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
周淑杰早晨起來了,帶著一點點剛睡醒的迷糊站在了院子里,讓冷風吹吹讓自己清醒一下。
她一站院子里,就習慣性的看院子中的沙果樹,以往夏天的時候,上面是綠綠的葉子,秋天的時候有紅紅的果子,這一道了入冬就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這一瞅還真有些不太習慣。
她感嘆道:“這真是要入冬了,樹葉子都沒有了,看來又要給它做一下防寒準備了!
沙果樹雖然也屬于寒帶植物,但是太冷的冬天,也會把他的枝干凍死。
春天時會從根部重新發芽,但這從新發的芽,至少要三年才能結果子。
不想讓它凍死,每年,周淑杰都會用干草繩子把他的主干包上。
站在她家這個院子里,往遠處望能看見青山。
不對。現在只能叫黑山了。
一點兒青色都沒有,所有的樹木都褪去了他們的外衣,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
在遠處看,真看不出來什么青色。
現在,只有墻邊的那一縷雜草算是最頑強的,還有著一點點的綠色。
要說這草的生命力,真是夠強的,下了一場霜凍,他就會像穿上了水晶一樣的給自己包裹上一層冰晶。
等太陽升起冰化了,他又像洗過澡一樣,濕漉漉水靈靈的,到中午陽光溫暖的時候,他就會站在風中,招搖地搖擺著他那還有綠色的是草葉。
好像是在跟別人顯擺。
只有他不怕冷。
只有他還穿著綠衣似的。
周淑杰站在外面醒了醒神兒。
伸了個懶腰。
嗯……啊……。
真舒服。
要說這伸懶腰啊,一定要在睡醒和累的時候,平實故意去伸可能還覺感覺不到舒服了,沒準還會岔氣兒。
這睡醒了和久坐一站起來,伸個懶腰就會全身的骨節都能聽見嘎嘎響通體舒泰啊。
行了,也不想那些沒用的了,要準備做早飯了。
今年種的麥子多,收回來的麥稈也多,都被兩個哥哥幫她拉著堆在了院子里。
要說這一大垛麥稈,她和婆婆兩個人今年可能都燒不完,明年還得剩一些。
再加上,家里還有柱子走之前給她們弄回來的干樹枝。
看來今年冬天取暖的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
你別看他們家現在是兩間房,但柱子不在家,那個屋基本上就是空著的,只是放一些東西。
周淑杰和婆婆還有孩子們,還是住在以前的那個東屋里。
從偏廈里拿出大籮筐,來到了麥稈垛兒跟前兒,用三齒撓子一下一下的,從麥稈垛兒上撓下來一堆的麥稈。
這麥稈垛都是一層一層壓上去的,剛開始你要用手往下拽,還能拽下來一點柴火,但時間長了,她能夠到的地方都被她拽光了,剩下的都是壓實成的,再用手往下拽呢,只是三兩根兒的往下下,根本就拽不出來柴火。
上面有沒壓實成的,她又夠不著了,所以就只能用三齒撓子去撓。
這一撓就能撓下來一堆,一會兒就一大筐裝滿了。
周淑杰一看柴火筐裝滿了,就把三齒撓子搭在了麥蓋垛上。
彎腰抱起這一大框的柴火往屋走。
到了門口兒,筐的一面擔在墻上,另一面兒用腿卡著。
這樣才能伸出一只手去打開房門。
吱呀……咣當……
開了門進了屋,放下柴火。
先是洗了手和臉又刷了牙,簡單的理了理頭發,這才到鍋臺邊兒。
刷鍋添水,做湯熱飯。
其實你要閑著的時候,坐在灶坑門口燒兩把麥桿,也覺得挺悠閑挺舒服的,火烤的人身上癢癢的感覺。
要是著急的時候,可真沒有這個閑心去享受這一份寧靜,那就要架上木柴,劈了啪啦的讓他自己著著(zhao,zhe),自去忙活其他的事情。
沒有一會兒的功夫鍋就開了,鍋蓋的縫隙呼呼的往出冒著白氣兒。
這鍋蓋是特別老式的那種雙雙扇的木頭鍋蓋。
