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九年九月初九重陽時節
鄴都東山行宮輕云樓
宮人們正在婁太后的貼身女官李昌儀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布置著重陽宴會中的一切。
“皇后娘娘,您怎么來了?”遠遠看到李皇后帶著兩個小男孩過來,李昌儀不敢怠慢,連忙小跑到李皇后面前,小聲詢問道。
“本宮只是來看你們準備的怎么樣了,畢竟今年的重陽,好多宗室親貴會回鄴都,不能有差錯。”李皇后環顧了下四周,漫不經心說道。
“娘娘盡管放心,奴婢一定會處理得妥當,讓在場的諸位都感到舒適。”李昌儀自信答道 。
“本宮看了看,確實是布置得很不錯,盡快完成吧。”李皇后滿意地點了點頭。“是。”
低下頭,發現小高緯還是一副蔫蔫的模樣,輕笑詢問:“仁綱怎么了?一整天都是這副模樣,可是病了?”
高緯蹙起了小眉毛,內心苦不堪言。
為什么她才這么小就要來參加這種特別鼓噪無味的重陽會,照例不是應該滿四歲才準入席的嗎?為什么皇伯父這么喜歡給她“驚喜”,而且這個“驚喜”她居然昨晚才知道,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
‘仁綱肯定是等不了三個時辰了,我看還不讓宮女快快布置完,讓父皇早早開席那。’‘哦,是嗎,仁綱要不本宮讓她們快些布置。’李皇后慈愛的問道。‘不用了,皇伯母,仁綱只是想去藏書閣看會子書,但怕皇伯母不高興,所以一直沒說,皇伯母,仁綱現在能去嗎?’
雖然臉上掛著笑容,心中早把高紹德罵了幾千遍了,該死的高紹德,明知我不想參加宴會,還故意這樣說,我記得你了。盡管心中是滿肚牢騷,臉上一點沒表現出來。
“母后,我看仁綱肯定對這次重陽會期待已久,想快點入席,我看還是讓她們快快準備好吧。”
高緯乜了一眼搶了她話語權的高紹德,心中怒吼:誰期待了!這種重陽會我都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了!這種能迅速把人催眠的宴會,我期待個鬼啊!
縱然心中吐槽滿滿,面上卻是還是無邪的笑容:“皇伯母,仁綱只是昨兒聽說了一本叫《山海經》十分好看,不過藏于藏書閣中,便一直想去藏書閣看看,但又怕皇伯母不高興,就沒敢說。”
“原來是這樣啊,無事,本宮讓幾個內侍帶你去那里便是了。”李皇后立刻選了幾個機靈的內侍跟著高緯,隨后又補充道:“要在重陽會開始前回來哦!”
高緯乖順的點點頭,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扔給高紹德一個“走著瞧”的眼神,立馬讓高紹德得意的笑變成了苦笑。
行宮北苑,藏書閣
“世子爺,要奴才幫你找《山海經》嗎?”藏書閣的掌老事內監笑容滿面地看著小高緯。
高緯不耐煩地蹙起小眉毛,揮揮手道:“不用了,本世子自己會找的,你們都下去吧。”
“可世子爺你還太小,要是上找哪了,陛下還不。。。”老內監還沒說完,就被高緯打斷了:“行了,我會小心的,少嘮叨。”
見老內監還有些不甘心,不由加重語氣道:“怎么?你是不相信本世子嗎?”最后更是端出了皇室氣勢。
老內監做了一輩子卑躬屈膝的宦官了,見都如此了,哪還敢在說些什么?趕緊帶著小宦官們退了出去。
不過邊退邊納悶:這世子爺三歲不到,自己剛才怎么好像是見到神武帝一樣了。最后老內監帶著滿肚的疑惑,退到了閣外。
原來在高歡在世時,這老內監一直是貼身伺候高歡的。
高洋建立齊國后,念他已年老,就給了他這藏書閣掌事這般月俸充盈卻又清閑的差事。
※※※
高緯在藏書閣中,慢慢走著。
突然高緯在一檀木書柜前停了下來,在高緯的正上方放著好幾本書,在最中間的一本書名曰:朝廷大事錄。
高緯小心翼翼地攀上藏書閣的小樓梯,取出那本書,坐在樓梯的軟墊上,細細瀏覽了起來。
書中詳盡地記載了從前魏道武帝登國元年到大齊天保五年以內的的所有大事。
高緯井井有味地看著,一會兒眉頭緊鎖,一會兒又搖了搖頭,不知不覺就過了近一個時辰。
※※※
“世子殿下,重陽宴快要開始了,皇后娘娘讓我來請您回去。”藏書閣外,響起了李皇后貼身侍女佩玉溫和的聲音。
“來了,來了。”高緯趕緊把書放回書柜中,擺放整齊后,才慢慢爬下了樓梯。
“世子,我們快走吧,莫讓皇后娘娘等急了。”看見高緯終于走出來了,佩玉趕緊說道。
高緯點點頭,乖乖被佩玉牽著,隨她一起想輕云樓走去,原先跟著高緯過來的小內侍立馬跟上。
路過行宮的清溪橋時,一聲“仁綱在”突然在后方響起。
轉身一看,原是端坐在玉輅中的身著絳色常服的高洋,因為玉輅還在橋下,所以高緯佩玉她們是俯視高洋。
當然回過神之后,立刻明白了這是掉腦袋的做法,佩玉等人趕忙跪下請安
