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不虧是帝都市的官方媒體之一,帝都晚報的記者對光輝微博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看到的比很多人都早。
“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我們會倡導健康的信息發(fā)布理念,并充分發(fā)揮光輝微博的自我凈化能力。通過調(diào)整傳播機制,來避免虛假信息或錯誤信息的傳播,并針對光輝微博里的不良信息,做集中的定向清理。
其次,我們會加強對光輝微博信息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研發(fā),以實現(xiàn)對海量微博信息的分析和整理,剔除虛假信息,將民眾真正關心的問題及時篩選出來。
此外,加強光輝微博與政府、傳統(tǒng)媒體的有效合作,也是尋求微博傳播內(nèi)容管理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江輝說道。
這一塊的內(nèi)容,江輝在光輝微博正式上線前已經(jīng)有所準備。光輝微博項目組在成立初期也就只有二十多號人,雖然陸陸續(xù)續(xù)還招聘了一些人手,但是在內(nèi)測之前,始終沒有超過五十人。
考慮到光輝微博上線之后必定會非常火爆,所以在內(nèi)測開始,江輝就擴大了光輝微博的招聘節(jié)奏。在光輝微博正式上線之前,員工數(shù)量突破了一百五十人,相當于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nèi)就招聘了一百人,不過好在這新招聘的一百人之中,有超過一半都是從校內(nèi)網(wǎng)、土豆網(wǎng)等集團公司內(nèi)部招聘過來的,所以用起來倒是很快就能上手。并且,光輝微博和其他的兄弟公司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這一百五十名員工都是正式員工,在上線前,一個實習生都沒有招聘。
這主要是考慮到光輝微博的重要性,江輝想盡可能的把可能的變動因素的給排除掉,而不是說光輝微博不需要實習生。
之后,各路媒體朋友們又陸續(xù)問了不少問題,江輝都給予一一解答。散會的時候,再安排人員給每個到場的人員送上一份精美禮品,本次媒體見面會就順利的結束了。
第二天開始,各路媒體就開始啟動了新一輪的報道,特別是參與媒體見面會的幾家,更是有的放矢的纂寫了幾篇有深度有內(nèi)涵的文章。
……
網(wǎng)友“王子東下”在自己的光輝微博中曬了幾張多名高中生圍毆一個同學的照片,照片中被圍毆的小男生被逼的脫到只剩下小褲衩。
這個微博發(fā)布之后,迅速的引起了大量的轉載。
“太過分了,現(xiàn)在的中學生怎么這樣呢”。
“建議相關部門嚴查!”。
“杜絕校園暴力,大家一起行動起來”。
“讓每個學生都活在陽光下”。
“嚴懲暴力制造者”。
各種各樣的轉發(fā)和評論讓這個校園欺凌事件瞬間發(fā)酵,一夜之間就傳遍全網(wǎng)。
校園欺凌也迅速的成為度娘搜索熱詞。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xiàn)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fā)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fā)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fā)生校園欺凌的事件,并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島國,校園欺凌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并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不登校”。而在天朝,問題其實也比較嚴重,但是媒體報道的比較少,再加上事件的對象往往是未成年人,所以就更少見報道了。
“王子東下”在光輝微博上發(fā)布的這條校園欺凌消息,讓天朝整個社會選擇性忽視的校園欺凌行為暴露在陽光之下。
在江輝看來,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于長期欺負別人,內(nèi)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nèi)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chuàng)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
江輝曾經(jīng)看過一份關于校園欺凌的調(diào)研報告。可以說校園欺凌在我國時有發(fā)生,但是情況復雜,違法與犯罪交織,且多數(shù)事件未進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責任,加上目前缺少統(tǒng)一的事件報告、統(tǒng)計制度,導致難以了解我國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的真實情況。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天朝社會對校園欺凌的觀念存在偏差,對校園欺凌的危害性認識還不夠。如何做到寬容而不縱容,社會還缺乏共識。
從近幾年偶爾報道處理的校園欺凌事件來看,有的地方認為校園欺凌只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小問題,主要強調(diào)教育、挽救原則,沒有意識到對于那些社會危害性大的失足青少年,懲戒實際也是教育、挽救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同為未成年人的被害人的平等保護還不夠。
這次光輝微博上眾多名人明星轉載評論校園欺凌事件,甚至當事人還被“人肉”了出來,給了當?shù)亟逃块T很大的壓力。所在學校和當?shù)亟逃块T迅速的成立了調(diào)查組,確認本次事件的具體情況。
校園欺凌事件的增多,在江輝看來,其實是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的。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出現(xiàn)了“4+2+1”的家庭結構形式,使得1個孩子處于6個成年人濃濃關愛的包圍中。這6份關愛的交匯,織成了一張厚重而溫柔的網(wǎng),呵護起孩子從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擋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
在這個狹小的家庭王國中,孩子是當然的國王,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活動的最高權威。孩子的要求,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多數(shù)情況下,總會獲得滿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開始扭曲了,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支出。孩子心靈的田園,喪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獨尊的莠草沒有約束地漫延。
極端寵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自覺不自覺中就形成了別人必須聽從于我的錯覺。他們把這種錯覺帶入了校園,在和同學交往的過程中,總是希望時時刻刻能站在上風,希望大家都能聽命于自己,希望是“老大”。然而,有這樣心態(tài)的孩子太多,“老大”卻只能是一個,矛盾自然也就產(chǎn)生了。接著,就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校園欺凌事件。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