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魏家騰出來的店面時杜‘玉’清十分滿意,它雖然偏一些店面卻寬敞,樓上還有足夠的空間做貴
賓室。后頭的院子也大,搭起來屋子足夠容納幾十個工人做活。
因為商量好專‘門’做‘女’裝,店名就起名叫“鳳羽”,以云霓為裙,以羽‘毛’作衣的成衣店。這個名字
是杜‘玉’清起的,原來杜‘玉’清想請父親給起個名字,杜淵之笑著推脫了,還說:這是你的事,從頭到尾我就不參與了。讓杜‘玉’清自己考慮。杜‘玉’清本來還覺得這個名字有些夸張,婉娘卻覺得好,不僅寓意豐富,而且簡單好認。杜‘玉’清就點頭答應了,回去鋪開紙來要題寫了店面的時候,寫了幾遍都覺得不理想,覺得兩個字太單薄了,又給添了兩個字“云裳”,取自李白《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詩句。店面就成了“鳳羽云裳”。
最后匾額掛出來時效果非常好,在藍‘色’的底板上是“鳳羽云裳”四個俊秀的歐體字,稍后的左下角處還鈐了一個印章,仔細一看卻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鳳鳥,筆法簡潔栩栩如生。字和鳳鳥皆以金‘色’填漆,遠遠看去,在一片木紋和紅漆建筑中間非常搶眼。
對這個成衣店要如何經營杜‘玉’清開始時茫然的,她完全沒有經驗。哪怕婉娘一再保證她和明茂官會負責所有的事情,她不需要‘操’心;哪怕她自己親身走訪考察了好幾家的綢緞莊和成衣鋪子,并把幾個人搜集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寫下來,她還是很惶‘惑’。她共同制定了店鋪的經營方案,還盡量參與了所有的組織和準備工作,甚至什么也不懂,就坐在那里傾聽和觀看。
既然要參與就必須沉浸其中,必須求‘精’義。這是父親在指導他們練武時說的。她既然決定經商了必沒有馬虎從事,把一切都‘交’給婉娘和明茂官的道理,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這是她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學習和修行。
可經商對杜‘玉’清來說畢竟是完全陌生的領域,萬一她盡管很努力了,還是失敗了怎么辦?如何面對父親的期望呢?這些念頭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時常冒出來。但她不可能退縮了,因為她向父親保證過,前面有再大的困難她也必須堅持下去。她把自己的不安隱藏起來,盡量地不去想它,而是有意地把心思都放在到做事和解決具體問題上。奇怪的是,這很有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的茫然逐漸消失了,她變得越來越自信,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古人云:“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的確非常有道理。
這讓杜‘玉’清想起姚先生開始教《易經》時對“易”的解釋。他說:東漢大儒鄭玄說:易有三易,“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就是說《易經》中的“易”有三種含義:就是簡易、變易和不易。簡易是說宇宙中萬物一體,其實道理相通,即所謂大道至簡;變易是說我們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中,正如孔子在川上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易是說在這運動變化中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而宇宙的變化規律又是可以觀察和掌握的。
杜‘玉’清現在深深地體會到其中的道理。可不是嗎?誰都不是天生會做事,或是天生是某一領域的行家。婉娘從小在商家長大,她對經商耳濡目染,習以為常,但她對讀書就很惶‘惑’恐懼;而她杜‘玉’清對讀書練武習以為常,像吃飯穿衣一樣自然,對經商這樣從沒有從事過的事情感到惶‘惑’有什么奇怪的?唯一可以打破從陌生到熟悉的界限的行為就是動手實踐,實踐越多,越熟練,甚至化為自己不須思考便能下意識做出決斷時,你也就成為這個領域的行家了。
這同練武時從熟練、到懂勁,到階及神明有什么區別?
世人皆在做事,成功和不成功的差別在于過程中是否身心合一,保持沉浸和覺知。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為。圣賢們崇尚上古社會,非為喜歡早期那種貧困的生活,而是那種生活的簡單帶來心的簡單,而心的單純容易讓人們見道。
明白自己所需,身體力行,行動、覺知。感受社會,覺知人心。
行動,行動!
明白時堅持行動,不明白時不要想太多,也去行動。
正確時堅持行動,錯誤時調整修正后再去行動。
“我看把這件也放上去,這件做工‘精’細,式樣也好看,顧客一看就知道我們的水平了。”婉娘要往墻上再掛一件制作‘精’美的衣裳。
杜‘玉’清反對,“展示區的東西太多了,大家反而會眼‘花’繚‘亂’,不會太注意。一定要留白,我看擺一件就好,大不了過幾天你調整一下,輪流掛上去,還會給大家一種我們店里時常變化,銷售很快的新穎感覺。”
明茂官和夏錦相對苦笑,這兩位小姐每天都要上演這樣的爭論,害得他們兩位都淪落成打下手的幫工。比如在做什么價位的衣服上,杜‘玉’清和婉娘目前還是各持己見,杜‘玉’清堅持做中等偏下檔的衣服,要把衣服賣給甚至小作坊主,手藝人,甚至是魏家工場里的工人都能穿得起的衣服。婉娘則還想做高檔的衣服,做富裕人家的生意。
杜‘玉’清說:“生意類型無法兩種,一種是賣品質,一種是賣價格。賣品質就是往曲高和寡,銷數量少而價格高的路子走,而賣價格就是往數量多而價格低的路子走。我覺得目前還是要做一般百姓的生意比較有優勢,目前雖然有人做,但都做不好,只要我們款式新穎價格又便宜我們很快就會吸引人的注意,生意興隆起來。而富人要求‘精’細,不好伺候,并且每家都有自己的裁縫,不大會買我們的衣服。”
婉娘說:“賣高檔的衣服,一件衣服的利潤可以抵百姓的十件二十件。再說了,富人家的裁縫都是固定的,他們手工雖好卻款式陳舊,只要我們在新穎上下功夫,不愁生意不好。”
最后誰也沒能說服誰,她們倆就商量以三個月為限,看最后是誰的衣服賣的好,就按誰的法子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