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結束倒計時,第一卷主要交代了世界架構背景,故事起因,也就是埋了一些坑之類,有些枯燥,第二卷會是新的東西,希望能寫的越來越好。最后我還是最帥的網文作者,不吹牛!加群圍觀微博請翻看前面幾章開頭,懶得復制了,就這樣。)
姚簡俞大海還有孫興幾位久不現身的老祖宗難得一塊聚到了玉柱峰。
京城里做國師的小師弟沒啥動靜,可皇帝明顯也沒打算偷偷摸摸,提前半個月就差了人上了山來通知,說是李顯皇帝要移駕武當拜謁真武。
江湖朝堂此前少有交集,一國之君會親自前來,張銘鈞跟幾個師兄弟也著實猜不透李顯用意何在。
從師弟張福興傳回的書信中,山上也都知dào
朝廷近來動作不斷,先是在兵部之下設了輯武司,之后便在太安,東海,南詔三地推行禁武令。隨著局勢進展還同時崛起了一位年輕權貴,這人張銘鈞跟木三千都認識,真算起來也是位故人。
知dào
宋知命從敦煌回了太安城后便經由首輔王明陽提〖三五@中文網
M.35zww.n
e
t攜,從黃門郎一直做到了輯武司司值,正兒八經的四品大員,木三千只是不咸不淡的說他那種油滑如泥鰍的個性,做官肯定比練功要有出息。
算日子皇帝今兒就該到了武當,張銘鈞早就讓陳常名挨個去知會了幾位師叔伯,盡管那幾個老祖宗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還是看在掌教師弟的份上一塊去了山下,老老實實的侯在神道口等著。
武當山上輩分最高的兩代人,除了遠在太安城里的張福興,無一缺席。
木三千也在迎接的隊伍里,掌教師傅并沒有因為帝沙的事情而讓他刻意回避或者有所隱瞞。
“師弟你覺得皇帝會是個怎樣的人?”
神道上山風凜冽,掌教張銘鈞站在玄武當興的牌坊后,身旁是其余幾位師兄,再往后就是陳常名商榕郭打鐵路游跟木三千幾位。
商榕本來挨著大師兄,跟木三千中間還隔了郭打鐵跟路游,師徒兩輩頂著山風站了好一會,商榕卻第一個悄悄跟路游換了位置,小聲的跟木三千說話。
“沒見過呀,要說有點印象也都是從別人嘴里聽到的。”
木三千覺得冒著深冬的山風有些刺骨,就雙手插在袖口里,活脫脫一個老農架勢。
“也是,畢竟要眼見為實,皇帝親上武當咱們可要好好請教。”
武當山上不問過去,所以商榕的身世木三千從未細細了解過,但多少也從呂子皎那里聽了一些。
二師兄跟自己都算是舊國遺民,身上背負著的不是國仇就是家恨。唯一的區別僅在于兩人一個是帝沙佛國皇子,一個是楚夷軍將貴族。
“請教那是自然。”
木三千點點頭,這么多年在武當耳濡目染,心性早就更加沉穩理智,相信這也是為什么師傅明知dào
山上有兩個跟李氏皇族仇深似海的弟子卻還敢不做任何防備的大抵原因。
張銘鈞深信自己的弟子,即便是要找李家人報仇,起碼也會是一種體面且盛大的方式。
冤有頭債有主,這也是世間最根本的道理。他張銘鈞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止。
“見過了李家皇帝,我就要下山去了。”
二師兄接著又說道。
“師弟剛上山的時候我還在糾結于一場已經無法改變的敗局,那時候多虧了你我才能夠早點醒悟。下山之后,我會親手開啟新的一場較量,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盡管商榕木三千他們遠遠站在后面,無疑張銘鈞跟俞大海幾人也都聽的清清楚楚,俞大海是商榕的師傅,他心里知dào