這種鍋蓋特別的結實,這都用了多少年了都不愛壞。
唯一的不太好處就是他蓋的不那么嚴實,如果是蒸饅頭,所有的縫隙都要用干凈的抹布塞上,這樣才能保證饅頭會蒸熟,要不然這饅頭蒸出來都會欠點火候。
但她今天做的都是現成的飯,所以這縫隙就沒有用抹布去蓋上。
現在一開鍋,就能看見從縫隙里往上升騰的哈氣。
把最后一把柴火填進了灶坑里。
周淑杰拿出掃地的**把灶坑門口兒打掃干凈,剩下的柴火又都放在了筐里。
跟你們說啊,在農村燒這種柴火,最要注意的就是連荒。
你要打掃不干凈,灶坑里的柴火著了出來,連在了外面的柴火上,那是一個不注意就能把這小房子點了。
這種事情在農村事經常發生,一般都是哪家新結婚的小媳婦,干活手腳不利索的,就會出這種大意的事。
刷刷幾下,周淑杰就把地掃干凈了。
把掉落在地的碎柴火,也用小鍬收著都扔進了灶坑里,這才算是收拾利索了。
她到了洗臉盆跟前兒,又洗了一遍手。
吱呀!
開了門進了屋。
看孩子和婆婆還睡著吶。
周淑杰就沒叫他們起來,反正現在也沒有什么事,既然沒醒,就讓她們睡著吧。
她伸手給兩個孩子耶了耶被他們登散開的被角,又起身去了外面。
到了蒼房,拿了些玉米粒兒,先把雞給喂了。
又攪拌了一些豬食,倒進了豬圈的食槽子里。
看著那膘肥體壯的大豬吃的噴香,周淑潔臉上的笑就露了出來。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你得說這是她第一次養豬養雞。
以前她真沒養過這些東西,每天都自顧不暇,哪有閑心養這個呀。
沒想到她養這些東西還挺行的,感嘆著她家的大豬黑胖黑胖的。
為什么說黑胖黑胖的呢?
因為她們家豬是黑色的啊,所以就是黑胖黑胖的。
這豬的一條兒不是那么長,但卻長得短粗胖,整個都要胖圓了。
像人家那條長的豬,養個兩年就能漲三四百斤。
她家這個短粗胖的小豬養幾年它也就這樣了,她也沒打算養那么多年,想今年過年就殺了。
她覺得她家的豬現在應該也能有二百多斤,殺完了應該也能得二百斤的豬肉。
不管是送親戚還是自己家吃吃,明年這一年基本上就不缺什么肉了。
再說家里還有那一幫雞呢,她養的一幫雞也挺成功的,抓回來多少只,養到現在還是多少只,一個都沒死,長得都可精神,就是特別得野,都快趕上野雞了。
關不住他們,每天都到處的飛,以前小的時候還好一些,現在大了就連雞架都關不住了,他們跑出來不是上房就是上院墻,要不就是上院子里那棵沙果樹上。
想抓他們,那都只能等他們餓了,自己下來找吃的,才能再把他們關進去。
這一大早晨的,周淑杰做完了早飯,就笑呵呵的在豬圈雞圈都轉了一圈,看著他們長的那么好,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等給它們都喂飽了,弄完了,又想看看院子里有沒有什么活,左右的來回轉了兩圈兒。
真是找不到什么活了。
她就把院子掃了一遍。
等她掃完了院子,也聽見了屋子里有說話的聲兒了,這看來是都起來了。
進屋子一看還真是,孩子和婆婆都醒了,而且人衣服都穿完了。
兩個孩子看見周淑杰進了屋,就爭搶著叫著:“娘,娘……”
“哎,哎,你們都睡醒啦,快來娘幫你們穿鞋子。”
周淑杰笑著應著,到了兩個孩子跟前兒,幫他們把鞋子穿上,把他們抱到了地下。
兩個孩子這一下地,就都撒上歡了,登登的滿地來回跑。
等兩個孩子都下地了,周淑杰又上炕把被子都疊了起來,放進了被格里,拿著掃炕的笤倏從里到外的把炕掃了一遍,這才下地穿上鞋子順手把桌子也放了上去。
這時候,婆婆已經洗完臉了,也給兩個孩子簡單的擦洗了一遍。
周淑杰就掀開早就先開鍋,拿出早就做好的飯,一樣一樣的擺在了桌子上。
兩個孩子看見她們的娘往桌子上端飯,樂的拍手笑:“吃飯飯了,吃飯飯了!”
