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生活的本質量體半宇宙是一張三維毛毯,看似平坦圓滑的內空間里,其實藏著一根根三維的絨毛,這些絨毛凸出于這張半宇宙毛毯的平面,形成了相對原始的宇宙管道,并將內空間里的一切三維地點與高緯的絨毛空間聯系起來。”
“從可觀測的角度來說,數據空間,主神空間第一塔,迷宮世界,海島世界,戰爭世界……都算是暫時存在于這些絨毛空間之中。而這些個頭龐大的各個輪回空間星球所對應的三維地點……就是主神的大腦。并且隨著主神的移動而移動。”
“對,沒錯,就像是一個游戲,游戲世界需要運行在一個inds系統或者安卓系統,但是游戲里的一切人物都屬于編寫在那個游戲空間的模型與數據。
同樣的,當主神生活在這個本質量體半宇宙時,主神也相當于這個半宇宙的模型與數據……哪怕是半宇宙需要兼容于它所寄存的相當于系統的大宇宙,但主神首先要兼容于相當于游戲的半宇宙……”
“除非有一天,主神離開了這個半宇宙后,仍然可以存活,那時候,數據空間寄存的絨毛空間才是大宇宙的絨毛空間,而非半宇宙的絨毛空間。要做到這一點,曾經的我可以輕易做到,但現在工業能力有限的我們不得不面對幾個技術性的難題……”
主神數據空間,一個遠離龐大數據流的小黑匣子里面,燈光柔和溫暖如晚霞。
在視覺上,可以看到前面大海,偶爾一個起風,掀起層層海浪。在觸覺上,可以欺騙自己,正躺在一個溫暖的沙灘上,細滑的沙子摩擦著后背。
系統“百科知識”的載體,一個七八十歲的老教授,精神爍爍的講著《生命與石頭與宇宙》。
在陶烏看來,一個和藹而有理性與高性光芒的老者,比之嘻嘻哈哈的少女更有學術上的感染力,所以他為系統百科選擇了一個老教授的身份。
“那么廖月這一類地外文明為什么可以生存于我們半宇宙,又是基于什么樣的工業技術,老師你有什么見解嗎?”
老教授站在“海邊”,有時海浪會卷過他的褲腿,無論是是視覺還是觸覺都給人一種褲子被浸濕了的感覺,索性就彎腰將褲腿卷了起來。
老教授不再僅僅是一個數據,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雖說是一個載體,但也畢竟有著自己的非理性一面。
喜,笑,怒,罵。
他并不吝嗇于展現出來,當下就有點恨鐵不成鋼的道:“我剛才說的你聽進去了沒有?”
陶烏訕笑一聲:“……聽進去了……一點點……”
時間荏苒,雖說陶烏自認為過得比之原來的自己更有價值,但一個多月的時間,卻還是眨眼即逝。
從9月21號走到10月29號。
就如陶烏一開始的計劃一樣,戰爭世界并沒有能夠挑起熵減值供給的大旗,明天早上八點整,全員回歸,反而讓陶烏感到很為難。
這主要還是這些輪回者的教育問題。
一個個體想要進化,可以沒有魔法,沒有修仙,但是不能沒有知識。
人類的大腦從猿人大腦進化過來,唯一與這個世界上很多動物不同的進步是,人類的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更強了。
刻意的教會一個2000塊錢小鸚鵡一句很短的話需要一個月,刻意的教會任何一個人一句很短的話,只用一分鐘。
如果在未來,陶烏想要引進里魔法修仙那一套基于工業技術的科學體系的話,以現代人的知識儲備,完全是對牛彈琴。
在主神網絡里面,也有很多宇宙趣聞和一些基本的開放的知識體系,但如何去指導一群大都已經成年的輪回者,陶烏還是覺得怎么整都不太對勁。
地球各方面開始步入正軌,就像華國的公知和大V“預測”的一樣,美國拉上英法展開了兩次重大變更。
第一次變更,新冷戰。從“阿拉伯之春”以來,六年過去,美俄以XLY為灘,各自搶灘登陸,糾紛不清,如果按著這個局勢,最后發展要么俄受制于美,要么俄搶回這個“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唯一據點”。
但“上帝領域”的股權分配引起了華爾街的精英階層的強烈不滿……十月中旬,一顆導彈劃過了XLY的天空。據CNN記者稱,XLY私藏具有大規模殺傷性的化學武器,美國此舉,意在世界和平。
背后之意,哪怕是沒什么政治嗅覺的陶烏都能看的出來,美聯合英法一來是為了不讓俄國獨善其身,二來,恐怕是“上帝領域”刺激了奧八馬背后的精英階層。
第二次變更,芯片冷戰。在和平年代,這一代的華國人思想更加自主,技術落后,哪怕國產價格再低,也難賣出,華國整體計算機行業損失巨大不說,社會體系運轉維艱。新時代舉新大旗,芯片之重,重過石油。
