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最關鍵的是應該如何布置城守來防備住西面,以及我大趙的國都當定于何處。”荀諶目光看向袁紹。
“陛下打算重于攻還是重于守?”
“重于攻如何,重于守又如何?”袁紹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問道。
“若是陛下重于守,可將國都定于平原中央,于平原西側筑關城兩座,其間夾雜些許棱堡。即使敵寇大舉入侵、前方失利,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退守,堅壁清野逼退敵軍。雖然會造成不少損失,但絕對可保萬無一失。只要城中水源糧草不斷,大可高枕無憂。”荀諶道。
“那若是重于攻呢?”
審配目光一凝:“直接將國都建于西側,于國都南北兩側大建棱堡、城墻,阻敵于國外。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以我大趙的雄厚兵力,只要齊心協(xié)力,不懼任何強敵,若是有敵來犯,完全可以主動出擊,殲滅任何來犯之敵。”
看著滿是果決和自信的審配,袁紹微微一笑:“就按正南說的做吧。朕來這里可不是為了給袁公路當一條守戶之犬的。這天下局勢風云變幻,若不能搶占先機、把握主動,又有何機會能征伐天下、重建我大趙?”
“可是陛下,如此一來,固可令敵人難邁入我大趙一步,但卻也是孤注一擲,將我大趙置于險地。若是北匈奴真的率鐵騎傾巢而出,我大趙怕是難以抵擋。”郭圖略帶擔心道。
騎兵對戰(zhàn)步卒的優(yōu)勢確實太大了,尤其是在這種平原之上。北匈奴可不是公孫瓚,沒有那么“勇猛無畏”,會做那種以己之短克敵之長的“蠢事”。十余萬輕騎在草原之上若是指揮得當,可輕易匹敵數(shù)倍于其的敵人。
“無妨,朕相信正南。而且,真的到了那一步,曹孟德他們不會不管不顧的。”袁紹自信道。
對于趙魏漢吳的四國之盟,袁紹心中堅信不疑。
這與諸侯爭霸之時情況不同,如今于漢土外,四方勢力立場一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絕對的鐵盟。而且,一直居于幕后的袁術也不可能允許另外三方在其中一方被攻打時無動于衷。
“北匈奴那邊有什么動靜嗎?”
“沒有,除了在其東側邊境派出了三萬鐵騎巡查以提防我們之外,并沒有想要攻伐我等的任何動作。”郭圖道。
自許攸退位,居于大楚之內作為楚趙之間的聯(lián)絡人之后,郭圖就接替了他的情報工作。憑借機敏的洞察力和小手段,郭圖做的十分風生水起,比之許攸不差分毫。
“北匈奴到底是沒落了啊!連這點魄力都沒有。”袁紹搖搖不屑頭道:“本以為是塊硬骨頭,卻不曾想和南匈奴一樣,都成了斷脊之犬。”
“既然北匈奴沒這個膽量來找我們,那我們就打上門去。也看一看,這所謂的北匈奴是否真的有資格繼承北匈奴的名號,否則的話我就要和袁公路說一聲,將之改名為西匈奴,直接滅了算了。”
在袁紹等人眼中,北匈奴不僅是一個名號,更是一種資格,一種足以被視為勁敵的資格。
只有足夠強大的敵人,才有資格被以計謀對待。否則的話,還不如以力壓之,直接將之滅掉。
“友若,你派人去通知曹孟德他們,另外,擬一封戰(zhàn)書給北匈奴,就說一月之后我等四國約他會獵于草原。”
“諾。”荀諶道。
“正南,你去配足兩萬精銳,車兵步卒為主,騎兵為輔。另外,大戟士隨行。”
“諾。”審配道。
“此戰(zhàn),顏良文丑張郃韓猛與我隨行,其余諸將留守。友若總理后方,一切聽其指揮。”
“陛下,臣請愿前往。”一道低沉的聲音響起。
眾人齊齊看向那道沉默的身影。
淳于瓊。
自冀州一戰(zhàn)敗于張任之后,淳于瓊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整個人可說是完全蛻變,一改以往暴烈好酒的性格,變得沉默堅毅,有如高順一般。
而且非但是性格,連同其能力也浴火重生、更進一步,缺陷被完全彌補,真正成為袁紹身前最后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出現(xiàn)這種奇跡般變化的原因,只有兩個人知道,就連袁紹都不知曉。因為他不在意,他只需要知道這是好事,而且淳于瓊一直忠誠于他即可。
“仲簡,且稍安勿躁。此戰(zhàn)不過為了練兵,無需你參與。你只需要為朕守住國都,帶朕歸來即可。”袁紹道。
“諾。”雖然心中不甘,但淳于瓊卻只得道。
“這是朕和他們三人的第一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想必他們三人當不會令朕失望。”想到那三道身影,袁紹忍不住笑道。
可怕的敵人變成隊友之后便是無比的可靠。想想曹操劉備麾下的諸多將才,即使是袁紹也不由得有些興奮不已。
“袁本初還真是心急。”
當看到手中的信件,曹操和劉備不約而同的想到。還剛開始準備立足,這就想打一架了。
和袁紹不同,在布置城守上,他們兩個可沒有以攻代守、誓死不退的想法。
因為袁紹地形平坦,而且身處地方相對算是腹地,比較安全。再加上這貨暴兵能力強,正面剛是最好的方法。
而他們處于北匈奴和貴霜之間,局勢極為敏感。不僅北匈奴可能入侵,貴霜也絕對不會一直消停。加之他們所處地形不少山脈,尤其是劉備,地盤基本被群山環(huán)繞,直接準備依山建城。
依照地形優(yōu)勢,群山峻嶺之間,只要劉備往山中一躲,就是北匈奴傾巢而出,也只能碰一鼻子灰。反正他麾下多是步卒,又善籠絡民心,就是南蠻、山越那種族群式管理也出不了岔子。而劉備正是照著這種方式進行的管理。
散而不亂、凝而不聚,想想南蠻和山越的難纏程度就知道進攻這種敵人有多惡心。更何況北匈奴還皆是輕騎,絕對是一點想法都不會有。
同樣,在袁術麾下待了那么久,曹操學的東西比之劉備還要多。參考遼東的布置,曹操也依靠著東側的大量山嶺開始了大縱深防御布置。雖難纏程度遜色劉備幾分,但好在方便管理一些。
無數(shù)棱堡、關口將這片地區(qū)武裝的如同刺猬一般,也絕對令人難以下口。
不同于袁紹的有死無生,二人則是有恃無恐,甚至巴不得北匈奴攻過來。論起攻堅戰(zhàn),就是巔峰之時的北匈奴都不配給漢人提鞋的。
不過相對應的,如此一來二人的正常發(fā)展速度肯定比不上袁紹。但是,曹操和劉備從來都不是安穩(wěn)發(fā)育的性格。
后方鞏固好,那就是有進無出。貴霜、北匈奴,甚至安息等國,有的是人口和錢糧。反正西域最不缺的就是馬匪,只要下手干凈些,誰又能證明是誰干的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