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山城磁器口趕集,
穿著白色小背心的楊全隨著劉小康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往米粉攤上擠去,八月的ZQ上午已經蒸的讓人受不了。上午品嘗了當地早飯后又馬不停蹄的各處奔波,劉小康也是半個合格的導游,帶著楊全吃了一地又換一地。
八十年代的ZQ已經發展的十分不錯,街上小轎車客車不時穿梭,自行車和摩托車更是停滿了路邊。
改革開放有些年頭,ZQ又是發展較早的工業城市。本地人多是工廠里的工人,領著固定工資,手中也能存點積蓄。
與瑯琊市汽修廠里的頹廢氣息相比,楊全更喜歡這個城市忙碌的氣息。朝天門碼頭上排隊挑著貨物的棒棒們忙碌地上下臺階。
山城的臺階太多了,在楊全看來到處都是臺階。十八梯是一條絕對典型的ZQ式老街,與解放碑相距不遠。沒人會特意過來爬這個,因為到處都是梯坎兒。
下午劉小康帶著楊全又跑到會仙樓賓館外拍照留念,八二年開業的會仙樓賓館號稱ZQ最高樓,來的人都要在下面仰頭看看。
一日游對巴城來說太過于匆忙,腳步中時間快速流逝。
翌日,劉小康終于在楊全的要求下,來到了嘉陵摩托車廠門口。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工業廠都把目光瞄準了摩托車行業,大型企業有點路子的都選擇去旁邊鄰居RB考察,爭取引進RB車型生產。
而基礎薄弱的廠家都是選擇購買走私的發動機,摩托車在人們看來就是發動機加兩個輪子,只要動力有了保障,別的問題不大。
嘉陵摩托車自己的發動機一般不出售外面小廠家,但是如果上面領導牽線,面子還是要賣的。
當楊全坐著劉小康的建設80摩托車到達嘉陵摩托廠門口的時候,看著廠門口的停滿了等待提貨的貨車。
嶄新的廠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個時候的嘉陵廠生產銷售蒸蒸日上,每日生產訂單多到來不及。
嘉陵CJ50型與JH70型是嘉陵的主打機型。CJ50是號稱自主的面子產品而JH70確實實打實的熱銷產品。
JH70摩托車賣的火熱,賣到脫銷。
在七八年,當中國歷史掀開改革開放新的一頁時,跟所有的兵工企業一樣,嘉陵(時為國營四五一廠)同樣面臨著經營困境。
也就是從那時起,嘉陵開始探索民品生產的路子。經過反復調查,嘉陵相中了民用摩托車。
1982年嘉陵開始與RB本田合作,83年引進本田公司70型四沖程摩托車技術,84年開始生產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嘉陵JH70型。
楊全心不在此,參觀完大門后拉著準備拍照的劉小康就往維修部跑去。
楊全清楚地記住伊民善大佬的發家歷史,在偶爾一次機會下伊民善發現建設集團有一個維修部,里面的零配件非常齊全,足可以組裝出市面上的各種發動機。
于是伊民善組織員工,分批次從建設集團維修部把配件買回來,交給幾個懂行的師傅組裝成發動機,從中賺取差價。
這個時候不論是建設集團還是嘉陵集團,大家的維修部都一樣,擺放著各種零配件,價格可以用親民來形容。
楊全轉了一圈,隨口問了幾個70CC發動機配件,發現都有。楊全估摸著成套的配件絕對湊起組裝。
心中已經笑開花的楊全,在維修人員的不耐煩眼光下哈哈大笑的走出維修部大門。
楊全毫不在意,身后那都不是一般人啊,都是一個個搬錢的運鈔機保安啊。
楊全已經準備好呼叫周愛富陪著羅大叔過來了,啥也不說先組裝個一臺,測試通過后開啟分散采購。
組裝后賣給自行車廠的吳浩,只要有合格質量的產品,相信他絕對會全包的。吳總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全國都在搶市場,提前進入一天就能搶一天的錢。自己的發動機還沒生產出來之前,他都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錢流入別人的口袋。
現在有了質量合格的70cc發動機,完全可以先行上市。正好市場前期,訂單不多,增加生產經驗也是好的。
而楊全可以不露聲色下悶聲賺大錢,周愛富接手汽修廠廠辦后也需要前期活撐著,從客戶那邊拿回產品訂單,但是模具也需要時間。只要渡過前期準備時間,從賣發動機上面累積差價積累資金,相信接上后面的活,廠辦絕對能活下來。
只要活下來,有著充足的錢,后面的世界對于楊全來說就更加精彩。
楊全逛完嘉陵摩托車廠后拉著一臉莫名其妙地劉小康直接回家了,三十分鐘回城的路上,整個計劃已經在胸口打好。
回家劉小康家的時候,楊全突然楞住了,自己好像沒有辦法聯系上周愛富。
這個時候周愛富沒有購買BB傳呼機,更別說大哥大了。路邊IC電話卡也還沒有出現,這個時候工廠里會有電話機,但是自己也不知道周愛富去常州那個廠的聯系電話啊。
沒法聯系是這個時代交流的最大障礙。楊全想著自己背包里的錢只夠買一臺70CC發動機零配件,心里一陣悲哀。
楊全心里默默念叨,懷念身上有手機的時代,無比懷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