總會有一天,商榕會為了十六年前楚夷的敗局做點什么,只是此刻親耳聽到,俞大海還是覺得心中悵然。
“全力以赴。”
木三千重重的重復了一遍。
神道盡頭遠遠的終于看到四個人影慢慢由遠而近。
張銘鈞往前邁了一小步,恰好在牌坊前。
等那四人終于到了跟前,一直耐心等著的木三千他們才看清了當今最具權勢的男人是個什么模樣。
“陛下有何吩咐叫人通知一聲不就好了,何必千里迢迢的屈尊到咱們這窮鄉僻壤來。”
張銘鈞稽首行禮,對著四人中間的那個說道。
中間的男子無疑就是李顯皇帝,他除了穿著一身較為考究的綢緞衣袍,看起來跟普通的富家翁并沒有什么區別,身形普通,樣貌普通,留著修剪的極為整齊的短胡須倒還挺讓人印象深刻。
而站在旁邊的一個持刀男子,長得人高馬大英武不凡,在人群里也更為出眾一些。
“真人是出世修道,正好也借著機會出來走走,老是待在太安城的皇宮里,悶也悶出病來了。”
李顯走上前扶了張銘鈞一把,開口說道。
“陛下微服,怎么沒讓張福興師弟陪同,畢竟有個熟人一路照應貧道也安心些。”
“張天師新年祭典忙了兩個多月,讓他好好休息一陣,就沒告sù
他。”
“貧道代師弟謝陛下體諒。”
簡單寒暄過后張銘鈞一一把幾位師兄引薦給李顯皇帝,其他幾個小輩就沒了這待遇,只是一句略過。
李顯這邊陪同來的,那個持刀人竟然就是當朝的兵部尚書,楊問遠將軍。
其余兩個則是宮內近侍。
張銘鈞在前把皇帝引到了玉柱峰金頂。一路上自然少不了向皇帝介shào
武當幾峰幾脈,人文歷史逸聞趣事。皇帝聽得興致盎然,時不時也問上幾句。
如果不是因為帝沙滅國就是出自眼前這個看似已近耳順之年的男人,木三千跟在后面一路過來對李顯的印象不能說差。
世俗人間的至高權利,真的會讓一個普通人變得冷若冰霜,對權利無限的欲求可能會把一個人推向輝煌的巔峰,也有可能會把一個人丟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此刻木三千距那個站在人間權利巔峰的男人,不過只有十步的距離。
不過十步。
木三千還在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卻忽然眼前一黑。抬頭一看卻是腰間持刀的楊問遠突然停在了自己跟前。
“年輕人滿腔熱血容易沖動,但最好還是不要讓沖動占據了你的腦袋,不然這會很危險。”
楊問遠不動聲息的慢了幾步,刻意把后面的木三千跟商榕于前面的人隔了開,然后才小聲提醒。
楊問遠號稱啟元廟堂里的武道第一人,修為境界深不可測,只有傳聞說還在幫著啟元南征北戰那會就已經突pò
知命境界。
從入山神道的牌坊開始,楊問遠就隱隱覺察到那幾個年輕道人中有個人的氣機一直在不安的運轉,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一頭被關進牢籠的野獸,來回的踱步,不時的撕咬,面漏兇光極度危險。
那股氣機時而隱匿不可聞,時而狠戾暴躁,楊問遠身負護衛皇帝安全職責,自然極為擔心。
臨近金頂,楊問遠終于鎖定了那股氣機的由來,只是還未能明辨這隱隱的殺意是從最后的兩人中的哪一個身上散發而出。
木三千險些就撞在了楊問遠后背上。
“將軍您剛才說什么?”
