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我問送飯的事兒,爺爺才正色的說:“你大伯昨晚都打好招呼了。今兒中午有人把車和飯給他們送過去。”
聽到大伯都安排好了那就沒問題了。
中午時,果然有人趕車去送飯,就是昨天那個長得老實的中年漢子。
原本以為一天收不完的麥子,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天就割完啦。
割是割完了,卻沒有都拉回來,地里至少還得剩十車。
吃晚飯時就商量著這事,后來決定明天分兩撥人干活。一波去給郭叔家割麥子,另一波去給大伯家拉小麥。
一夜甜夢!
每個清晨都是小山村最熱鬧的時候。
今天大伯父和郭叔趕馬車拉運小麥。
過嬸兒帶著大伯母這一幫,去她家地里割小麥。
我和郭三嫂子還是做飯看孩子的活。
爺爺昨天在場院贏了半盒火柴,他說今天在贏半盒就湊一盒兒了。
郭叔家30畝小麥,割了一天半才全部收完。
離大隊給的時間還有一天半,這時間夠打一份小麥的。商量后決定,把我家先割回來的麥子打出來。
說干就干!當天吃完午飯大伯父他們就去大隊部借小麥脫粒機。
在我的印象里,竟然都不記得脫粒機是什么樣子的了。
當把東西搬到場院時,一時之間,沒認出來。這個綠色的就是機器嗎?
真的是太原始了,下面動力處是一個踏板用腳踩的,有點兒像縫紉機的原理。
上面是一個50cm的圓桶型,在上面兒有個填入口,踩動踏板把小麥一縷一縷的填進去。下面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出來的是小麥,另一個出口出來的是麥稈兒。
這是一臺一個人就可以操控的小機器。
我們一共從大隊部借來了八個。那真是男女老少齊上陣。用了一整個下午,在七點鐘天快黑時才收拾完。
這樣拖下來的麥粒兒,不能直接去打面粉,它在外面還穿著一層麥衣。
需要通過晾曬,用滾子碾軋。才會露出最里面如咖啡色的小臉兒。
我們用了一天半時間,來完成、脫粒兒、碾壓、揚麥子。
揚麥子就是用特殊的工具、“揚掀”、把麥子高高揚起借助風的動力,把里面的麥殼兒吹去,揚過的麥子就會尤其的干凈。
現在所剩的就是最后的晾曬了。好天氣的情況下,小麥需要暴曬三天才能干透,裝進袋子放到倉房里保存。
第四天的太陽在人們忙碌的笑臉中落下帷幕
次日清晨五點,聽到了久違的敲擊聲,這是上工的聲音。
大隊今天開始收麥子,除了每家必出的勞動力。多出來的人每天會給算20斤小麥。
我們村的自留地有200晌,其中種了80晌小麥,80晌黃豆,40晌玉米。(15畝為一晌)
自留地,就是村中每個人分完之后,剩余的土地。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大隊會把地收回。同樣的道理,如果家中有孩子出生,大隊也會把地分下去,這就是自留地的作用。
現在要收的就是這80晌小麥。全村青壯400多人,80晌小麥用了十天才收完。
當然這跟我的關系不大,因為我們家柱子是當兵的,所以不用出工。也沒有人能去掙那每天20斤的麥子。
大伯家是兩個哥哥去的。
郭嬸兒家是郭大哥郭二哥去的。
剩下的我們這些人用了五天時間?把大伯和郭叔家的麥子打了出來。
從牛車上把小麥搬下來,大哥扛著運到倉房里。
這是第二車了,先前拉回來十袋了,這車又是十袋。
今年我家12畝小麥,打了2O袋麥粒。你聽著可能得不多,這在如今缺少肥力的情況下以經是多的了。
大伯家24畝打了38袋。
郭嬸兒家了30畝打了45袋。
這些數字看著是不是很多?那是因為今年年景好。
每年每畝地要交給大隊一袋糧食的任務,這些糧食不是白交的大隊上也會按斤給算錢。
除了糧食任務以外,每年還要繳土地的承包費。
就是說我們這是在承包國家的土地。
每年去了交任務的,剩下的每家能吃飽,就已經是好年頭了。
像今年這樣,還有富余的,已是十年難得一見。
我們也要理解當時國家也困難。
農民有句老話說,“家中有糧,心里不慌。”現在我就是這種心理,看著羅在倉房的20袋小麥,感覺老踏實了。
別看屋里還藏著那么多大米和黃金,那都是見不得光,也見不得人的。怎么也沒有明面兒上來的,讓人覺得踏實。
看著面前的小麥,腦海里閃現的都是、面條、白面饅頭、餃子,這些跟面類有關的吃食。
我決定了!我要打面、我要吃新面。
我們村子里沒有打面的機器。要打面只能把麥子拉到50里外的縣城去。所以一般都是幾家湊一車,一起去打面。
一會兒就去問問郭嬸兒和大伯家,要不要去打面。
從倉房出來,看到自己一身的灰塵。
就想著,燒一大鍋水,一會兒洗個澡吧。
這幾天收麥子每天只是簡單的擦洗一下就睡覺了,總感覺身上都要上漆了。
作為一個經歷了后市那樣便捷洗浴的人,真難想象我竟然八九天沒有洗澡了。
越想越覺得身上癢癢,不會是生虱子了吧!這個時代的虱子可是很生猛的!只要你身上有就很難弄干凈。
最麻煩的就是頭發,現在的婦女都流行長辮子,最短的就是我這樣到腰的。
刷了鍋,添上干凈的水,加上材火燒著。
這邊就把大木桶搬了出來,就等一會兒洗澡了。
一小時以后
付出了一層皮的代價,才感覺自己洗干凈了
把洗澡水到掉,木桶收起來。
一看外面的太陽已經偏西了,要去郭嬸兒家把孩子和婆婆接回來。
對了,這幾天婆婆都是跟著孩子在郭嬸兒家度過的,現在婆婆已經不是那么太怕生人了。
只是在頭一天剛把她送過去時有一點別扭,第二天是主動抱著孩子跟我一起去的郭嬸兒家。
可能是因為郭嬸兒家都是小孩子,讓她覺著沒有危險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