兩次“冷戰”,出乎陶烏的意料,竟然在“上帝領域”占股權,華國百分之三十七(陳宏星以上帝使者的身份一人獨占百分之二十),美國百分之十一的情況下,在美國一場名為“世界和平”的運動下,局勢扭轉,華國領導層不知如何做想,于次日,新上任的主席王煥民與美總統奧八馬簽下條約,內容為“美方面以每百分之零點一對應三千九百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華國方面百分之三的股權”。
一來,這11.7萬億人民幣的“金融泡沫”與“上帝領域”的股權根本沒有可比性。
二來,這些錢,名義上還是美方面再一次“借”華國的錢。
或許正合所有國家的小心思,如此一來,除了陳宏星這個不可控個體獨占百分之二十以外,華國與美國的股權剛好持平,每個方面各拿百分之十四。
但這也讓陶烏看清了華國與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這種差距不是金融上的,而是技術上的。
一個讓陶烏忌憚萬分的角色,那個神秘外星人“廖月”,也不再明面上露頭了,仿佛失蹤了一樣,再也沒有聽說過她的消息。
事實上,華俄美英法之間的矛盾積蓄了良久,自千禧年以來,世界局勢一直都是這樣的:
大國之間嘴皮子戰爭,小國之間動手動腳,大國與小國之間就差一個“你們私藏化學武器”了。
于諸國之間的金融利益問題,只要不涉及到世界大戰,陶烏還是決定放開手,既不阻止,也不引導,任其發展。
而另一個標志性的人類發展引起了陶烏的興趣。
十月末,除非洲外,全世界的統一體教育已經全面落實,無論哪個國家,都遵循著這樣一個教育體系:
各國教育方式不一的小學匯入嶄新的普通中級學校體系,經過七年的新文化輸出,掌握知識不一的中七級學生匯入普中畢業考試,由此決定出路——進入不同大學的不同專業。
高考結束以后,九年的新大學體系開始了。
無論是邊緣大學,還是擇生標準較高的核心大學都是如此做規定:從大一開始,每年冬季1月20日舉行一次全世界分時區但是同日期的冬季分專業分級考試,每年夏季6月13日舉行一次夏季分專業分級考試,由成績決定是升級到大二,還是保留學業繼續大一,或者直接出去投簡歷去面試工作。
由各國協商,借世界聯合教育機構的口發布,無論是邊緣大學還是核心大學,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每個學級最多可接受兩次夏季考試留級,第三次仍舊留級則必須發出被退學聲明,同時發給同級學歷證書,同時九個學級考下來也最多可接受四次夏季考試留級,也即是說——
如果一個學生九個學級下來,有五次留級記錄,用了十四年,這是不被允許的。
這一政策引起與神論壇上公知和大V的帶頭批判,聲稱這是一種新的階級固化,天生聰慧的人從此社會地位遠遠高于平常人。
大量如“怎么看待世界各國明面上展開‘人道主義’式留級政策,實為集中天才的新式大學?”的問題蜂擁而出。
這些問題集中在“新式大學”話題,在與神論壇新開的問題板塊里掀起了一波一千六百多萬關注的熱搜問題。也一躍成為繼“地外文明”之后的第二大話題。
更加深化這一話題的矛盾的是:任何學校無權發給大學畢業證書,只有國家教育局可以發給,學校只有權利發給同等學歷的學級證書。
這就相當于國家在變相的給學習優異者提供特權!
它引發的社會問題是,機器學習專業大五學生,則一定有四級機器學習專業證書。任何招人單位都會以應招人的學級證書為守則,來評論一個人的身價。以深度學習領域作例子,你連一級機器學習專業證書都沒有,你知道什么是深度學習嗎?
倘若一個擁有畢業證書的學生,且未加入國家機構,那么他/她完全可以一出校園就進入高級管理層。
一個學校有能力培養一個優秀的學生九年嗎?
這些學生一出校園就有能力上馬重要工作崗位嗎?
陶烏頓時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這個月來,眼看那些輪回者就要回歸到主神空間第一塔了,這日后肯定得給他們定一個學習方向不是?
但怎么一個系統的搞法……陶烏也是操碎心了的頭疼。
固然目前已有一套不成熟的教育方案,但畢竟還是不太成熟。
既然人類各國都有那么多的智庫贊同了這一新式大學學習方法,那么它必須得具有實用意義。
懶在樹下獨自思考著鳥窩該怎么搭才好,不如見見其他鳥兒都搭成了什么樣子。
求推薦票,求月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