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執劍情長 正文 第二十四章:真言下山

作者/長沙魯小肅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你心意已決,為師又如何攔你,說什么成不成全,不過是為師心有不舍罷了”

    玄緲一陣悵然,又向真言悲聲道:“真言,你從小便入了寺,拜在為師門下,至今已有二十二年。你素來武功深厚,為師倒不擔心你在外闖蕩會遇上什么危險,只是這普度眾生乃是大任,非朝夕之事,少需十數年、多則數十年。而為師如今已是六十又二,也不知還有幾年可活,若是來日為師坐化,你又不在為師身旁,為師可連一個相送的人都沒有了”

    真言聞言,竟是跪在玄緲身前,重重三叩首,才道:“師父在上,還恕弟子不孝!若是師父往生凈土,只需修書一封托人送與弟子,弟子縱是遙隔萬里也定會回來見師父最后一面!”

    “阿彌陀佛!”

    玄緲吟了一聲,便道:“你一心向佛,為師也不阻攔于你,你當全力向眾生傳我佛法。不過,世俗多險惡,你雖身手不凡,但萬事還需多留一分心眼,以免不測!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定將我佛門大道傳遍天下,以不負師父重望!”

    真言又是拂身一拜道。

    “好了,時辰不早了,為師這便送你下山,免得日落以后你要露宿山野!

    玄緲也不多言,便如是道。

    “多謝師父!”

    真言應了一聲,站起身來,跟在玄緲身后,走出去屋子。

    師徒二人一路走來,寺中其他僧人見著,皆知真言已是要離開,便一同隨在二人身后,等二人來到寺門之時,身后已是跟著不下兩百名僧人。

    四周香客見著這番陣勢,盡皆大奇,于是便打量著為首的玄緲與真言二人,品頭論足起來。

    其中當然也不乏有識得玄緲住持的人,便指著玄緲,向著身周其他的人說道:“這便是這金龍寺的住持玄緲大師,他不僅精通佛法,武功更是在寺中數一數二,一般人平日里根本見不到他,想不到今天在這兒竟然露了面,真是奇了怪了”

    旁邊一人聞言,不禁問道:“玄緲大師武功很高么?我聽江湖上的朋友說,金龍寺寺中武功最高的是四大金剛啊!”

    “胡說!金龍寺武功最高的頭銜什么時候落到四大金剛頭上去了?”

    另外一人聽著不服道。

    周圍幾人瞥了他一眼,卻是不屑道:“那你且說說,金剛寺武功最高的是誰?”

    這人也不急著回答,反而是四處打量了一番,這才與眾人附耳說了幾句。

    “怎么可能!?”

    也不知這人說了些什么,竟是使得幾人齊聲驚呼。

    “哼!信不信由你們!”

    這人下巴一昂,哼了一聲,也不再去理會眾人。

    見著此人不可一世,眾人也不生氣,反而是各自低首竊語起來。

    四周香客議論紛紛、各說各話,玄緲聽在耳里,卻是不以為然,只是朝真言囑咐道:“真言,你此行一人下山揚我佛法,當需照看好自己的身子,切莫害了病,萬事也需量力而行。”

    “師父之言,弟子銘記于心!”

    真言行禮謝道。

    “真言師兄,你打算先去往哪里?”

    玄緲身后,一名中年僧人問道。

    “真言打算一路西行先去涼州,聽說那邊正值戰事,想必無家可歸的苦難百姓也是極多,真言打算去幫助他們,借此弘揚我佛法!

    真言面色堅毅道。

    “真言師伯,你此行一去,也不知道要走多久,若是來日路過山下,可是要記得回來看看我們啊!”

    一名年輕僧人朝著真言喊道。

    “一定,一定!

    真言回道。

    “真言師伯,我聽聞武林之中邪教宵小之徒猖獗,你若是遇上,定要好好教訓他們,揚我金龍寺威名!”

    另一名矮胖僧人揮了揮拳道。

    “揚善除惡乃我佛門本分,真言如有遇見,定不會袖手旁觀。”

    真言正色道。

    “真言師祖,你平日里待我極好,我舍不得你走”

    一個十歲的小僧朝著真言哭著道。

    “別哭,師祖以后還會回來的。”

    真言朝著小僧好言勸道。

    眾僧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向真言道著別,真言也一一回應。

    如此又過了片刻,真言也不再耽擱,便朝著玄緲叩了幾首,又向其他眾僧一一拜過,便下山而去。

    眾僧瞧得舍不得,又來到石階上看著真言離去的背影,不少人已是落淚。

    待到真言走遠,看不清切,眾僧之中竟是有人朝著真言追去。

    其他僧人有樣學樣,也跟著一起下山,竟是一路目送真言至山腳處。

    “凈空大師,這位大師是誰?在你們寺中名望很高么?為什么平日里沒有聽說過?”