心思飄忽的木三千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沒什么。”
楊問遠扭過去頭繼xù
往前。
“莫名其妙。”
木三千嘟囔了一句,隨后看了跟自己并肩同行的二師兄一眼。
商榕攥緊了拳頭渾身緊繃,大冬天里額頭上卻都是沁出的汗珠。
楊問遠一走,商榕明顯感覺輕松下來,一口濁氣呼出,才沖著木三千笑了笑。
“失態了。”
到了太和宮后殿里,俞大海幾位師叔祖都先行告退,武當這邊就只剩了掌教張銘鈞,弟子木三千,陳常名跟商榕陪同。
后殿暖閣臨窗而建,掌教叫人把自己一直都舍不得用的茶具端了出來,銅壺里沸水翻騰三遍,掌教拎著銅壺沖開了今年的新茶。
茶道在南方士子中極為盛行,被看作是修身養性的雅道,后來也逐漸流傳到了北方,不過依舊是身家富裕的讀書人才會經常擺弄。
張銘鈞煮茶泡茶,手法略顯笨拙。
不過李顯皇帝依舊笑瞇瞇的看著。
楊問遠跟另外兩個侍衛被大師兄帶著出去轉轉,看看玉柱峰上雄奇秀麗的景色,也看看山上道士練拳做功課。
后殿的暖閣里,就剩下了皇帝跟張銘鈞。
“江湖才有真風流。此話直到朕這趟出太安城才算親眼見識。深宮高墻里的生活,著實是太過乏味了。”
皇帝接過張銘鈞泡好的茶在鼻下輕點,一股新茶的清香透進顱腔極為舒爽。
“陛下日理萬機操勞的是整個帝國,江湖上的風流不過是狹隘的恩怨罷了。”
張銘鈞跟李顯皇帝算是舊識,早在李顯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兩人就有過交集。對于現在已經是九五之尊的李顯,張銘鈞敬則敬矣,并無他想。
“可朕還是很羨慕江湖人的自由啊。”
李顯小抿一口,舌尖扣齒回味一番,新茶清鮮,但畢竟還要經過些時日才能沉淀到醇香。
“哪兒有什么自由,不還有句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來的。”
“真人遠離廟堂,更不知曉官場糾纏啊,那才真是身不由己。前年順州遭了旱災,一級級上報到了太安時已經餓死了幾千人,災民逃荒涌入別州,一時間社會動蕩。朝廷估算下撥賑災銀兩,一項項算下來要五千萬兩之多。皇后知dào
嚇了一跳,受災的人數才不過十幾萬,這五千萬兩足夠每個人分好幾百兩了。王首輔恰好在場,他說這賑災的銀子,能有五分之二是給給各地災民所用,其余的都是上下打點官員。朕明知dào
那些官貪,可依然沒辦法處罰他們。這背后牽扯,世宗豪族官派勾結,像是樹根一樣糾纏不清。這才是朝堂上的不自由啊。”
皇帝難當,好皇帝更難當。
每一條利國利民的政令推出都會遇到層層阻礙,就算李顯在大殿上直接發了脾氣,罵的文武百官狗血淋頭甚至砍掉幾個腦袋,他們中的一些表面上嚇得跪在地上高呼有罪,其實心里說不定就在暗暗嘲笑皇帝的無能。
“若是江湖,最起碼做事能痛快些,有仇就報仇,有怨就報怨。”
“也許吧。咱們出家人向來與世無爭的。”
“我倒給忘了,在真人跟前說什么打打殺殺,實在有擾清凈。”
“陛下言重了。”
“說到江湖,雖然朕久居宮中見識寡薄,但也聽旁人說起過一些。關于江湖宗派似乎有個一山一寺一書院,兩宗劍道歸一人的說法?在宮里礙于舉止禮儀也不好抓著人詳問,真人能不能幫朕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不敢當,確實是有這種說法,若是陛下想聽貧道就說幾句。”
一山一寺一書院,兩宗劍道歸一人,江湖上有這種說法也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情。
開頭的一山一寺,指的便是武當山跟西方佛門蹤源雷音寺。兩方能在這排名上分列一二,不止是因為武當修道巧奪天工,禪宗普渡功法神奇,更因為兩者因為其哲思而對世俗有著莫大的影響力。
書院說的則是太安城里的岳麓書院,欽天監蘇世玉,現在已經是輯武司司值的宋知命,還有很多大儒符師,都是出身書院。
兩宗指的一是北疆爛柯山魔宗,一是西蜀皇族劍宗。龍殊跟東皇太一都算是這兩宗之人。
至于最后的劍道歸一人,這五個字實jì
上是對寧逍遙莫大的贊譽,天下劍道他為魁首。
張銘鈞細細將這些講給皇帝,皇帝一時間聽得出了神,看著窗子外邊的山崖許久沒回過神來。
“陛下?”
張銘鈞已經講完了寧逍遙在武當的成名一戰,皇帝只管神游也不知dào
聽沒聽。
“嗯?哦哦,朕有些分心了。”
皇帝收斂了視線回過神來。
“朕如果在東海辦一場武道會,以此來點評武榜排名,日后各宗門憑武道會可如軍籍封官進爵,如何?”
皇帝忽然說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