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大師姐靜清做事真是雷厲風行,杜玉清過了兩天再來的時候,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中。莊子里作為分割的籬笆墻已經布好,后院孩子們的屋子還在修葺中,他們暫時還住在原來的地方,但已經在后院里開始了學習活動。
四師姐靜如教他們讀《千家詩》,三師姐靜真腦子活,把《三字經》當成歌謠陪著孩子們一邊玩耍時一邊教他們朗聲誦讀。后院的幾畝空地原來就被看管的居士婆婆隨意地種些蔬菜,現在被大師姐正式委托給居士婆婆用來作為教孩子稼穡的場地。在刺繡師傅還沒有到任的時候,大師姐就安排孩子們為工坊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幫忙撿豆子,把那些干癟壞的殘次品挑撿出來,留下均勻飽滿的豆子。做得好的孩子還會受到鼓勵。這些師姐們的行為再一次向杜玉清證明了人的潛力是巨大的。只要你能給她們足夠的發揮空間,她們就能施展出無限的才能來。
后院單獨開了一個門,上面掛了一個“慈幼學堂”的牌子。園子里的菜地已經一隴一隴被堆成整齊的菜畦,栽上了碧綠的幼苗。孩子們的房間修葺一新,學堂、工坊、凈房,干凈而整潔,臥室男女分開,各有一間大房間,就等杜玉清新做的被褥一到就可以入住了。
看著杜玉清意外欣喜的目光,三師姐靜真得意地說:“怎么樣?很棒吧?我們可是費了很大的功夫的。”
大師姐白了她一眼,“你就會表功,要說功勞,最大的就是靜海,如果沒有她的銀子,這一切都不可能。”
“是啊,靜海,這里功勞你最大。我才發現銀子真是個好東西,它能把我們的理想都變成實現。如果我不是出家人我也要多攢一下銀子以后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才行。”
“攢銀子跟出家有什么關系?跟你想做的事業才有關系,兩手空空憑著愿力四方化緣建立起寺院的老法師多的是,我看你不出家就更存不住銀子了,這個也好那個也愛的,什么吃的用的,兩下半都花完了。”大師姐繼續打擊靜真。
靜真也不生氣,樂呵呵地笑著,摟著杜玉清撒嬌地說:“所以啊,我以后都要傍著靜海,這樣既能做事業又能吃好的穿好的,是不是噢?”
杜玉清哭笑不得,大師姐和三師姐兩人好像是天然的對頭,大師姐總是一本正經,三師姐又總是心大沒個正經,兩個人相互看不順眼經常斗嘴,幸虧兩人都是出家人修行高,斗嘴歸斗嘴,都沒有往心里去,說話也什么火氣,不然在世俗界這樣針鋒相對的非得劍拔弩張吵起來不可。
“知道你們勞苦功高,給,我帶了些飴糖,你待會分給孩子們吧。”看著靜真不由自主地咽了口水,就笑著調侃道:“放心,有足夠的分量不會漏掉你和師姐們的。”
“我就知道你不會忘了我們的。”靜真樂顛顛地拿過裝著飴糖的小食盒轉身就跑,“孩子們,孩子們,來分糖嘍。剛才唱歌誰聲音最大啊?”
“大頭。”
“嗯,先給大頭一個。”
“誰的豆子撿得最快最好啊?”
“小花。”
“小花也有一個。”
“可是我也撿得好。”一個胖乎乎的小家伙不情愿地說。
“對啊,我看剛才大家都做得很好,先從小到大每人發一個,以后看誰表現得最好再多獎勵給誰一個好不好?”
“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歡呼道。
看著孩子們熱切地圍著靜真和靜如,杜玉清不知為什么心里有些失落,脫口而出的話就有些言不由衷了。她說:“大師姐,還是你看人準確,這靜真師姐和靜如師姐對孩子們真是很有耐心,她們是當之無愧的好先生。孩子們對你們也有種天然的親近感,這些都是我做不到的。”第一次見到這些面黃肌瘦而又邋遢的孩子們時,杜玉清就無法像這些師姐們一樣毫無芥蒂地去擁抱他們,輕聲細語地和他們說話,而是下意識地保持距離。女孩子們還好,面對著那些男孩子們她更有一種不忍直視的痛心。四個男孩中只有一個是健全的,個子還特別瘦小,其余三個不是豁嘴,就是瘸腿,還有一個是六指,面對他們杜玉清心里就有一種對現實殘酷人心險惡的悲哀失落。
“我怎么聽著有些酸溜溜的味道,莫不是有人倍感冷落,心生嫉妒了?”大師姐看著杜玉清笑著說,“你千萬不要這樣想。什么人做什么事老天都安排好了。對于這些孩子,我們之前所能做到的只是在他們悲慘的人生中給一些安慰,而你卻是可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功德孰高孰低不是一目了然嗎?即使這些孩子眼下不理解,長大了他們也一定會感激你的付出。”
對啊,只要她是真心的付出,又何必糾結于眼前的回報呢。還是自己的境界低了。杜玉清不禁莞爾,真心地說:“謝謝你,大師姐。”沒想到這個原來她有些排斥的大師姐反而是最理解自己的人。
“你怎么總是謝謝不離口,虛偽!”