    金龍寺門口,陳德才眼見數百僧人齊送真言,心中訝異,便朝身旁的凈空問道。

    凈空沒有下山送著真言,只是一直站在寺門望著,直到望不見人影了,凈空這才收回目光,朝陳德才答道:“這位便是我之前與施主提到過的真言師伯。真言師伯乃是玄緲住持唯一的弟子,與小僧的師父是同一輩分,不過小僧的師父都還要尊稱真言師伯一聲師兄,真言師伯的輩分自然是極高的!

    “連凈空大師的師父都要叫他師兄!?”

    陳德才聽得此話,嘴巴張得老大,這才木然看向真言離去的方向,碎碎念道:“看他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吧!竟然就已經有如此地位了,真是年輕有為啊”

    說完,陳德才又向凈空問道:“敢問凈空大師,這真言大師下山去,是要去做什么?真言大師在貴寺有如此身份,每日里待在寺中念經頌佛不就行了么?”

    “阿彌陀佛!”

    凈空吟了一聲,說道:“佛門之道又豈是念經頌佛這般簡單,真言師伯此行下山,乃是要向天下揚佛、普度眾生,救黎明百姓于水火!”

    陳德才只是繼承著偌大祖業,卻是沒讀過書,更是不懂佛道,所以他想不明白凈空所言為何意。

    雖是想不通,但是陳德才卻看得出,這名喚作真言的僧人,是在替天下干著一件大事

    再說真言下了臥佛山,入世揚佛,其一路上可謂是日曬風吹、披星戴月。

    運氣好的時候,遇上城鎮村莊或寺廟,真言還能有個落腳之處,再化來兩碗齋飯,也算填了五臟。

    運氣不好之時,真言就只能睡在那山間野外,吃著野果野菜裹腹,夜里還要防著豺狼猛獸,端地是苦不堪言。

    盡管如此,真言卻是不曾動搖一絲他那普度眾生的決心,反而以此為樂、樂在其中。

    就這樣,真言僅靠著雙腳,從臥佛山出發一路向西、跋山涉水,足足走了兩三千里路,花費了兩個月的時日,這才到了蘭州境內。

    好在路途風景上佳,真言一邊向世人宣揚佛法,一邊欣賞沿途的景色,心性倒也是提升了不少。

    蘭州城。

    蘭州城,位于中原西北處,與鄯州洮州臨近,乃是一座極為繁華的大城。

    此時,已近日落,蘭州城城門之處,幾名守門官兵正吆喝著城外遠處要進城的百姓,叫他們快些進城。

    那幾名百姓見得,連忙一陣小跑趕來,生怕自己跑得慢了會惹得官爺生氣,以致官兵關上城門,不讓他們進城。

    要知道這里夜間極冷,若是在城外呆上一夜,準會使人凍得大病。

    幾名百姓先后趕到,官兵們也開始檢查百姓隨身攜帶的物品,又收了入城銀錢,這便放了百姓進城。

    等到百姓都進了城,幾名官兵便要關上城門,卻忽地聞見遠處一陣馬蹄疾馳。

    官兵朝遠眺望,只見官道之上一片塵土飛揚,其中隱約可見幾個漢子正打馬朝著城門口奔來。

    “城內不可縱馬!來人下馬接受盤查!”

    一名官兵上前幾步,一聲大喊。

    此時,那幾名漢子已是近了城門,他們聽見官兵大喊,卻不勒馬,仍是任由著馬兒疾奔著。

    幾名官兵見狀,皆是面色一變,手中的長槍也不禁緊握,朝著來人斜指而去。

    幾息之后,幾名漢子已是來到城門近前,幾名官兵的心兒也提到了嗓子眼。

    “吁!”

    就在幾人距離官兵不過丈許遠時,幾人忽地一齊勒住手中韁繩,口中大喝一聲,如雷炸響般。

    “咴咴!”

