自己身為家里老大的職責,至于弟弟王盛根,他也是無可奈何。
下午李良和姐姐回到家,李萌開始動手做飯,李良回到了二樓他的房間。
自從搬到新家以后,李良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以前在老院子里,他的房間是在廚房旁邊搭的一間簡陋的小房子,平時看書寫作業的小書桌是爸爸李雙柱自己動手打制的,簡單粗糙。
新家建成后,李雙柱請了專業的木工師傅,在二樓打制了整套的家具。客廳里面的電視柜、茶幾、沙發、桌椅板凳、床全部是用上好的實木打制,這些木頭都是從李良的爺爺家那里運過來的。
老爺子很早就為兒女們考慮,在老家的房梁上陸陸續續的存儲了十來根各種各樣上好的木料,有貴重的香樟木,也有常見的杉木、楊木,都是李良的爺爺平時看到農村里的一些好樹木,零零散散的一年買上一兩顆儲存起來的。
剛好李良家蓋了新房,老爺子就請了一輛農用車,給李雙柱送了過來。
存放了有些年頭的香樟木,木頭中的水分早就控干了,打造出來的家具,散發出淡淡的香樟氣息,經久耐用,還具有防蟲、防蛀、防霉、殺菌等功效。
李良的床就是一張一米五寬的用香樟木打制的床,每天晚上睡在上面,舒服的不得了。他的書桌是用楊木打制的,整潔漂亮,上面還擺著長一盞姐姐送的新臺燈。另外還在李良的要求下,木匠師傅用香樟木給李良打了一個書架,很是實用。
“有錢真好!”李良坐在自己的書桌前,自言自語的感慨道。
上輩子他中專畢業以后分配在西馬鄉中心小學教書,當了好幾年教師才調到鄉政府工作。當時的學校、鄉政府只能勉強保證工資能夠發放,福利待遇什么的相對后世來說差了不止一點半點。他和晨晨結婚好幾年以后才在父母的資助下,把老院子推倒,重新翻建。
而現在,自己還沒讀高中,家里就做了一棟這么好的大屋。有時候看到父母眼中油然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李良心里也是倍感欣慰。
“良子,下樓吃飯了!”
不知過了多久,姐姐的聲音從樓下傳了過來。
“好咧,馬上就下來!”李良回應道。
李良家現在這棟樓一共是三層,一樓面向馬路的是四個店面,現在暫時還空著。一樓面向食品公司家屬院里面的這個方向,則建了廚房、廁所、餐廳等。平時一家人吃飯基本上都在一樓吃飯,只有來了客人的話,才會在二樓的大餐廳用餐。
一樓的餐廳放置的是一張一米見方的小桌子,一家四口人圍著桌子吃飯。李萌的手藝不錯,幾個菜做的活色生香。
“兒子,剛才我聽你姐姐說,你準備讓你二叔到時候去楊總的投資公司里面當獼猴桃種植顧問?”王秀蘭往嘴里扒了一口飯問道。
“是呀,媽媽!”李良夾了一口空心菜,邊嚼邊說道,“楊總明天就要過來了,等他考察完,我就會讓縣里啟動種植計劃。九月份我就要上高中了,到時候肯定沒有這么多精力放在這個上面,我就像讓二叔到時候全權代表我。
二叔這個人你們都知道,人很好,而且他去年就開始種植獼猴桃,經驗豐富,讓他來做這個顧問,我覺得很合適。你們說呢?”
“可以是可以,爸媽就是擔心到時會不會有人說閑話!”王秀蘭說道。
李良的爸爸李雙柱也在一旁跟著點頭。
他們兩口子都是很樸實的人,不愿意占公家的便宜。楊總雖然愿意來投資,那是因為人家有做好事、做慈善的心態,但不代表人家愿意被糊弄。李雙柱和妻子王秀蘭都有點擔心兒子年紀小就辦成了這么大的事情,心里會飄。這樣安排的話,容易招惹別人的閑話。
李良知道自己父母的為人,他安慰道:“爸媽,你們放心吧。我有分寸,我會先和楊總說好的,如果他不同意,我不會強行讓二叔進來當顧問的!”
“你有分寸就好!”李雙柱說道。
他從鵬城回來這段時間,除了忙著搬家這兩天,其他時候還是被廠里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廠里出了這么大的事情,車間主任劉宏觀是個好好先生,又不管事,誰都不愿意得罪。李雙柱只能做壞人,極力約束著車間的工人,要求大家以廠為家,把好廠里的質量關。
但說實話,這樣的事情做起來太累了。畢竟李雙柱只是車間副主任,廠里上上下下,從廠長到書記,從書記到工會主席,全部的心思都在爭權奪利上。光靠李雙柱一個人的力量,真的是杯水車薪。
李良看著自己的父親皺著眉頭,關心的問道:“爸爸,廠里的事情還沒解決嗎?”
“沒辦法解決,供銷社那邊堅決要退貨!”李雙柱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但這批貨如果退到咱們廠里,咱們廠里也沒地方再銷出去呀!這筆貨銷不出去,就占用了廠里的大量資金。別看廠里現在資產還有這么多,但實際上銀行賬戶上已經沒有多少流動資金了。據說下個月的工資,可能都要減半發放!”
“這么嚴重嗎?”李良問道。
“是呀!”王秀蘭說道,“還好咱們家有你,家里現在還有點錢。那些等著工資養家的人家,到時候日子就難過了!”
李雙柱兩口子是進廠以后才認識并結的婚,李良打出生開始,接觸的父母的朋友就大多是紡織廠的職工。小時候李良從上幼兒園開始,每天都是媽媽下了班去接。周末的時候遇到父母加班,經常是一個人在廠里的空地上玩耍。說實話,李良對紡織廠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但有感情是一方面,現在紡織廠這種情況,李良暫時也沒有好辦法。
雖然他知道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中國紡織工業大力發展的三十年。在民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少企業家都是從紡織業里面發家致富的。
但關鍵是現在只是1981年,悶在縣城里小打小鬧可以,真的把私營經濟弄的風風火火向徽省的傻子瓜子的掌舵人那樣看齊的話,那真是腦子進水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