好吧,這個大師姐嘴巴上還真是不討人喜歡。“大師姐,那這慈幼園今后的事物還麻煩你們幾位師姐多費心了。好啦,好啦,不說這些客氣話了。我們現在去素餅工坊,如果做的不好,我可就直言不諱地批評嘍。”
“那是當然。”
杜玉清噓了一口氣,和這大師姐說話還真是不習慣。
“普照素餅”是杜玉清給她們制作的素餅起的名字,目前暫時做的只有綠豆和紅豆兩種餡料的素餅,杜玉清原來主張外表用糯米粉做成麻薯式的,但大家好像更喜歡酥皮的,而且因為它能保留的時間更長,所以杜玉清不得不少數服從多數,把多數素餅做成酥皮的。
走進工坊里,大師姐她們雇傭的六位手腳利落的女居士剛好出爐了一批新餅,但杜玉清嘗過了之后感覺并不理想,表皮不夠酥脆,沒有層次感,里餡也不夠細膩,吃在嘴里還是有顆粒的感覺。
“怎么回事?”杜玉清問,“前兩天不是做得挺好的嗎?”前幾天杜玉清把家里的蔡二嫂和劉嬸子都拉了過來手把手教她們做了幾天,怎么蔡二嫂她們離開了兩天就不行了?幸虧因為前頭門市還沒有搞好,現在還都是實驗階段,要不然這樣的質量東西就賣出去,她們的招牌可沒法樹立起來。
“可能是因為大家都想盡快一點做出來,心態上就有些急躁了。”二師姐靜凈解釋說。
“這樣的質量是不行的,我沒有要求你們快,只要求你們做的好。”
“好吧,”大師姐皺了皺眉,“大家再做一次。”
可是,過了一個時辰后新鮮出爐的勞動成果還是不能讓杜玉清滿意。她用刀把素餅切開兩半,只看到橫斷面她就不滿意了,上面顆粒可見,細嘗之下不僅口感不夠細膩,味道也不夠均勻。怎么回事?她全程盯著大家操作,好像沒有什么疏漏啊,該有的工序和步驟都做了,但為什么效果就是不理想呢?
大家看著杜玉清皺著眉,就知道她還不滿意。兩位師姐和幾個居士工人也拿起了素餅嘗了嘗,有的居士也覺得不滿意,神情沮喪;有的居士則完全嘗不出和之的素餅有什么差別;還有的工人顯得不耐煩了,說了一句:“我覺得挺好的呀,干嘛一定要這么嚴格,我覺得馬馬虎虎就這樣行了。”
二師姐靜凈也茫然地說:“怎么辦?我也嘗不出來有什么差別,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杜玉清說:“我要求的是外表酥脆,有層次,里餡細膩,入口即化。現在明顯可以看到顆粒,肯定是不行的。大家們再試一次吧,還是要做得更細致些。這些都倒了吧。”
“倒了?這也太浪費了吧?”幾位師姐都驚詫地叫了起來,“即使做得達不到你的要求,我們不賣就是了,還可以給孩子們吃,或者拿回去給庵堂的師姐們,你就這樣倒了豈不是太糟蹋糧食了。”
“不行,不達到要求的素餅一個都不能留下。”杜玉清雖然也心疼糧食,但她還是決定一定要都倒掉,不然下次大家再做不好也會無動于衷,覺得這些東西起碼還可以留著自己人吃,沒有被浪費掉。她不能讓她們感覺有退路。
還想再做一遍時,才發現浸泡的豆子用完了,杜玉清只得吩咐明天多浸泡一些豆子做準備,然后大家不歡而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