在高緯在跪與不跪中遲疑時,高洋的聲音已飄然而至:“無須多禮,來皇伯父這邊。”
高緯沒有立刻聽話,而是無聲地回頭看了看,高洋這才意識到橋上還跪著一大幫人,便說道:“行了,平身吧。”
看清那侍女是佩玉,高洋想了想說道:“佩玉你去和皇后說,仁綱由朕帶過去,讓她無須擔心了。”“是。”
佩玉等人一走,高緯便被內侍抱上了高高的玉輅,乖覺地坐到高洋的腳踏上,惹得高洋愈加憐愛。
※※※
輕云樓
“陛下駕到!”內侍尖銳的聲音在殿外響起,在殿內的宗室親貴立刻放下了寒暄,等到高洋一進來,便一致向高洋行禮,高洋無所謂地挑了挑眉,用鮮卑語說了句“平身。”
眾人直起身,趺坐各自的軟墊上,而小高緯則盤腿坐到高洋下首的一個小軟墊上。
“奏樂!”隨著內侍的一聲大喝,兩列身著舞衣的女子緩緩步入殿中。
對于這種舞蹈,高緯早已厭惡,便借著這機會,悄悄開始觀察殿內的布局與人物:
大殿兩側分別銀質祥獸紋寶燈,粗濾一數,大致有百余支,點上紅燭,真如同火樹一般,蠟淚凝結,看上去好似紅樹中盛開的火紅花朵,分外好看。
而在大殿的后側,宮人們輕手輕腳地搬運著各種名貴的的錦綈:其中高緯識得的有大明光錦、蒲桃文錦、大茱萸錦、鳳凰朱雀錦、韜文錦,以及蜀綈、紫綈,青綈明光錦、緋綈登高文錦等等。
而這些都僅僅是高洋用來賞賜重陽會的伎藝者的,難怪每次重陽宴便花費巨大,光是賞賜伎藝的錦綈便如此名貴,那賞賜宗室親貴的就更不用說了。
殿中所有人的面前都有一方長長的檀木案幾,連高緯也有一方小幾。而皇帝、皇后面前的則是更貴重的沉香幾。
婁太后因感染風寒未能參加重陽會,所以龍殿之上只有高洋、李祖娥還有高緯這個小孩。
每方案幾上都擺著一尊御食游盤,宮人們也開始不斷把菜肴放到游盤上。
御食游盤兩重,紫金打造,皆金銀參帶,共二百四十盞,雕飾精美。參帶刻鏤之間,茱萸畫微細如破發,近觀方能得見。
※※※
目光移到右下側,第一個看到便是是一身杏黃太子常服的高殷,一如既往的氣質儒雅,其后是高洋的另外四位皇子。
與皇子們隔開了一條窄道的便是諸王,目光掃到高湛時,輕而易舉地看到了他身旁的空位,稍稍一尋思,便想到:是了,高儼快出世了,胡曦嵐是應該待在府里好好養胎。
高緯刻意忽視了心中的不適,平靜地與自己父親互相點了點頭。
目光移到左側,第一個位的便是宰相楊愔,其身側的便是是他的妻子——高緯的二姑姑太原長公主(高玉琦)。
高玉琦本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皇后,后孝靜帝退位后被賜死,她就被弟弟高洋賜予楊愔為妻,以此籠絡楊愔。
往后便是同為宰相的高隆之、錄尚書事高德政和左仆射崔季舒以及右仆射崔暹等等一系列重臣。
高緯的目光突然在一名男子的身上頓住了,此人唇紅面白,容顏俊美,且不留髭須。
如果她沒猜錯的話,此人應該就是就是以前的前魏宗室彭城王,也就是現今高齊的彭城公與大齊永熙長公主的駙馬——元韶。
前世之時,高緯就聽高湛偶爾提過,她這大姑丈性情懦弱,高洋對此十分鄙視,故每每譏其為婦人。
自高齊取代魏國后,高洋出行,身邊也總喜歡帶著這個美男子姐夫,剃其須鬢,飾其粉黛,并喜歡□□他。
不過在天保十三年文宣帝大誅元氏時,此人為了保命甘心做斬殺同族的監斬官。不過最后也不過是在地牢中吞袖而亡,下場凄慘。
這便是生于帝王家的悲哀,縱然你再怎么委曲求全,只要你身上流的是帝王家的血,不論是前朝還是本朝,只要皇帝盯上你,最后都逃不過一個死字。
※※※
高洋拿起翠玉酒杯,欲飲之時,突然記起高緯是頭一次參加重陽會。
轉頭望去,想看看他早慧的侄兒什么反應,卻看到高緯正在無聊地撥弄腰佩,忍不住笑意,出聲喚道:“仁綱過來。”
高緯突然聽到有人喚她,先是驚得手中腰佩都掉落回衣衫上,隨后環顧四周:發現高洋正拿著玉杯含笑看著她,其他人則都復雜看著她,讓她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所幸,高緯看到了高湛對她使得眼色。心下立刻明了,整了整衣衫,朝高洋走去。
高洋放下了玉杯,靜靜等著高緯走到御座旁。
高緯剛走到高洋身旁,就被高洋一把抱起,端放在御座上。
饒是眾人已經見過高洋很多次驚世駭俗的舉動了,此時也懵了。
這御座豈是能隨便坐的,便是一孩童也是不可的,太子尚不可,又何況一郡王世子。
心里是這么想的,但怕惹怒高洋,誰也沒敢說出來。
高緯也是無奈地閉嘴接受,不然的話,誰知道高洋會做出什么事?
見眾人如此,高洋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手。
禮樂之聲再次響起,伎藝表演重生開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