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乃是兩日前被劉備派出,埋伏在水畔。
二劉對峙現(xiàn)場距離水不過五六十里,輕騎半日即到。
為免被劉寵斥候發(fā)現(xiàn),張飛繞至陳留境內(nèi),先到水上游,然后悄然東下。
偵騎早發(fā)現(xiàn)劉寵撤軍。張飛欲率軍阻擊,與劉備前后夾攻。
劉曄反復(fù)詢問偵騎、了解敵情后,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一是劉寵軍剛剛行進,尚未疲憊二是隊伍太長,張飛騎兵與其前鋒接戰(zhàn)后,其中軍和后軍仍有時間列陣。
劉曄建議繼續(xù)待機。
張飛想起臨行前劉備的交代:臨機由張飛決斷,但須認真聽取劉曄之建議、高權(quán)之情報。
張飛親自偵查劉寵軍情況后,采納劉曄建議,回到水畔耐心等待。
河畔有一片樹林,張飛軍就隱匿其中。
愛馬臥倒在側(cè),馬頭親昵地磨蹭著張飛的大手,悠閑自得,完全沒有大戰(zhàn)前的緊張。
張飛坐在地上,默默思考,左手摩挲愛馬,右手拿著一根枯枝在地上無意識地亂畫。
自隨劉備掃黃巾,迄今近十年。張飛也從一個沒落世家子弟成長為一個威震敵膽的猛將。
中間有過迷茫,有過忐忑,但他始終相信兄長般的劉備。
相信他平實但堅定的信念:不自量力,欲申大義于天下,興漢室,致太平。
相信他尋常但深厚的情意:富貴必共之,困頓不相棄,亂世并肩,與子同袍。
投奔公孫后,劉備翻然翱翔,似乎對關(guān)張不如以前親昵,但張飛非常清晰地感覺到劉備對自己二人的信任絲毫未變。
似乎變得更嚴厲,要求更高。關(guān)羽犯錯后,曾被降職,自己敗軍后,也受責(zé)罰。
劉備還嚴厲批評關(guān)羽驕傲自負,要求時刻自醒。嚴厲批評張飛片面追求勝利,不考慮士兵傷亡,治軍過嚴,要求時刻反思,所派宣教、參謀和軍法官皆劉備信重之人。
一開始劉備如此,還讓張飛有些不適應(yīng),私下請教簡雍。
簡雍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他一眼,道:“玄德乃深情之人,豈會對我等見外?此乃對云長和汝二人期許過高之故也。
汝看云長,改正頗多,已能放低身段,向士大夫請益了。東平國長史是子羽,剛正方直,清恪貞素。云長與其相處融洽。
汝不反思自身,反對玄德生疑乎?”
張飛汗涔涔而下,忙向簡雍遜謝。
簡雍一席話對張飛觸動不自此改進頗多,讓劉備十分欣慰。
行軍打仗之余,張飛刻苦攻讀兵書、史書,尤其推崇吳起。
他讀到一節(jié):“吳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
不由嘆道:“吳子能如此,無怪乎卒伍和睦,上下一心。思我前行,令人愧殺!”
冀州一戰(zhàn),險惡無比,振威軍在田豫斷后掩護下,兩千多人突圍,損失慘重。
劉備歸過于己,自請削去青州牧一職,認為田豫、張飛等以孤軍,入敵境,立奇功,雖軍敗,但功過足以相抵,故不獎不罰。
張飛深以冀州之?dāng)閻u,士卒補足后,更加用心訓(xùn)練,深入一線,與士卒同甘苦。
振威軍全軍皆為騎兵。三部首領(lǐng)還是謝安、謝榮、周密。
當(dāng)日突圍,謝安、謝榮隨張飛沖出,周密因傷騎不了馬,為袁紹軍所俘,后被劉備換回,仍舊擔(dān)任原職。
這次與劉寵之戰(zhàn),劉備一早就告知張飛騎兵乃是勝負手。張飛深感責(zé)任重大。
接令迂回至水后,除與高權(quán)及其情報人員反復(fù)商議路線,更親自探察,務(wù)求不能打草驚蛇,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派去十幾撥哨探戰(zhàn)場的偵騎,有來報告:“敵軍向柘縣撤退!”