    幾匹駿馬連忙止住馬蹄,滑了一截,竟又紛紛人立而起,長嘯嘶鳴。

    “嗒嗒!”

    馬蹄落地,發出幾聲脆響,幾匹馬兒慢慢靠攏,口鼻之中,不斷噴出熱氣。

    方才這一幕發生只在瞬間,幾名官兵似是給嚇著,竟是沒有一人敢上前一步說話。

    “哼!僅是如此陣勢就給唬住,也難怪朝廷花了七年都不能平叛!要是換了老子去當將軍,三月之內就能把叛軍殺得一個不剩!”

    似是見不慣官兵懦弱地模樣,只見一個身形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揚了揚身后大刀,大聲說道。

    “二弟此言差矣!”

    絡腮大漢此話剛一說完,便見另一名中年漢子打馬向前,朝著他說道:“趙大將軍能以二十萬人擋住六十萬叛軍七年之久、保證不失寸土,已屬極為不易!要知這行軍打仗、排兵布陣絕非易事,更不是口上功夫,二弟今后切莫再胡言亂語!”

    說完,這中年漢子跳將下馬,牽馬來到一名官兵身前,又從懷中掏出一些散碎銀錢,遞到官兵身前,好言說道:“這位大人,在下與幾名兄弟要入城去,這是入城的銀錢,大人請清點清點。”

    這官兵聞言,一時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身旁幾名同袍,又看了看五名漢子。

    只見這五名漢子神態各異,穿著打扮都帶著一股江湖氣息,其身上更是各自帶著兵刃,顯然是武林人士。

    只是五人風塵仆仆,皆略顯一點邋遢,不過卻并不能遮住五人身上的一股豪氣。

    這官兵又看向身前的中年漢子,卻見此人一副和顏悅色地模樣,瞧起來不似歹人,官兵心中這才稍安,于是伸手接過銀錢,也不去點數,只是點了兩下腦袋。

    “哼!”

    那絡腮漢子見著官兵膽小模樣,又是一聲怒哼,卻是極不情愿地跳下馬來。

    其余三名漢子也相繼下馬,幾人一齊來到中年漢子身后,五人這便一同進了城去。

    見著五人已是走遠,幾名官兵這才松了一口氣。

    只見其中一人道:“這幾日是怎么了?怎么天天都有江湖中人到這蘭州城來?”

    另一人猛地一瞪眼,卻是細聲道:“莫不是這蘭州城中要發生什么大事?”

    其余幾名官兵聽得,皆是一驚!

    “呸!瞎說些什么!”

    幾名官兵側目看去,只見一名年長地老兵向地啐了一聲,嘴里罵道:“江湖上的人雖然一直與朝廷處不來,但也不至于和朝廷對著干,你們都瞎操些什么心?難不成還怕別人造反不成?”

    眾官兵聞言,這才作罷。

    “都別愣著了!天色已經不早了,趕緊把這城門關了,待會一起去老王店里喝上幾盅舒坦舒坦!”

    那老兵嚷嚷了一聲,幾名官兵紛紛應是,這便各自忙活開來。

    “阿彌陀佛!”

    忽聞一聲傳來,眾官兵只覺梵音貫耳,心中不禁一陣舒坦。

    那老兵側目看去,只見不遠處正站著一個衣衫破爛地光頭,年紀看起來雖然不大,卻那打扮卻好似乞丐一般。

    老兵又向四周打量一番,發現此處并無他人,其心中奇怪之余,不禁向那光頭乞丐問道:“剛才是你在說話?”

    “不錯,方才說話的正在貧僧!

    那光頭答了一聲,聽他口氣,竟然還是個僧人。

    這幾日里來到蘭州城的奇人異士猶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老兵見眼前這人打扮雖像極乞丐,但言談間氣度不凡,心中倒也不敢小覷。

    何況眼前這人還是個和尚,雖然年紀看起來不大,但老兵也不敢輕慢于他。

    只見老兵朝著這人略一作禮,便問道:“敢問大師法號?從哪里來?”

    “阿彌陀佛!貧僧法號真言,從太原臥佛山而來!

    年輕僧人一喧佛號,淡然答道。

    這年輕僧人正是真言!

