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25日晚,熊貓一代上市前夕,吳家村自行車廠內燈火通明。
工廠員工無論是否下班,圍著倉庫門外焦急等待的人員即期待無比,又忐忑不安。參與生產熊貓踏板車的人都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明日上市宣傳是否能引起轟動,取得成功。
甚至楊全也不能,
每個時代擁有自己欣賞美的眼光,縱容你比別人看的風景更多,但是你也融入不了所有的階層中。
臨近九點,吳浩特意組織的檢查班精英人員正在緊張排查各個點,孫大炮等相關員工雙手握拳、屏住呼吸等待現場的通知。
沒人肯定這批用盡心思的樣車能否通過廠內最后一次檢查。
當檢查小組把測試報告交給吳浩時,眾人目光也隨之轉向到他身上。
燈光此刻似乎聚集在這一區域,吳浩已多年未體會忐忑之情,上一次的緊張是什么時候來著?是在主席像前牽手媳婦成親吧……
白色燈光打在紙上反射地光芒刺眼,光暈中吳浩捏著報告抿了下干澀的嘴唇。
“關于20輛熊貓一代測試車,最終檢查結果是”
吳浩聲嘶力竭地喊出……,
“合格!!!!”
隨著吳浩放聲大喊合格出口后,正廠沸騰。工廠內部員工跳著笑著,不能自已。設計部、制造部等所有參與的眾人每個人都從內心散發著自豪與快樂。
倉庫門外每個員工歡聲拍著墻啪啪響。工廠是我家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每個員工都榮辱與共,為工廠有著美好的未來而激動而驕傲。
同一時間,楊全在租住房內寫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這一晚,躺在床上,楊全想了很多。
---------------------------------------------------------------
第二日走出房間,騎車前往吳家村自行車廠,視野隨著路邊綠色的田野往遠方延伸,天碧連成一色。清晨微風徐徐,一陣涼風迎面吹來帶動衣袖,楊全此時充滿力氣,腳踏板蹬的是虎虎生風。
年輕每一天都充滿了力氣。
吳家村自行車廠,此時鞭炮與鑼鼓齊鳴,廠門口站滿了眾多看熱鬧人群,主樓前已是人頭攢動。
幾張辦公桌合并在一起,印著預祝熊貓一代路試成功的橫幅掛在墻上從樓上系下來。
在吳浩發完祝福言后,伴隨著鞭炮聲中20位年輕地員工啟動出發,為了宣傳需要這些員工都沒有戴著頭盔。
女生長發飄飄穿著漂亮地裙子,而男性打扮較隨意。
楊全坐在后面卡車上在快到達秦淮河時換了上去。坐在自己設計的摩托車上感受確實不太一樣。
孫大炮基本延續最初地設計方案,使用的軟座墊切實提高了舒適度。70CC發動機帶動著80KG的凈重毫無壓力,上面即使再坐兩人都可輕松地起步加速。
一米六的車身長度配合著電啟動的技術使用是為了女性消費者而特意調整的。
楊全點火加油,啟動速度調教有點肉,但是加上油后勁十足。速度在上了五十碼后臉龐體會著劃開空氣奔向遠方的快感,伴隨這耳邊呼嘯的風聲。這種感覺是自行車不曾給予的沖動,一種加速飛翔的沖動感。
壓著年輕悸動的心,楊全跟著前面車隊勻速前進。
意料之外,意料之中。
熊貓一代車隊在抵達秦淮河時已經吸足目光,人山人海般的圍繞著車隊觀看黑白相兼的熊貓踏板車。熱鬧圍觀著群眾,不僅驚嘆金陵有了屬于自己的摩托車廠,又驚訝與原來摩托車也可以這么可愛。
人們爭先恐后地咨詢車多少錢,從哪里可以買到。小伙子旁邊的女孩子都墊著腳看著人群中的車,眼神中充滿了購買欲/望。
意料之中,楊全知道源自龜王設計的熊貓外觀好看,會引起人們圍觀。意料之外,超出了他的意料是原來大家都見慣了嘉陵70CC之類面向男性的摩托車后,突然出世的女性踏板車吸引了購買沖動。
看著圍繞在人群中間意氣風發的吳浩,楊全由衷的為他感到高興。
大丈夫當是如此,自己不僅可以做到更能做到更好。我的舞臺不是市井之中,而且更大的遠方,楊全默默地念叨。
宣傳歸來后,楊全又一頭扎入了倉庫,整日構思著商標。到底如何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畫出好看的商標折磨著楊全。
現在市場上空白的商標太多,選擇余地不少,但是那些都不是楊全想要的。楊全想要一個有深意,符合自己理念的。
從發動機進軍摩托車市場,最終制造汽車是自己的道路,要做屬于國人自己的汽車,并且讓每個人買的起,開的放心。
砰……、
“我說楊全,我敲了半天門你也聽不見,我還以為沒人呢?”劉小康貓著腰從門縫里看到楊全趴在桌上,沖著門里大喊。
“你敲啥,我都沒聽見,聲音太小。”楊全起身開門,
“能怪我嗎?你們倉庫的門這么厚,防小偷咋不蓋個城墻呢,還能保衛呢!”劉小康踢著木門大大咧咧地說。
“你剛剛說什么?”楊全仿佛靈感一現,連忙抓著劉小康肩。
“城,城墻。”
“不是,整句,所有的”大腦沒給反映,是哪個關鍵字?楊全困惑著。
“倉庫的門這么厚,防小偷咋不蓋個城墻,保衛……!”劉小康結結巴巴的說著。
“我知道了,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了,對,就是門。我要的理念就是門”楊全跳著激動地說道,抱起劉小康用力在背上錘上兩圈后連忙放下回到座位上寫下大大的門字。
劉小康痛的勾著腰,看著莫名其妙地楊全,想抽自己嘴巴,沒事過來挨兩拳為了什么?
門字,與人生活息息相關、入必由之,出必由之。
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早在我們的祖先穴居于巖洞那個年代,門的雛形可能就產生了。人類產生了家居意識,也就產生了門。山頂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擋些石塊、樹干之類的東西以作屏障,也就是原始的人類之門。
而后集體意識中門也是內外空間分割標記,分割則產生了門戶,也就是家族。
一瓦頂成家,一門即是家,讓每一家都能買得起的車。
門即防御著外敵,又保護了屋內家人。車外面是一個世界,車內又是自己空間。這一切都是通過門阻隔著。
大門帶小門,不就是一個家嗎?一家人一起開車,車內就是另外一個家。
回到家中就能感受溫暖,放下身心。外出旅游,帶上整個家。
這就是自己想要的設計思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