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森

作者/你跑它就追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安慶之名始于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作軍號名稱出現,由“同安郡”(隋代大業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慶軍”(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懷寧,今潛山縣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慶”意。慶元元年(1195年)“以南宋寧宗皇帝潛邸,升舒州為舊安慶府”(治所今潛山古皖城),又作府名。舒州古名“盛唐郡”,見于文獻記載最早為漢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之歌”。今新安慶城之駐地叫宜城渡。其地的登云坡原來的名字叫盛唐山,山下臨江為盛唐灣古渡口。相傳東晉詩人、堪輿風水家郭璞曾經登盛唐山觀望長江,有“此地宜城”語,故安慶城別名“宜城”。

    安慶城始建于南宋時期。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縣之地),而沿邊多警。知府黃干在舒州舊址(今潛山縣梅城)建“城安慶以備戰守”;后因戰亂,安慶府于端平二年(1235)移治羅剎洲、楊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馬光祖為了阻止蒙古大軍從水路進攻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市)廢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墻磚石改筑于宜城(盛唐灣宜城渡之陰)為新安慶府”(治址在今安慶市),并遷懷寧縣治附郭。此地,瀕臨長江,易守難攻。從此,府治穩定不移,“安慶”才作城鎮地名,并與行政區名稱(府、道、專區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慶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為安慶府治和懷寧縣治,民國時期為專署駐地。明末以來的巡撫亦持節鎮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同時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會(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1949年4月23日,安慶解放。并與同年設立安慶市,由安慶專署領導。屬皖南行署區,專署駐安慶市,轄安慶市及懷寧(駐石牌鎮)、望江、宿松、太湖(駐晉熙鎮)、岳西(駐衙前鎮)、潛山(駐梅城鎮)、桐城、桐廬(由桐城縣析置,駐湯家溝)等8縣。1951年桐廬縣改名為湖東縣。

    1952年安慶專區屬安徽省領導。安慶市改由省直轄。原池州專區所屬銅陵、貴池(駐池州鎮)、青陽(駐蓉城鎮)、至德(駐秋浦)、東流等5縣劃入安慶專區。1954年湖東縣由湯溝鎮遷駐樅陽鎮,1955年湖東縣改稱樅陽縣。1956年至德縣遷駐堯度鎮。1958年撤銷銅陵縣,并入銅官山市,原由省直轄的銅官山市改名為銅陵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1959年東流、至德2縣合并為東至縣(駐堯度鎮)。1960年,原由省直轄的安慶市委托安慶專署領導,以銅陵市部分地區復設銅陵縣(駐原縣城)。1961年安慶、銅陵2市改由省直轄。1965年安慶市劃歸安慶專署領導,將銅陵、貴池、青陽、東至4縣劃歸池州專區。

    1970年安慶專區改稱安慶地區,地區駐安慶市。轄安慶市及桐城、樅陽、懷寧(駐石牌鎮)、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潛山(駐梅城鎮)等8縣。

    1979年安慶市改由省直轄。1988年,撤銷安慶地區,所屬的桐城縣、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劃歸安慶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宾| 蓬溪县| 建始县| 华亭县| 元谋县| 聊城市| 沭阳县| 高阳县| 玉树县| 田阳县| 土默特左旗| 当阳市| 龙里县| 诸城市| 张家川| 金乡县| 道真| 舞钢市| 治多县| 庄河市| 黄冈市| 綦江县| 三都| 旌德县| 锦屏县| 松潘县| 叶城县| 永修县| 四川省| 循化| 万源市| 马山县| 方城县| 台州市| 磐安县| 辉县市| 台州市| 桓仁| 平凉市| 临桂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