    “你心意已決,為師又如何攔你,說什么成不成全,不過是為師心有不舍罷了”

    玄緲一陣悵然,又向真言悲聲道:“真言,你從小便入了寺,拜在為師門下,至今已有二十二年。你素來武功深厚,為師倒不擔心你在外闖蕩會遇上什么危險,只是這普度眾生乃是大任,非朝夕之事,少需十數年、多則數十年。而為師如今已是六十又二,也不知還有幾年可活,若是來日為師坐化,你又不在為師身旁,為師可連一個相送的人都沒有了”

    真言聞言,竟是跪在玄緲身前,重重三叩首,才道:“師父在上,還恕弟子不孝!若是師父往生凈土,只需修書一封托人送與弟子,弟子縱是遙隔萬里也定會回來見師父最后一面!”

    “阿彌陀佛!”

    玄緲吟了一聲,便道:“你一心向佛,為師也不阻攔于你,你當全力向眾生傳我佛法。不過,世俗多險惡,你雖身手不凡,但萬事還需多留一分心眼,以免不測。”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定將我佛門大道傳遍天下,以不負師父重望!”

    真言又是拂身一拜道。

    “好了,時辰不早了,為師這便送你下山,免得日落以后你要露宿山野!

    玄緲也不多言,便如是道。

    “多謝師父!”

    真言應了一聲,站起身來,跟在玄緲身后,走出去屋子。

    師徒二人一路走來,寺中其他僧人見著,皆知真言已是要離開,便一同隨在二人身后,等二人來到寺門之時,身后已是跟著不下兩百名僧人。

    四周香客見著這番陣勢,盡皆大奇,于是便打量著為首的玄緲與真言二人,品頭論足起來。

    其中當然也不乏有識得玄緲住持的人,便指著玄緲,向著身周其他的人說道:“這便是這金龍寺的住持玄緲大師,他不僅精通佛法,武功更是在寺中數一數二,一般人平日里根本見不到他,想不到今天在這兒竟然露了面,真是奇了怪了”

    旁邊一人聞言,不禁問道:“玄緲大師武功很高么?我聽江湖上的朋友說,金龍寺寺中武功最高的是四大金剛啊!”

    “胡說!金龍寺武功最高的頭銜什么時候落到四大金剛頭上去了?”

    另外一人聽著不服道。

    周圍幾人瞥了他一眼,卻是不屑道:“那你且說說,金剛寺武功最高的是誰?”

    這人也不急著回答,反而是四處打量了一番,這才與眾人附耳說了幾句。

    “怎么可能?”

    也不知這人說了些什么,竟是使得幾人齊聲驚呼。

    “哼!信不信由你們!”

    這人下巴一昂,哼了一聲,也不再去理會眾人。

    見著此人不可一世,眾人也不生氣,反而是各自低首竊語起來。

    四周香客議論紛紛、各說各話,玄緲聽在耳里,卻是不以為然,只是朝真言囑咐道:“真言,你此行一人下山揚我佛法,當需照看好自己的身子,切莫害了病,萬事也需量力而行。”

    “師父之言,弟子銘記于心!”

    真言行禮謝道。

    “真言師兄,你打算先去往哪里?”

    玄緲身后,一名中年僧人問道。

    “真言打算一路西行先去涼州,聽說那邊正值戰事,想必無家可歸的苦難百姓也是極多,真言打算去幫助他們,借此弘揚我佛法!

    真言面色堅毅道。

    “真言師伯,你此行一去,也不知道要走多久,若是來日路過山下,可是要記得回來看看我們!”

    一名年輕僧人朝著真言喊道。

    “一定,一定!

    真言回道。

    “真言師伯,我聽聞武林之中邪教宵小之徒猖獗,你若是遇上,定要好好教訓他們,揚我金龍寺威名!”

    另一名矮胖僧人揮了揮拳道。

    “揚善除惡乃我佛門本分,真言如有遇見,定不會袖手旁觀!

    真言正色道。

    “真言師祖,你平日里待我極好,我舍不得你走”

    一個十歲的小僧朝著真言哭著道。

    “別哭,師祖以后還會回來的!

    真言朝著小僧好言勸道。

    眾僧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向真言道著別,真言也一一回應。

    如此又過了片刻,真言也不再耽擱,便朝著玄緲叩了幾首,又向其他眾僧一一拜過,便下山而去。

    眾僧瞧得舍不得,又來到石階上看著真言離去的背影,不少人已是落淚。

    待到真言走遠,看不清切,眾僧之中竟是有人朝著真言追去。

    其他僧人有樣學樣,也跟著一起下山,竟是一路目送真言至山腳處。

    “凈空大師,這位大師是誰?在你們寺中名望很高么?為什么平日里沒有聽說過?”