張飛一躍而起,急披甲,并召劉曄、高權(quán)等。
劉曄等人疾步趕來。
張飛道:“敵軍原是要速渡水,今卻稍轉(zhuǎn)向柘縣,為免其倚城作戰(zhàn),頑抗劉公大軍,我軍當(dāng)速趕至戰(zhàn)場。諸君以為如何?”
劉曄同意,道:“戰(zhàn)場形勢千變?nèi)f化,若緩渡水,我軍留此無益于戰(zhàn)局。此前劉公所定方略須當(dāng)調(diào)整。更何況劉公于振威軍以便宜行事之勸。我贊同張將軍之議。”
高權(quán)等也表示贊同。
張飛下令:“出林,披甲,上馬,向北進軍!”
全軍從樹林中牽馬出來,披甲,踏鐙騎上戰(zhàn)馬,排好陣型,向北馳去。
水距離柘縣不過五十里,輕騎不足半日即到。趕到時天尚未至午。冬日暖陽曬在北上,暖烘烘的。
前出偵騎急報:“敵軍欲掉頭逆擊劉公!”
劉曄斷然道:“倉促變陣必有混亂,當(dāng)速擊之!”
張飛斷然下令:“直襲敵陣!”
除了輜重營外,振威軍三千六百多騎,卷起漫天煙塵,撲向劉寵軍。
眼看接近敵人,張飛命控制馬速,稍微休息片刻,重新排列陣勢。片刻后,一舉長槊,率先發(fā)起沖鋒。
劉寵軍張擇所部長矛手撤退在先,現(xiàn)在距離張飛最近。
見張飛率騎兵撲來,張擇冷笑一聲:“以輕騎沖我矛陣,自取死也。”
命左右數(shù)百人結(jié)成矛陣,宛如刺猬,等著張飛撞上來。
張飛虎目如電,早看到張擇的布置,長槊斜指,吼道:“隨我來!”
擦著張擇部兜了一個圈子,從另一個方向重重鑿進劉寵軍中。
張擇好不容易在混亂中聚攏數(shù)百精兵,自以為得計,不料張飛居然不理他,氣得幾欲吐血,指揮矛陣向張飛方向進攻,卻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張飛大吼:“張益德在此,降者免死!”從劉寵軍中透陣而出,留下一片狼藉。
潰兵四散,將張擇矛陣沖得七零八落。
張擇正大呼指揮,張飛率騎兵已兜馬回轉(zhuǎn),鐵槊呼地一聲刺來,借著馬力,何止萬鈞!
張擇駭然,急揮矛招架,卻擋了個空。
眼前寒光一閃,喉頭劇痛,被張飛一槊刺死。
張飛軍沖散張擇矛陣后,賀杰刀盾兵更非敵手。
劉備所率典韋、劉猛、衛(wèi)靚三軍也已與劉寵軍接戰(zhàn)。
典、劉、衛(wèi)三人都是猛將,三軍宛如三把巨錘,將敵人砸得稀爛。
劉備雖臨戰(zhàn)場,但在耿奇武衛(wèi)營將士重重保護之下,安如泰山。
他見鮑出目射光芒,躍躍欲試,笑道:“文才欲一試身手否?”
鮑出拱手道:“唯劉公之令!”
劉備又點了幾人,命他們自選了五十名武衛(wèi),組成一隊,暫以鮑出為統(tǒng)領(lǐng),投入戰(zhàn)斗中。
鮑出本為游俠,殺人亡命,宛如家常便飯,但從未經(jīng)歷過如此規(guī)模的戰(zhàn)斗。
成千上萬人在大平原上廝殺,喊聲震天,血流成河。
戰(zhàn)場之殘酷,生命之無常,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并非所有人都能適應(yīng)這種場面。
秦舞陽十三歲殺人,“人不敢忤視”,到了秦王宮中,卻“色變振恐”。
鮑出第一次貼近戰(zhàn)場就是三日前劉寵攻營。
那殺生奪命的弩箭實非人力所能抵擋,再勇猛的戰(zhàn)士如果不慎,也會死在弩下。
鮑出親見數(shù)名武衛(wèi)被強弩射殺。
有恐懼,但心中如鼓擂響,更多的是激動。
手中環(huán)首刀緊了又緊,幾次欲沖向敵人,但總算牢牢記住職責(zé):保護劉備,沒有沖動。
當(dāng)看到典韋、劉猛咆哮出擊,所向無敵時,鮑出更加心潮澎湃:大丈夫當(dāng)如是!
