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的汽車小巧秀氣、結構緊湊;美國的汽車寬敞龐大、馬力強勁;法國的汽車個**漫、富有情調;瑞典的汽車安全性高、超凡脫俗;英國的汽車傳統經典、貴族風格;意大利的汽車線條明朗、極具動感;德國的汽車注重風度、儀態萬千。世界上好車太多了,每一個品牌都是優秀的,每一種型號都有自己的優點。
而中國車還在蹣跚中起步……
汽車產業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提高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自主創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創建自己的知名品牌,才能在國際競爭舞臺上拼搏。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需要具有廣泛而堅實的國民經濟生產研發體系和政府相關政策支撐。
自1956年起,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車工業。幾十年來,由于各種原因中國的汽車產業步履蹣跚,進步緩慢。與之相比同時起步的RB汽車工業,我們落后太多了。究其原因,是我們對汽車產業屬性和社會屬性認識不足,僅僅停留在以能造出汽車為滿足。
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社會需求旺盛,政府和企業強調的都是產量、重整車輕配件,重主機輕配件,并未在自主創新上下真功夫。從汽車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員結構、資金使用分配比例上都能看出此問題。
沒有投入,何來產出?
坐在從粵城飛回的飛機上,楊全在搖晃的氣流中一直思考對于零件的管控。從揚帆廠傳來消息,零配件活塞連續出現批次不良,羅大國退回兩次不良品后立即匯報到楊全這里,在征得同意后派出品質人員千萬廠家進行調查參與改善發現材料有問題。
剛按下葫蘆又浮起了瓢,又一小零件氣門彈簧又發生斷裂。氣門彈簧是保證氣門關閉時氣門與氣門座的閉合密封,氣門開啟時氣門準確的隨凸輪運動。按照要求彈簧兩端并圓并磨平,磨平面要加上倒角其尾部最小厚度要保證0.6mm以上,最上端的一圈的彈簧厚度要逐漸變化且并圈處節距的變化要均勻緩慢。
從發生彈簧共振斷裂起調查,材料厚度不僅與圖紙不符合,而且最大應力也達不到要求。追溯調查發現原來是材料廠商提供的材料有問題,不知是修改了工藝參數還是什么原因這一批次產品全都是不符合。
摩托車發動機也好,汽車發動機也罷其實都是和汽車產業一樣,是建立在電力、鋼鐵、石油、化工、機械、電子等各種現代基礎工業紙上的,沒有這些基礎工業體系的現代化,發展現代化的汽車產業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臺摩托車發動機有好幾百個零部件組成,如果將發動機形象的比喻為100這個整數,那么這些基礎都是1,只有這些1相加才能有完整的100。而在中國的100中又有許多的1都是落后與發達國家。
以基礎材料為例,如鋼材,一輛汽車所需要鋼材為其自身重量的80%,所用部位不同對鋼材的厚度、強度、材質的要求就不同。這就需要相應的生產、研發體系來滿足汽車發展對材料的不斷更新的要求。
由于基礎材料工業落后,相當部分的特種鋼材都不能自己生產。比如沖壓轎車車身所需要的雙面鍍鋅薄板,對鋼板的延展性、鍍鋅層的厚度、鋼板的幅寬及在一定環境下抗腐蝕能力都要求都無法達到。
80年代我們的鋼鐵工業生產技術與生產設備落后,軋制不出如此高條件的薄板,結果不得不長期進口。之后武鋼、寶鋼花了不少力氣和外匯進口先進的軋制設備才算解決部分問題。
寶鋼其實也就剛剛開始生產沒有多久……
七七年十月份的時候,從RB訪問回來的葉先生到中南海向中央匯報訪日見聞和感受說:“RB人的易拉罐啤酒和飲料瓶,我們沒見過,不會用。”
一行人震驚RB人竟能把鋼鐵軋制得像紙一樣薄,還印上了彩色圖案。RB人用手指一拉就開了罐頭,所以叫易拉罐,而中國的鐵皮罐頭是焊制的,要用特制的錐子才能撬開它。
還有一次日方安排中方到八幡廠去參觀,中國駐日機構人員奉命隨行,駐日機構人員代表國家形象,按照外交部規定必須乘坐中國轎車,并且車前要懸掛國旗。
車隊在高速公路上開得比較快,RB車前面開,中國的車怎么也跟不上去,RB車只得走走停停。后來中國司機不得不冒險加速,這一來中國車受不了,車子拋了錨,怎么也發動不起來了。
最后中方人員只得坐到RB車里,中國車讓日方的清障車給拖走了。大使館用的車是國產最好的轎車了,面板用的是熱軋鋼板,既厚又重還要生銹,涂漆后光潔度也不好,而RB用的是冷軋板,酸洗、鍍鋅、電烤漆,輕盈、透亮。
這一系列的原因加重了造就寶鋼的決心。
楊全從粵城帶回來了幾十本從香江飄過來的各種汽車書籍與雜志,花花公子這種暢銷書倒是忘了買兩本回來珍藏了。人到金陵剛下飛機就奔向了研究小組,書籍行李放在新裝修的辦公室外讓人隨時可借閱。
整理好行頭,打聽到袁慶禮在實驗跑道上后,楊全不緊不慢地走到外面。
臺架實驗已經縮小比例了,現在整個研究組把更多重心調整到整車試驗,今天測試實際使用時對于發動機評價。工程樣車一共三輛,說是工程樣品,其實都是市場上購買的車拆除發動機重新裝載自由俠的樣子貨。算上從RB走私過來本田CG125一共四輛摩托車等待評估人員測試。自由俠是逆向本田發動機的,必須拉過來一次評估,差距相信是有,但是差距在哪里必須做到心里有底。
楊全到的試驗跑道上時,評估人員已經檢查完車輛狀態,正在啟動再熄火且不斷感受怠速的噪聲和抖動。
“楊總”“楊總”……
看到楊全出現在測試場地,工作人員相繼打招呼,袁慶禮回頭看見楊全扭頭對身邊助手交代幾句話后把手中筆記本交給了他。
“回來了?”
“嗯,回來了。最近有什么消息嗎?”
“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也有,要先聽哪一個?”
“壞消息吧,讓我先苦后甜”楊全看著緩慢前行的摩托車說道。
“發動機生產線重新排布調整了,廠房設計初稿已經出來了,等待你這邊開會討論。這個就是壞消息。”袁慶禮故作隱瞞地說道。
“我懂,是要開始花錢了,所以說是壞消息,對吧。”楊全一思考就知道是什么這個為什么叫做壞消息。“好消息呢?”
“好消息就是,又招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有一定相關經驗的老朋友,說起來你可能不知道,我國曾經研究過轉子發動機,這位曾參與其中。”
“轉子發動機?”楊全驚訝地叫了起來,兩眼發光地盯著袁慶禮,國產轉子發動機他是聽過的,但是僅限于網絡上小道消息。現在得知身邊有人出現,是曾參與過這件事的,一下子對于歷史參與感充滿了感同身受之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