    金龍寺門口,陳德才眼見數百僧人齊送真言,心中訝異,便朝身旁的凈空問道。

    凈空沒有下山送著真言,只是一直站在寺門望著,直到望不見人影了,凈空這才收回目光,朝陳德才答道:“這位便是我之前與施主提到過的真言師伯。真言師伯乃是玄緲住持唯一的弟子,與小僧的師父是同一輩分,不過小僧的師父都還要尊稱真言師伯一聲師兄,真言師伯的輩分自然是極高的!

    “連凈空大師的師父都要叫他師兄?”

    陳德才聽得此話,嘴巴張得老大,這才木然看向真言離去的方向,碎碎念道:“看他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吧!竟然就已經有如此地位了,真是年輕有為啊”

    說完,陳德才又向凈空問道:“敢問凈空大師,這真言大師下山去,是要去做什么?真言大師在貴寺有如此身份,每日里待在寺中念經頌佛不就行了么?”

    “阿彌陀佛!”

    凈空吟了一聲,說道:“佛門之道又豈是念經頌佛這般簡單,真言師伯此行下山,乃是要向天下揚佛、普度眾生,救黎明百姓于水火!”

    陳德才只是繼承著偌大祖業,卻是沒讀過書,更是不懂佛道,所以他想不明白凈空所言為何意。

    雖是想不通,但是陳德才卻看得出,這名喚作真言的僧人,是在替天下干著一件大事

    再說真言下了臥佛山,入世揚佛,其一路上可謂是日曬風吹、披星戴月。

    運氣好的時候,遇上城鎮村莊或寺廟,真言還能有個落腳之處,再化來兩碗齋飯,也算填了五臟。

    運氣不好之時,真言就只能睡在那山間野外,吃著野果野菜裹腹,夜里還要防著豺狼猛獸,端地是苦不堪言。

    盡管如此,真言卻是不曾動搖一絲他那普度眾生的決心,反而以此為樂、樂在其中。

    就這樣,真言僅靠著雙腳,從臥佛山出發一路向西、跋山涉水,足足走了兩三千里路,花費了兩個月的時日,這才到了蘭州境內。

    好在路途風景上佳,真言一邊向世人宣揚佛法,一邊欣賞沿途的景色,心性倒也是提升了不少。

    蘭州城。

    蘭州城,位于中原西北處,與鄯州洮州臨近,乃是一座極為繁華的大城。

    此時,已近日落,蘭州城城門之處,幾名守門官兵正吆喝著城外遠處要進城的百姓,叫他們快些進城。

    那幾名百姓見得,連忙一陣小跑趕來,生怕自己跑得慢了會惹得官爺生氣,以致官兵關上城門,不讓他們進城。

    要知道這里夜間極冷,若是在城外呆上一夜,準會使人凍得大病。

    幾名百姓先后趕到,官兵們也開始檢查百姓隨身攜帶的物品,又收了入城銀錢,這便放了百姓進城。

    等到百姓都進了城,幾名官兵便要關上城門,卻忽地聞見遠處一陣馬蹄疾馳。

    官兵朝遠眺望,只見官道之上一片塵土飛揚,其中隱約可見幾個漢子正打馬朝著城門口奔來。

    “城內不可縱馬!來人下馬接受盤查!”

    一名官兵上前幾步,一聲大喊。

    此時,那幾名漢子已是近了城門,他們聽見官兵大喊,卻不勒馬,仍是任由著馬兒疾奔著。

    幾名官兵見狀,皆是面色一變,手中的長槍也不禁緊握,朝著來人斜指而去。

    幾息之后,幾名漢子已是來到城門近前,幾名官兵的心兒也提到了嗓子眼。

    “吁!”

    就在幾人距離官兵不過丈許遠時,幾人忽地一齊勒住手中韁繩,口中大喝一聲,如雷炸響般。

    “咴咴!”

    幾匹駿馬連忙止住馬蹄,滑了一截,竟又紛紛人立而起,長嘯嘶鳴。

    “嗒嗒!”