婆婆在一邊笑著附和道:“對呀,吃飯飯了!
周淑杰被她們逗的哈哈哈一笑。
今天的早飯,主食是裝在干凈盆里的五個大白饅頭,和她給兩個孩子做的,用家里最后兩個雞蛋蒸的一碗雞蛋糕,再有就是白菜,土豆湯。
其實說實在的,這白菜土豆湯剛開鍋就吃,特別的鮮亮,像她這樣放在鍋里,時間長了味道就不那么好了。
雖然味道差了點,卻不耽誤什么。
周淑杰和她婆婆依舊吃得很香,可能是因為她從小就是個農村人。
對于吃喝上真的沒有太多的講究。
而她婆婆雖然年輕的時候很講究。
但是這些年的苦日子,她婆婆也是過過來的,現在能吃飽穿暖也都很滿足,不會去講究那些東西了。
兩個小家伙也是,吃著他們的雞蛋糕泡饅頭,看著他奶奶和他娘吃的那么香,也饞的伸出勺子去他娘的碗里舀一些菜湯喝。
周淑杰一般是不給他們吃大人吃的這種飯菜的,因為她記著曾經看過一個節目上說過小孩子不可以吃太多的鹽,吃鹽多了對他們的身體不好。
但農村人要干力氣活,你不吃鹽,他就沒有力氣。
所以,平時她做的飯菜味道都會有一點點咸,就著饅頭米飯吃正好。
這兩個孩子,她就不敢讓他們吃。
一看孩子直伸勺子在她的碗里舀菜湯,周淑杰就想著,看來以后這飯菜要弄得淡一些了。
剛吃過早飯沒多久,就聽見村子里喊著讓集合。
周淑杰就想起來了,昨天下工的時候,村長說今天要讓這些年輕人去幫著埋電線桿子。
像她們這些老弱不用去,她聽見了也就沒出門。
像她大哥二哥,那肯定是要去的,還有隔壁郭叔家的三個哥哥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那邊村長喊完了集合,沒多大一會兒的,村子里就能聽見了說話聲。
呼朋喚友的招呼著,每家都出來好幾個壯勞力。
村這里的牛車馬車,能架上的也都架上了。
拉著他們往縣里去,要說這埋電線桿子得是從縣里,往他們村子里一根兒一根兒的埋,所以他們這些人要去縣里跟人家會合。
收拾完的周淑杰也站在大門口。
跟郭大嫂子他們說了一會兒話,正看見了這一車一車的人出發。
這車上的人是真多呀!
都快趕上后來那印度的摩托車了!
那么小的一個牛車上,怎么能坐下那么多人吶,滿滿當當。
周淑杰大列的數了數,大約有二十多個人。
你就說這一個車上,他們是怎么坐下的吧!
隨著那幾聲響亮的鞭花,和一聲高喊的吆喝:“駕,駕”。
車子吱吱悠悠的往縣城去了。
也有愛熱鬧的小孩子,跟在車后笑著跑著,快出村子的時候,就會被家長們揪著耳朵拎回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