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封神演義》之中的地圖大致如下:以朝歌為中心,北有陳塘關,外有崇國(北伯侯崇侯虎)。南有三山關,外有鄂國(南伯侯鄂順)。東有游魂關,外有(東伯侯姜文煥)。西方則比較復雜,因為封神故事都發生在這一帶。從朝歌至西岐,中間歷經孟津、澠池、臨潼關、潼關、穿云關、界牌關、汜水關。北側還有青龍關,南側還有佳夢關。
以上各關口中,陳塘關、三山關、游魂關、穿云關、界牌關、青龍關、佳夢關當屬虛構。除陳塘關一般認為在天-津之外,其它地名誰也說不清它們在什么地方,也就沒有必要調整。
不過《封神演義》中的真實地名,除了朝歌、孟津、澠池、西岐之外,卻是大多與真實地圖對不上號的。從朝歌至西岐,正確的順序應當是汜水、孟津、澠池、潼關、臨潼。
崇國并非在北方,而是在西岐以東、渭河以南(原在登-封一帶,商朝遷至西-安一帶)。而鄂國當時實際上在黃河以北,周朝時才遷到湖-北一帶。對于朝歌來講,它們既不在南面,也不在北面,而是都在西面。
————
《封神演義》描寫的是一個防守與反擊的故事,而史書記載的卻是一個蠶食與偷襲的故事。不是我唱高調,非要去符合什么史實,而是防守反擊的故事實在是過于老套。
因此本書將《封神演義》中西岐所受的多次圍剿全部搬到周朝的擴張戰爭(伐密須、伐崇、伐黎、聯蘇、聯鄧、聯鄂)中。
而東進作戰中的地點則按實際的地理順序做了調整。哪吒被余化所傷的汜水關一戰改為函谷關。潼關及臨潼的戰役則改為在洛邑。張奎守衛澠池的終極大戰則改為汜水關。
————
《變身哪吒之商周紀事》第四卷“回歸朝歌篇”到此結束。接下來請看第五卷“西岐篇”。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