得劉備準(zhǔn)許后,鮑出強壓下激動,帶著五十勇士撲向敵軍。
痛打潰逃敵人、背后下刀,固然輕松,也無太大意思。
鮑出看到有數(shù)十名敵人在一名身材高大的敵將率領(lǐng)下,結(jié)成圓陣,負隅頑抗。
殄寇軍一屯猛攻之,倉促不能破陣。
那敵將高呼酣戰(zhàn),更多敵人靠攏過來。
鮑出將刀一指,喝道:“先殺此人!”率先撲上。
那敵將盔甲鮮明,至少是名校尉,
見鮑出穿著普通,不過是個小軍官,眼中露出輕視之意,并不手軟,一刀劈下。
鮑出身材雖然高大,卻極為靈活,腳下用力一蹬,斜趨進前,閃過敵將之刀,撞入敵將旁邊士兵懷中,左手扭住那人,如抓一只小雞,推到敵將身上。
敵將眉毛一豎,叱喝一聲,揮刀,意圖將那士兵連帶鮑出一并斬殺。
鮑出肩頭晃動,身子半蹲。
敵將之刀斬殺士兵,卻未能砍到鮑出,一刀走空,胸口劇痛,已被鮑出重重砍了一刀。
刀是劉備特賜的百煉寶刀。
出刀速度快如閃電。
這一刀割開甲胄,開膛破肚。
敵將五臟淌出,鮮血噴濺,死尸倒地。
劉寵軍士駭然大呼,士氣大落。
鮑出敏銳覺察到這敵將來歷非凡,抓住一名敵兵一問,此將乃是劉寵軍大將之一,姓陳名虎,勇冠三軍。
鮑出命斬下陳虎首級,用長槊高高挑起,帶領(lǐng)武衛(wèi),專殺敵軍抱團之處。
劉寵自張飛騎兵殺來,就知道敗局已定。
他留賀杰、葛范、陳虎等死死頂住劉備軍,自己率領(lǐng)倉促聚攏的強弩營急向西去。
柘縣兵少,已難相救。
西邊陽夏、扶樂,還有兵數(shù)千。
尤其是扶樂,是防御潁川的墻頭堡。守將周頤,智勇兼?zhèn)洌拙迹憧耙粦?zhàn)。
郭嘉也在劉備武衛(wèi)保護之中,他登車而望,見劉寵西逃,忙對劉備道:“不可走脫劉寵,宜令振威軍追之。”
命令下給張飛。
張飛急聚攏騎兵,脫離戰(zhàn)斗,追擊劉寵。
劉寵強弩營仍有一千多人,突然止步,向后就是一陣箭雨。
還好張飛警惕,追得并未太過靠近,被這一陣箭雨殺傷數(shù)十騎。
張飛心中疼惜,繼續(xù)不遠不近吊在劉寵后面。
劉寵若走得快,張飛就追快點。
劉寵若走得慢,張飛就放慢戰(zhàn)馬。
劉寵若懈怠,張飛就派遣百余騎乘散兵隊形,突然迫近突襲,殺傷數(shù)人而還。
兩人一追一逃,走走停停,直到天色變晚,各自保持一段距離安營休息。
張飛夜間發(fā)動兩次突襲,都宣告失敗。
一千多強弩聚攏一起,陣地作戰(zhàn),輪番射擊,非張飛三千輕騎兵輕松可破。
天色漸明,劉寵再次出發(fā),張飛繼續(xù)吊在后面。
這就是一場耐性與耐力的比拼,張飛堅信自己能夠取得最后勝利。
劉寵不敢回陳縣,若喪家之犬,士氣已低到谷底。
張飛這邊挾大勝而追,士氣高昂。
此長彼消,曙光在前。
劉寵也在激勵士兵:“劉備逞一時僥幸,我軍仍有強弩千余,扶樂周頤有兵數(shù)千,合眾南下,張飛豈能阻我?
如今徐邈在洛,潁川空虛,田疇北上,汝南薄弱。我軍自汝潁之間南下,如入無人之境。
楚王已派兵至荊豫邊境接應(yīng),我軍可借勢立足,橫行于汝潁之地,卷土重來,再取豫州。”
強弩營士氣略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