    馬蹄落地,發出幾聲脆響,幾匹馬兒慢慢靠攏,口鼻之中,不斷噴出熱氣。

    方才這一幕發生只在瞬間,幾名官兵似是給嚇著,竟是沒有一人敢上前一步說話。

    “哼!僅是如此陣勢就給唬住,也難怪朝廷花了七年都不能平叛!要是換了老子去當將軍,三月之內就能把叛軍殺得一個不剩!”

    似是見不慣官兵懦弱地模樣,只見一個身形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揚了揚身后大刀,大聲說道。

    “二弟此言差矣!”

    絡腮大漢此話剛一說完,便見另一名中年漢子打馬向前,朝著他說道:“趙大將軍能以二十萬人擋住六十萬叛軍七年之久、保證不失寸土,已屬極為不易!要知這行軍打仗、排兵布陣絕非易事,更不是口上功夫,二弟今后切莫再胡言亂語!”

    說完,這中年漢子跳將下馬,牽馬來到一名官兵身前,又從懷中掏出一些散碎銀錢,遞到官兵身前,好言說道:“這位大人,在下與幾名兄弟要入城去,這是入城的銀錢,大人請清點清點!

    這官兵聞言,一時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身旁幾名同袍,又看了看五名漢子。

    只見這五名漢子神態各異,穿著打扮都帶著一股江湖氣息,其身上更是各自帶著兵刃,顯然是武林人士。

    只是五人風塵仆仆,皆略顯一點邋遢,不過卻并不能遮住五人身上的一股豪氣。

    這官兵又看向身前的中年漢子,卻見此人一副和顏悅色地模樣,瞧起來不似歹人,官兵心中這才稍安,于是伸手接過銀錢,也不去點數,只是點了兩下腦袋。

    “哼!”

    那絡腮漢子見著官兵膽小模樣,又是一聲怒哼,卻是極不情愿地跳下馬來。

    其余三名漢子也相繼下馬,幾人一齊來到中年漢子身后,五人這便一同進了城去。

    見著五人已是走遠,幾名官兵這才松了一口氣。

    只見其中一人道:“這幾日是怎么了?怎么天天都有江湖中人到這蘭州城來?”

    另一人猛地一瞪眼,卻是細聲道:“莫不是這蘭州城中要發生什么大事?”

    其余幾名官兵聽得,皆是一驚!

    “呸!瞎說些什么!”

    幾名官兵側目看去,只見一名年長地老兵向地啐了一聲,嘴里罵道:“江湖上的人雖然一直與朝廷處不來,但也不至于和朝廷對著干,你們都瞎操些什么心?難不成還怕別人造反不成?”

    眾官兵聞言,這才作罷。

    “都別愣著了!天色已經不早了,趕緊把這城門關了,待會一起去老王店里喝上幾盅舒坦舒坦!”

    那老兵嚷嚷了一聲,幾名官兵紛紛應是,這便各自忙活開來。

    “阿彌陀佛!”

    忽聞一聲傳來,眾官兵只覺梵音貫耳,心中不禁一陣舒坦。

    那老兵側目看去,只見不遠處正站著一個衣衫破爛地光頭,年紀看起來雖然不大,卻那打扮卻好似乞丐一般。

    老兵又向四周打量一番,發現此處并無他人,其心中奇怪之余,不禁向那光頭乞丐問道:“剛才是你在說話?”

    “不錯,方才說話的正在貧僧。”

    那光頭答了一聲,聽他口氣,竟然還是個僧人。

    這幾日里來到蘭州城的奇人異士猶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老兵見眼前這人打扮雖像極乞丐,但言談間氣度不凡,心中倒也不敢小覷。

    何況眼前這人還是個和尚,雖然年紀看起來不大,但老兵也不敢輕慢于他。

    只見老兵朝著這人略一作禮,便問道:“敢問大師法號?從哪里來?”

    “阿彌陀佛!貧僧法號真言,從太原臥佛山而來!

    年輕僧人一喧佛號,淡然答道。

    這年輕僧人正是真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珲春市| 永胜县| 内江市| 于田县| 北辰区| 崇文区| 松原市| 孝义市| 苍南县| 乌兰浩特市| 宜阳县| 灵璧县| 仁怀市| 南漳县| 敖汉旗| 襄垣县| 固阳县| 关岭| 雷山县| 新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皋兰县| 上蔡县| 内丘县| 习水县| 泽州县| 商城县| 辛集市| 邻水| 普兰店市| 永和县| 房产| 乐安县| 洞口县| 罗甸县| 乐东| 长垣县| 青神县| 高安市|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